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不痛”的心梗危險更大

養生保健 閲讀(2.45W)

目錄:

“不痛”的心梗危險更大

第一章:“不痛”的心梗更危險

第二章:干預心衰從危險因素開始

第三章:通絡可標本兼治心衰

心梗是很多心臟不好的人的痛,一旦發生心梗。總是讓人痛不欲生,你知道心梗的症狀嗎?怎麼樣才能預防心梗?出現了心梗如何治療呢?

“不痛”的心梗更危險

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的一種急性的、嚴重的、有生命危險的醫學緊急狀態,對人體危害巨大,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破裂形成血栓,堵塞了冠狀動脈的分支,致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應而發生壞死的病症。一提到心梗,大家可能就會想到這樣的畫面——患者手捂胸部疼痛難忍、虛弱出汗、眩暈、嘔吐,甚至喪失知覺,這些都是典型的心梗症狀,但據臨牀統計,約有四分之一的心梗發生時沒有任何症狀而耽誤治療,甚至導致死亡。因此説,“不痛”的心梗更危險,讓人防不勝防。

典型案例:“幸運”的彭先生

50多歲的彭先生,幾年前查出患有冠心病,為了自己的健康,他經常早起出去鍛鍊。這天,他可能運動劇烈了一些,運動完感覺稍微有些氣急,身體有些累,休息了一會兒就沒有太多不適感覺了。站起來往回走時,走急了又有些氣急感。因為以前運動完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感覺,加上他對自己的病情也比較關注在乎,所以趕緊到附近的醫院就診,心電圖等檢查顯示彭先生為急性心肌梗死,醫生立即為他採取了緊急搶救措施,使彭先生脱離危險,“死裏逃生”。醫生告訴隨後趕來的家屬説,彭先生“很幸運”,他這種情況屬於典型的無痛性心梗,幸虧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重視,及時趕來了醫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因為無痛性心梗比一般心梗嚴重很多,有些患者發病一開始就出現了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是猝死,對無痛性心梗更加不能掉以輕心。

醫生分析:“不痛”有原因

彭先生的家人不理解為什麼發生了心梗居然沒有症狀,連疼痛信號也沒有,醫生給他們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原來,發生無痛性心梗是因為心臟的疼痛警報系統失靈造成的,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病變的部位不同,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也不一樣,比如有的患者病變在右冠狀動脈,疼痛則不甚敏感;有的患者是後壁心肌梗死,也可能不出現疼痛;還有的患者是心內膜下心肌損害,也時常無疼痛感覺。第二,因為個體差異,患者對疼痛的敏感也不一樣,比如老年人因為身體各器官系統老化,感覺會相對遲鈍一些,對疼痛的敏感性也會有所降低,而掩蓋了病情。第三,無痛性心梗還多見於糖尿病合併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這類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往往累及多級血管,從冠狀動脈主幹一直到微小動脈,病變範圍廣,心肌缺血、損傷和壞死較一般的患者嚴重很多,加上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圍神經病變,植物神經功能受損,感覺神經受累,所以會導致痛覺遲鈍甚至沒有痛覺。第四,情緒的改變也會影響痛覺的靈敏度,過度緊張、疲勞等都會使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下降,變得遲鈍。

醫生提醒:留意心梗徵兆

心梗的危害嚴重,醫生提醒説,如果能抓住心梗前的一些預警信號,及時進行治療,就可以修復受損的心肌,減少心肌壞死的數量,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那心梗發生前都有哪些徵兆呢?

醫生説一般的心梗發生前一到兩天會有一些徵兆,比如,夜間或休息時發生心前區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發作;冠心病患者近一個月內,心絞痛症狀逐漸加重,胸痛較之前頻繁、程度越來越重、範圍增大、持續時間加長,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不能緩解,這些情況出現後要警惕心梗發生;以前心絞痛發生能找到誘發因素,而今沒有明顯誘因就發作的,同時伴有大汗淋漓、嘔吐、噁心等情況的,要及時就醫;突然出現從未出現過的胸悶、乏力、心慌等症狀,或者活動時出現心慌、氣短等現象,並有逐步加重的趨勢,要考慮心梗的可能;勞累後出現身體其他部位疼痛,如上腹痛、牙痛、下頜痛、左肩臂痛、後背痛等情況,也要加以重視。

無痛性心梗也並非一點徵兆也沒有,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者及中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慌氣短、不能平卧、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身出冷汗、血壓降低、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睏倦乏力、胃部不適、脹滿噁心、脈搏細弱不規則等徵象時,應想到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做心電圖等檢查,以早確診早治療,防止猝死的發生。

治療方案:配以通絡療效更佳

説起治療方法,醫生介紹,目前臨牀中,對於心梗的第一線治療大都採用介入或者溶栓的方法。但是有些患者治療以後,心肌缺血的症狀仍然得不到明顯改善,心臟功能不能恢復,還會存在心絞痛等症狀。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無論是介入還是溶栓治療僅僅開通了心臟的大血管,而在大血管和心肌細胞之間,還存在着許多微小血管,它們是將血液運送到心肌細胞的最後通道,而這些微小血管由於缺血、缺氧,很多已經壞死,無法再向梗死區的心肌細胞運送營養,所以心梗的症狀還是得不到很好的改善,這一現象被醫學界稱為“再灌注後心肌無複流”,是心梗治療中的棘手問題。

針對這一棘手問題,我國傳統的中醫中藥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中藥通絡藥物能讓血液真正、徹底地到達梗死區域的心肌細胞,能有效治療心梗,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比如通心絡膠囊可以保護微血管,延長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在缺血、缺氧環境中的存活時間,保證微血管的結構完整,維持心臟正常的血流通路,繼續為心肌細胞輸送營養,而且可以促進心肌缺血壞死區域的血管新生,為心肌細胞建立新的血液通路,恢復缺血區域的血液供應,縮小心梗面積,從而恢復心臟功能,改善心梗後遺留的心絞痛等症狀。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等研究表明:通心絡能保護心臟微血管內皮結構,明顯縮小再灌注後心肌無複流面積,並促進微血管新生,這樣冠脈大血管再通後,實現了真正的心肌再灌注,促進了心功能迅速恢復。因此,目前臨牀中治療心梗常在採用介入或溶栓治療的同時配以通絡中藥通心絡膠囊,往往會取得更加令人滿意的療效。

另外,由於人體全身的血管是一個大系統,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不會只在一處,發生心梗以後,在狹窄嚴重的地方放上支架,可能其他地方的斑塊,又會逐漸堵塞住血管,導致心梗再發,而且在放支架的部位也會出現再狹窄。防止心梗再復發也是阻斷心血管事件鏈上最重要的一環,防止血管再狹窄就可有效防止心梗復發,通心絡膠囊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可有效防止血管再狹窄。遼寧省人民醫院暨遼寧省心血管病醫院研究證實,通心絡膠囊能有效降低支架術後心絞痛的複發率、血管再狹窄的發生率,從而有效防止心梗再發。因此,該藥被廣泛應用於心梗防復發。

干預心衰從危險因素開始

心力衰竭作為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最終結果,是整個心血管事件鏈的終末階段。心力衰竭不僅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因為患者需要反覆住院治療,也給家屬帶來了諸多不便和沉重的負擔,因此該病被稱為“生命的絆腳石”。

心衰已成世界健康問題

心衰又叫做心功能不全,是由於冠心病等因素致使心肌長期供血不足,心功能受到損害,造成心肌的收縮能力減弱或舒張能力不充分而難以推動正常的血液循環,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能滿足機體組織代謝的需要,並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患者最典型的臨牀症狀是呼吸困難,活動時加重,嚴重者出現端坐呼吸、咳嗽並伴有大量泡沫樣痰、食慾不振、雙下肢浮腫等。心衰的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着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些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隨時面臨死亡威脅。

據相關統計,目前心衰的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患者年齡也日趨年輕化,我國每年大約會新增50萬心衰患者,心衰住院率佔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死亡率佔40%,病情複雜,預後兇險,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因此心衰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健康問題,需要積極干預。

干預危險因素預防心衰

心衰危害巨大,因此要積極預防。專家指出,心衰的預防,關鍵在於干預心衰的危險因素。首先要防治高血壓、冠心病,據調查顯示,20年來,我國由風心病發展而致的心衰所佔比率由46.8%降至8.9%,由高血壓和冠心病導致的比率則由33.1%升至69.6%,這表明高血壓、冠心病已成為心衰的主要原因,積極防治高血壓、冠心病能有效降低心衰的發生率。

第二,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防止心功能惡化,有心臟疾患的人羣,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嚴格按照醫生為自己制定的治療方案和干預措施進行治療和康復,不能隨意換用藥物或擅自增減藥物用量,否則不僅收不到治療效果,甚至還會讓患者病情加重,導致心功能惡化,引發心衰。另外,冠心病等心臟疾患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切不可稍有好轉就停止用藥。

第三,預防感染可降低心衰的發生機率,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病患者發生心衰的最常見和最重要誘發因素。肺部感染後,發熱、咳嗽、心跳加快等症狀都會加重心臟的負擔,而且感染後產生的毒素也會直接損傷心肌,因此極易導致患者在原發心血管疾病的基礎上出現心衰的症狀。因此在寒暖交替或是流感高發時節,心血管病患者要十分注意,儘量避免感冒或流感的發生,以防引發肺部感染。

第四,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護心臟功能。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僅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且會加速這些患者心臟功能的惡化,而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則有助於保護心臟的功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運動鍛鍊,適度的運動可加強和改善心臟功能;飲食上需注重營養搭配均衡,適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清淡食物,且應做到三餐有節,不喝濃茶、咖啡,戒煙戒酒;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對保護心臟功能也大有好處;情緒激動是誘發心衰的一大因素,因此平時應保持愉悦的心情,遇事保持平和的心態,儘量避免情緒波動。

通絡可標本兼治心衰

隨着心衰的發病率不斷提高,醫學界對該病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心力衰竭從表面上看,是心肌受損以後,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出現障礙,導致心排血量減少,患者出現水腫和瘀血,其實,心衰的根本在於人體的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和心室重構。因此,治療心衰既要改善心臟舒縮能力,消除水腫、瘀血以治標,還要解決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抑制心室重構以治本,標本兼治才能徹底消除心衰的各種症狀,減輕心衰的程度,控制心衰進程。近年來,中醫絡病理論在指導心衰的治療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國內外醫學界的關注。絡病理論中的通絡療法對心衰可以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心衰症狀,改善心衰患者的長期預後,為患者解除痛苦。

通絡療法的代表性藥物芪藶強心膠囊,含有人蔘、黃芪、附子等藥物能增強心臟舒縮功能;葶藶子、澤瀉等藥物能夠利水消腫、通小便,使體內多餘的水分從小便排出,從而減輕心臟的負擔,值得一提的是,中藥利尿最大的特點是不會引起脱水和電解質紊亂;丹蔘、紅花等活血通絡藥物可以擴張血管,改善心臟的血液供應,減輕周圍血管阻力。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研究證明,芪藶強心膠囊強心、利尿、擴血管效果顯着,能夠改善心臟舒縮能力,消除慢性心衰的各種症狀,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中醫絡病理論認為,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與絡脈不通之間有密切聯繫,心室重構的實質就是絡息成積,是絡脈中長期停滯的瘀血、水飲等病理產物膠結在一起,使臟腑器官腫脹變形的結果。研究證實,許多具有通絡作用的藥物都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治療心室重構,比如益氣養心藥物、安神鎮靜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活血通絡藥物、利水消腫藥物可以改善心臟的供血、消除心臟絡脈中停滯的瘀血和痰飲,可使心衰患者增大的心臟縮小,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構。芪藶強心膠囊正是配伍了益氣養心、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等藥物,可以抑制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延緩心室重構、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減少心肌細胞凋亡和自噬、促進心肌細胞增殖分裂,因此可以從根本上有效治療心衰。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實驗證實,芪藶強心膠囊可以干預神經內分泌,使之不被過度激活,從而減輕心臟負荷,防止心臟功能的進一步耗竭,讓過分跳動的心平靜下來,改善患者心慌、氣短、喘促等症狀;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研究表明,芪藶強心膠囊在心衰的治療過程中,能夠明顯減少室壁厚度,抑制心室重構,可改善心衰患者的胸悶氣短、夜睡不能平卧、尿少浮腫等症狀。

結語:你有心梗嗎?患了心梗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哦~(文章原載於《中華養生保健》,刊期:2012 第5期,作者:子墨/冀雲,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