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為什麼缺鐵就會導致貧血呢?

常見疾病 閲讀(2.68W)

我們身體內的每一種營養元素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們在我們的身體當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一旦某一種元素缺少,那麼就會讓我們患上某一種疾病。尤其是缺鐵,可能會因為缺鐵而導致貧血。這對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那麼,為什麼缺鐵會導致貧血呢?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是什麼呢?

為什麼缺鐵就會導致貧血呢?

需鐵量增加而攝入量不足:

兒童在生長期和嬰兒哺乳期需鐵量增加,尤其是早產兒,孿生兒或母親原有貧血者,嬰兒原來鐵貯量已不足,如果僅以含鐵較少的人乳餵養,出牙後又不及時補給蛋類,青菜類,肉類和動物肝等含鐵較多的副食品,即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妊娠和哺乳期中需鐵量增加,加之妊娠期胃腸功能紊亂,胃酸缺乏,影響鐵吸睡,尤其是在多次妊娠後,很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青少年因生長迅速,需鐵量增加,尤以青年婦女,由於月經失血,若長期所食食物含鐵不足,也可發生缺鐵,最常見的原因是食物中鐵的含量不足,偏食或吸收不良,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容易被吸收,且不受食物組成及胃酸的影響,非血紅素鐵則需要先變成Fe2才能被吸收,蔬菜,穀類,茶葉中的磷酸鹽,植酸,丹寧酸等可影響鐵的吸收。

成年人每天鐵的需要量約為1~2mg,男性1mg/d即夠,生育年齡的婦女及生長髮育的青少年鐵的需要增多,應為1.5~2mg/d,如膳食中鐵含量豐富而體內貯存鐵量充足,一般極少會發生缺鐵,

造成鐵攝入不足的其他原因是藥物或胃腸疾患影響了鐵的吸收,某些金屬如鎵,鎂的攝入,制酸劑中的碳酸鈣和硫酸鎂,潰瘍病時服用的H2抑制劑等,均可抑制鐵的吸收,萎縮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手術後胃酸減少影響鐵的吸收等,均是造成鐵攝入不足的原因,此外,妊娠期平均失血1300ml(約680mg鐵)需每天補鐵2.5mg,在妊娠的後6個月,每天需要補鐵3~7mg,哺乳期鐵的需要量增加0.5~1mg/d,如補充不足均會導致鐵的負平衡,如多次妊娠則鐵的需要量更要增加,獻血員每次獻血400ml約相當於丟失鐵200mg,約8%的男性獻血員及23%女性獻血員的血清鐵蛋白降低,如在短期內多次獻血,情況會加重。

貯存鐵消耗過多 :

由於體內總鐵量的2/3存在於紅細胞內,因此反覆,多量失血可顯著消耗體內鐵貯量,鈎蟲病引起慢性少量腸道出血,上消化道潰瘍反覆多次出血,多年肛腸出血或婦女月經量過多等長期的損失,最終導致體內鐵貯量不足,以致發生缺鐵性貧血,此外,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人造機械心瓣膜引起的機械性溶血,以及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着症,均可因長期尿內失鐵而致貧血,正常人每天從胃腸道,泌尿道及皮膚上皮細胞中丟失的鐵約為1mg,婦女在月經期,分娩和哺乳時有較多的鐵丟失,臨牀上鐵丟失過多在男性常是由於胃腸道出血,而女性則常是由於月經過多。

遊離鐵喪失過多:

激離鐵可隨胃腸道上皮細胞衰老和不斷脱落而喪失,在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切除以及脂肪瀉時,上皮細胞更新率加愉,所以遊離鐵喪失也增多,缺鐵不僅引起血紅素合成減少,而且由於紅細胞內含鐵酶(如細胞色素氧化酶等)活性降低,影響電子傳遞系統,可相起脂質,蛋白質及糖代謝異常,導致紅細胞異常,易於在脾內破壞而縮短其生命期。人體內的鐵是呈封閉式循環的,正常情況下,鐵的吸收和排泄保持着動態的平衡,人體一般不會缺鐵,只在需要增加,鐵的攝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況下造成長期鐵的負平衡才致缺鐵,造成缺鐵的病因可分為鐵攝入不足和丟失過多兩大類。

其實,缺鐵性貧血還是很好預防的,只不過大家平時沒有注意罷了。而預防這種疾病應該從小做起,尤其是家裏的小寶寶,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一定要進行母乳餵養,在寶寶的食物當中加入一些鐵劑,還要及時的預防消化道出血等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