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冬季如何養生 冬季洗澡有學問洗時聳肩緩痠痛

養生保健 閲讀(6.56K)

現在是冬天,天氣是非常的冷的,很多人這時候都疏忽養生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中醫説,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適合養生的。那麼冬季如何養生呢?冬季洗澡有什麼學問呢?冬季養生有哪些祕訣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冬季如何養生 冬季洗澡有學問洗時聳肩緩痠痛

冬季洗澡有學問洗時聳肩緩痠痛

大家知道嗎,洗澡是一件非常大的藝術,很多情況下我們是不能夠洗澡的,天氣、時間、身體狀況等,都是受影響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冬季洗澡的禁忌有哪些吧。

2種天氣盡量不洗

颳風下雪天和雷雨天。颳風、下雪、氣壓低時,煤氣難以順暢排出,也容易迴流,引起中毒。如一定要在此時洗澡,一要注意通風,二要時間短,一個人洗完後,最好先通風20分鐘,再換下一個人洗,以免一氧化碳堆積。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使用燃氣熱水器時,也應注意時刻注意燃氣是否泄漏。

3種身體狀況不洗

飽食、空腹、發燒時最好不要洗澡。剛吃完飯,人體內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這時洗澡,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就會搶佔流向胃部的血液,進而影響消化。飢餓時洗澡,可能因血糖降低導致暈厥。正確的方法是飯後一兩個小時再洗。人在發燒時,身體熱量的消耗也在增加,當體温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人體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4類事做完不立即洗

一是喝酒後

喝酒之後我們血糖的濃度會下降的,立刻洗澡的話會引起低血糖症狀甚至休克,洗澡應該在喝酒兩個小時之後。

二是高強度運動後

高強度運動使血液循環加快,馬上洗澡會繼續增加皮膚中的血液流量,加重身體疲勞,還可能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建議至少等陸上運動結束20分鐘再洗澡,而從事跳水、游泳等水上運動後應儘快洗澡。

三是拔罐後

拔罐後,皮膚處於一種被“傷害”的狀態,敏感脆弱,此時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等,建議等上兩三個小時。

四是打完胰島素後

如果糖友剛打完胰島素就泡熱水澡,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建議半小時後再洗。

這樣洗澡趕走身體小毛病

大家知道嗎,洗澡不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解決身體上很多的小毛病的,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能夠幫助你洗出健康的方法吧。

手腳冰冷:洗澡後衝下冷水

温熱的水能刺激血管擴張,改善血流狀況,可以從裏到外暖身活血。具體做法是在入睡前2小時用38℃—39℃(夏天用37℃—38℃)的水泡澡20—30分鐘。泡澡時,水浸到肩頭即可,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在洗澡後將腳放在冷水中衝一下後拿出,使擴張的血管受冷水刺激收縮,從而把熱量“封閉”在體內,令升高的體温保持更長時間。需要提醒的是,洗完澡後要穿上襪子,以免熱量從腳底散失。

身體水腫:洗澡時屈伸腳踝

水腫就是本應排出體外的水分蓄積在體內導致的。可以在39℃—40℃的水中泡15—20分鐘,水浸到肩頭即可,利用水壓來消除水腫;若嫌麻煩可以在洗澡時做一些腳踝屈伸活動,如轉動腳腕、彎曲腳趾等,還可以對足底和膝蓋做一些按摩,都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水腫。

肩頸痠痛:洗澡時聳聳肩

上網、打字時間久了容易肩頸痠痛,此時可以用40℃—41℃的水泡10—15分鐘,水位要到脖子,能促進人體排出積蓄在血液裏的乳酸等物質,緩解痠痛;還可以在洗澡時做一些聳肩活動,緩解肌肉緊張,如果眼睛酸脹,還可以用温熱的濕毛巾敷眼睛,有緩解視疲勞的效果。

身體疲累:水温別太高

有時累得一動也不想動,洗個澡會讓你睡得更香,隔天神采奕奕。具體做法很簡單,用39℃—40℃的水洗澡10—15分鐘後,感覺體温稍有下降時再上牀睡覺,會使人很快進入深度睡眠。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能過高,否則會令心跳加速,反而導致身體更加疲勞。

心情鬱悶:給水加點香味

洗澡可以放鬆身體,心情也會隨之變好。具體做法是將味道清新的浴液倒入水中,水温控制在39℃—40℃,浸泡全身或沖洗15—20分鐘,水會讓人有種飄飄欲仙感,有放鬆身心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大吃一通之後進行,飯後半小時內洗澡會令血液難以集中到胃腸,影響消化。

冬季養生15大絕招

秋季和冬季是個萬物肅殺的季節,草木生機全都閉藏潛伏。受低温影響,人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易受疾病侵襲。因此冬季養生要順和自然界規律,做到飲食上多吃温熱食物,多喝水,早睡晚起,以斂陰護陽為基本,才能安全健康度過冬天。

1、補充充足的水分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身體各部位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每天喝多少水合適呢.一般保證在2000—3000毫升就夠了。

2、喝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為適宜。

3、護腳保暖

俗話説“寒從腳下起”。眾所周知,腳部神經豐富,更是三條陰經三條陽經的交接點,腳部一受涼,就會通過神經的反射作,引起感冒,關節炎甚至腰腿痛痛等。所以冬季鞋襪要勤洗勤換,每天晚上用温熱水泡腳20——30分鐘,如果能使用一些腳本生物科技的中藥足浴粉,則能使氣血循環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適當運動出汗

冬季屬陰,所以養生關鍵就是要防止外來寒邪入侵到體內,一定要“祛寒就温”,但是暖並不是把空調温度調高,也不是穿的越多越曖。如果穿得過多則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出汗過多則更能泄氣,所以在鍛鍊身體時要動靜結合,所有運動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

5、多食温熱,少食寒涼

冬季養生要以家用健身器材養生為輔。傳統養生學將食物分為寒涼、冬季養生保健知識、平性三大類。冬季氣候寒冷,人們為了禦寒保暖,應多食用具有温熱性質的保健知識,而少食用寒涼生冷食物。温熱性質的食物包括養生保健知識、高粱米、栗子、大棗、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薑、葱、大蒜等。

6、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世界衞生組織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提倡民眾用樂觀的心態、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因為樂觀是一種開放的心態。人高興時身體會分泌內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變得樂觀、開朗,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7、環境舒適

室內温度濕度要適宜;室温保持在22-28攝氏度之間,濕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室內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氣中毒。

8、睡眠充足

冬季早睡晚起。一般8-9小時睡眠,老人可以適當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堅持午睡1小時;但睡眠不宜過多。睡眠時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風的侵襲,引發感冒、呼吸系統等疾病。忌矇頭入睡,應開小氣窗通風。

9、飲食有節

《素問·六節髒象論》中説:“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的盲目主觀規定不符合客觀規律是不行的,當你想吃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是你的身體缺乏這種東西,就應該攝入這些食物。“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的養生觀點並不能適用於所有人,養生保健應該按照不同人羣生活習慣、工作情況而決定飲食的次數和數量。

10、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早晚氣温變化較大,不要貪涼,夜温低要蓋好被褥,以免受涼,日間衣着不宜過厚,以不着涼為度。適當少穿點,適當凍一下,利於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內温暖,預防寒冷侵襲,尤其注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過度烘烤。外出時注意手、足、頭面部防寒保温,預防凍瘡。

11、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秦問·上古天真論》中有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為。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百年,度百歲乃去。”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規律,不吸煙、少喝酒,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他説,若是“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時間長了,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

12、皮膚保養

保持皮膚滋潤,科學洗浴;秋初濕熱並重,注意皮膚清潔防止感染,秋冬季氣候乾燥氣温低,忌洗浴過勤、水過燙、揉搓過重,忌浴液鹼性太強,否則皮膚更為乾燥,易發癢、皸裂。浴後可塗擦甘油、止癢霜、潤膚露等,以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乾燥、脱屑。

13、加強鍛鍊

冬季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鍛鍊方式因人而異,選擇個人所能承受的運動,其中有耐寒鍛鍊,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如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運動時不要穿得太厚,應稍有“凍”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當週身發熱,尚未出汗即可停止。尤其老人的鍛鍊要量力而行。要注意防受涼,運動時不要穿的過少,身體發熱時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切忌穿汗濕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免着涼。在運動鍛鍊前做好充分準備活動,以防運動損傷。運動者在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以養陰益氣、維護和鞏固肺功能,達到清肺熱、利咽喉的目的。

14、預防感冒

冬季氣温變化莫測,温差大或氣温過低,空氣乾燥,是感冒多發季節。秋冬燥易傷肺,如因着涼,導致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乾咽燥、鼻塞、發燒、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小兒、體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史者更易復發。

15、多食蔬菜

冬季應多食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類等食品,如梨、西紅柿、柑桔、葡萄、大棗、蘿蔔、芝麻、蓮子、銀耳、蜂蜜、紅豆等。少食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冬季養生的知識,冬季養生洗澡注意的事情是非常多的,不但是洗澡上面,就連平時的運動都需要注意的。冬天我們也不能夠因為冷就不會運動,這樣是不好的,冬天鍛鍊有利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