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健康生活>

“慢生活” 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

健康生活 閲讀(2.76W)

你還記得自己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看過一本書了嗎?是不是每天都在拼命的趕時間。不要再讓你的生活在快進了。你也是需要休息的。

“慢生活” 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

“慢生活” 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

距離你上次和家人一起去郊遊是多長時間,一天、一週、一個月還是一年。是不是為了節省時間,每天吃着不合胃口的“早餐”;是不是晚上一回家就打開電視,來緩解一天的疲勞;是不是拿起一本書匆匆地翻一下目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粗略地讀了兩句便算是看完了;是不是覺得自己每天像是個上了發條的機器人,從早到晚沒有一分鐘停下來,可忙碌了一天的你卻始終回憶不起來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我們是怎麼了,我們不是永動機,我們需要休息,讓我們把腳步慢下來。

自從標準化機器生產代替了傳統家庭式手工作坊後,這種“工業文明”就從生產方式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裏了。人類也被“標準化生產”,每天八小時每週五天工作日,大家都在做着流水線的工作。這種循環的工作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提高了生產效率。現代社會的評價標準似乎也發生了扭曲,高效率成為成功的代名詞。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先生用極端的措辭清楚地指出:“我們正從一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步入一個快魚吃慢魚的世界。”

為了做飯方便,微波爐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我們追求的不再是美味而是快捷。以肯德基、麥當勞為首的fastfood也充斥在我們的視野裏,一邊吃飯一邊工作似乎成了一種勞逸結合。電子郵件代替了書信,再也不用為斟詞酌句而大傷腦筋,網上有大量的模板供你參考;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字不夠整潔,用辦公室軟件一調整,隸書、宋體任你選擇,然後輕輕一點擊認識的不認識的、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沒落下。為了節省花在路上的時間,交通工具也越來越便捷,飛機似乎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了,高鐵、動車都登上了“快速”的舞台,車速快得讓我們已無法看看窗外的美景了,似乎我們也無心去觀察道邊的田野換上了怎樣的顏色。

如果説上面的發明尚可以理解成是人類進步的一種標誌,但是“英語十五天速成班”、“十五天保證你寫得一手好字”、“速讀”、“速記”、“天才兒童速成法”等奇怪、可笑的字眼闖進我們的生活裏時,我們不該去反思一下嗎?這些原本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短時間內被完成後它的效果會怎樣。我們活得很匆忙,而這種匆忙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會變得膚淺,而且讓我們變得缺乏耐心。

當我們匆匆忙忙的時候,就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只對那些徒有外表的東西而感興趣。英國心理學家蓋伊·克萊斯通認為,“我們已經逐漸形成了迅速、省時及效率最大化的內在心理狀態,而且這種心理與時俱增。”

工作中為了保證高效率所以我們長時間處於一種精神高度緊張,匆忙的狀態。這樣會使人們效率低下,工作中易出差錯,心情不悦,身體不佳。醫院診所人滿為患,人們患有因壓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失眠、偏頭痛、高血壓、哮喘、腸胃病等。日語中有一個詞是“過勞死”,意思是因工作勞累過度致死。

看到這裏你一定會感歎我怎麼如此悲慘,每天辛苦地工作,可是最終卻丟失了自己還賠上了健康。其實早在19世紀就有人以我們所熟悉的方式抵制加速的壓力。都市一族到鄉村尋求避難和恢復,畫家詩人及作家尋找保存在機器時代的緩慢的美學。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倡導“慢速運動”,所謂的“慢速運動”並沒有很深奧很複雜,我們也可以參與進來。

下班後不要順手打開電視、電腦,讓我們翻開那些躺在書架上已經有了年頭的書籍,抵制現代人讀書從頭至尾快速翻閲的衝動,細細品味書中的幽默和即興發揮的描寫,然後花同樣長的時間將讀後感寫入日記,這樣你才算是真正讀完一本書。波蘭裔美國作家塞西莉亞·霍華德把閲讀和鍛鍊畫等號,她説道:“我的座右銘是,任何真正值得閲讀的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把它想象為超慢練習的精神等價物,如果你真的想擁有強健的肌肉,就要把運動節奏放得儘可能的緩慢;如果你想奮力鍛鍊,就要慢一點,幾乎要停下來一樣。”

除了閲讀之外園藝也是個放慢生活腳步的不錯的選擇。每當除草或修剪的時候,人的頭腦反應會變得敏捷,有創意的想法也會隨之產生,之後做事會感覺到更心平氣和、精力集中。現在的我們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及高強度的工作任務,所以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像閲讀和園藝這樣節奏緩慢的消遣。

我們甚至可以從更小的事開始做起,拒絕超市冰櫃裏的速凍食品,回家後拿起食譜開發一道新菜與家人一起分享。飯後放些舒緩的音樂關掉卧室的主燈,靜靜地望着窗外閃爍的霓虹燈。衝一壺熱茶同家人聊聊天,或是一起翻翻舊照片。

其實生活的一切你都可以掌握,正如慢餐運動的創始者卡羅·貝特里尼説道:“如果你總是慢,你就很傻——那根本不是我們的宗旨所在。放緩節奏意味着控制着自己的生活,你決定自己在任何情形下的節奏。如果今天我想快,就快;如果明天想慢,就慢。我們力爭的是決定自己工作生活節奏的權力。”讓我們一起放慢生活的腳步去享受美好的人生吧!

有意義的生命更快樂

生命的意義

從終極意義上來講,人生本無意義,但要想使人生活得快樂、幸福、成功,還必須給生命賦予意義。故劉墉説:“生命本無意義,全在自己賦予。”事實證明,那些活得平庸的人,那些活得無聊的人,那些悲觀厭世的人等,就是失去了生命意義,或者説根本就沒有找到生命意義的人。

沒有生命意義的人,不但無聊、無奈、無趣、無志、而且會經常生病。因為一個人越是空虛、寂寞、閒散時,就越容易憂慮、焦慮、悔恨、嫉妒……

換言之,生命的意義就是人生的一種精神寄託,就是人生的一種目標使命。猶如螺旋槳若不高速旋轉,目標就不會始終如一,甚至還可能離開航線而墜毀!

換言之,當你找到生命意義的時候,你的人生就會充實、快樂、幸福,並能儘快成功。弗南克指出,快樂並不像你可獲得一份工作或一個妻子一樣可以直接得到,反而它是一種副產品,是源自於你對目標(這些目標能賦予你的生命有終極意義、目的與方向)成功的奮鬥而產生的。

生命意義與人生使命

生命意義的探尋,猶如車、船、飛機找到了目標或航線,否則就無法抵達其目的地,或者永遠也無法靠岸,而中途顛覆或墜毀。

當你找到生命的意義時,你就會產生崇高的使命感;你就會負起人生的責任,並矢志不渝地去完成它。戰場上的英雄之所以身受多處重傷仍能一往無前地衝鋒陷陣,就是他們心中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激勵他們,使其迸發出生命的無限潛能!

很多黨的好乾部(如焦裕祿等),為了完成艱鉅的任務,身患重病而繼續堅持工作。大家一定記得敬愛的周總理在文革期間的傑出奉獻精神,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超負荷地帶着癌痛工作,如果沒有強烈的人生使命和對國家、對黨的赤膽忠心,能夠承受得住嗎?由此不難看出,任何頑疾重病,都害怕崇高的人格、堅強的意志,以及不屈不撓的人生信仰……

不是因為事情難而你不去做,而是因為不做事情才難。換言之,不是因為病重使人早亡,而是因為你的恐懼焦慮才使病情加重,乃至早亡!不論你現在是否有病,“生命意義療法”都是你健康、快樂、成功的有力“支點”!

“意義治療學”的創立

創造“意義治療學”的維也納心理學家弗南克,用其經歷或感悟向世人披露並倡導人們對人生生命意義的追尋,他的暢銷書《活出意義來》對世界影響很大、很遠。

弗南克生於1905年,受教育於維也納大學,他同時獲得哲學博士及醫學學士的學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他是一位精神治療醫師並執教於維也納大學的醫學院。當希特勒的軍隊入侵奧地利後,弗南克知道自己身為一名猶太人的危險處境,他為自己及新婚不到1年的妻子取得了前往美國的護照,但他卻無法為年老的雙親及弟妹們申請到簽證,為了這個原因他決定讓自己也留在維也納。

不久,他和家人都被關進了集中營,並且家庭的每個成員都不允許呆在同一營中。一直到大戰結束之前,他始終都無法知道父母、妻子及弟妹們的生死下落。待他知道時,他們已經都死了!

弗南克再度回到維也納大學任教後,他開始將“意義治療學”付諸於系統化的程序,雖然這些概念早在大戰前就已在他心頭萌芽,但若非他在集中營那3年九死一生的非人生活體驗,是很難臻於成熟的。集中營的生活使他體驗到,一個人若在最艱苦、難熬的生活環境中活下來,他必須懷抱着一份站立不倒的信念——生命始終存有一份意義與一個目的,每個人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都有一份工作(生命的課業)要去從事。

弗南克就是憑着強烈的“生命意義”頑強地活了下來!他要找到生存的理由,為自己的生命尋找到一個“為什麼”,一個值得為之生存的理由……

近年來,倡導“生命意義療法”的鄭玉琰先生,1994年到日本講學時,森田醫院對待癌症患者的特殊療法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日本這家醫院在注重其他療法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將患者錯位的注意力轉移到正常軌道上來。他們讓患者領略美妙的音樂,欣賞美好的自然風光;探索生命的意義;建立人生的寄託……使他們從恐懼、憂慮、悲觀、乃至絕望的困境中解脱出來,向你傾訴他們內心的隱祕、家庭、事業等等。醫院的一位負責人帶領他們攀登阿爾卑斯山。他們歷經艱辛,終到頂峯,眺望遠山,仰視蒼鷹,都抑制不住激動的淚水。這些人後來都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頑強地活下來了。

這種“生命意義療法”,讓患者脱離了病牀,遠離了化療、放療等其他藥物療法,卻調動了患者的強烈的生存意識和積極的意義渴求,從而使“腦內嗎啡”增加,提高了機體的免疫力,進而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從依賴中解脱

要想認識和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我們都需要極大的熱情及毅力,不只是身體或智識的能量,而是一種不依賴任何動機,心理的刺激或藥物的能量。如果我們依賴任何刺激品,心智都會因而麻木和鈍化。也許有些迷幻藥能幫助我們暫時看清楚一些事情,但是很快的我們就會回到原狀,於是就更加依賴藥物而不可自拔。因此,任何外在的刺激不論是來自教會,酒精,迷幻藥或是書籍言論,都能使人產生依賴心,阻礙我們親自看清真相,也剝奪了我們的生命力。

不幸的是,我們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都有所依賴。我們為什麼會依賴?我們為什麼想要依賴外物?我們既然共同踏上了這個心靈之旅,就不要寄望我來告訴你依賴的原因。如我我們能共同探索,我們雙方都能認清楚真相,那成果就是你自己的,正因為它是你的,所以必然帶給你無限的活力。

我發覺我自己正在依賴某些東西,譬如説,聽眾,是他們鼓勵了我。我常由聽眾或一大羣人身上獲得能量,因此我變得依賴那羣聽眾,不論他們贊同或反對我的意見。他們越反對就越給我生命力,如果他們一味附合反而空虛膚淺。於是我發現我需要聽眾,公開演説是非常刺激的事。那麼,回到老問題上,為什麼我會依賴?只因為我內在膚淺而空虛,我還沒有在內心裏找到那圓滿,豐富,變化無窮而又活生生的源頭,因此我向外尋求,形成依賴,這是我為自己找出的原因。

原因找到以後,就能使我從依賴中解脱嗎?找到原因只是知性上的瞭解,顯然它無法使我解脱。知性所接受的某種觀念,或情緒上所默認的某種意識形態,是無法使我們從那富於刺激力的東西中掙脱出來的,只有識破刺激與依賴兩者之間的關係,而且真實體驗到這種依賴只會使心智變的愚蠢而遲鈍,心智才可能由依賴中解脱。也只有看到整個真相,才有自由可言。

因此我必需探究到整個真相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從某一種觀念,或某種使我念念不忘的經驗,或是某種我所累積的知識,也就是我的背景,所謂的“我”這些角度來看生命時,我是無法看到它的全貌的。縱使我已經從智性,言語和分析中發覺了依賴的原因,思想所調查出來的結果仍然是局部性的破碎資料而已,因此,只有當思想不扠手干預時,我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

於是我終於看見了我依賴的真相,我不加好惡的正視它,既不想去除它,也無意從中解脱,只是觀察而已。唯有這種觀察才能看到真相,當心智看到全貌時,自由就來到了。我同時也發現,這種支離破碎的思想過程,大量耗費了我的生命力。我已經找到這種消耗的來源。

克里希那穆提《從已知中解脱》

結語:選擇一個時間不用手機,不用電腦,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想一想,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機會。(文章原載於《自助養生》,刊期:2012.06,作者:賈文博,李增黌,克里希那穆提,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