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生活百科>家庭生活>

古代金元寶一般多重

家庭生活 閲讀(2.47W)

古代金元寶一般多重

古代金元寶的形狀和分量不一,按重量計算,以兩為單位,金元寶面值分五十兩、二十兩和十兩,分別重2500克、1000克、500克。另外,金元寶由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製成,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見。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

在中國貨幣史上,白銀的發現和使用都遲於黃金,專家認為,這是銀礦常與銅、鉛等化合,冶煉分解技術難以掌握的緣故。因此,白銀作為幣材是漢武帝以後的事,作為稱量貨幣熔鑄成各種形狀以便支付,始於唐宋。

中國古代的重量計數,多以面文標出重量,均將二十四銖為一兩,而自從二銖四絲的開元通寶流通以後,中國衡制中的一兩十錢便由此產生,二十四進位的銖兩制隨即結束。錢幣的實際重量也不再以甾、銖計量,而以兩、錢、分、釐十進位法計量。開元通寶錢,徑八分(約2.4釐米),重二銖四絲(約4克)為一錢,每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起用這種新衡制,換算便利,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雖然黃金本身是不受腐蝕的,但是其與硫化物的化學親和力非常強,容易吸附空氣中的硫化氫類酸性氣體,表面呈現暗色如橙色、棕紅色等顏色都有可能。從現代的製作工藝來看,黃金製品的製作完成都需要經過很多道複雜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