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心理健康>

獨生子女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心理健康 閲讀(1.96W)

上大二的孩子寒假回來告訴我,她上的那所大學在上個學期,至少有兩個以上同學自殺了(須知由於校方對這類消息一向是嚴加封鎖的,因此是不完全統計)。為什麼自殺呢?一個男孩子是因為失戀,高中時候的女朋友,棄他而去另攀高枝了,受不了,跳樓了。一個女孩子是因為和同寢室的另三個女孩子關係相處得不好,遭到了別人的辱罵,可能還有毆打,更重要的是被孤立、被疏遠、被邊緣化了,想不開,服毒了。

獨生子女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多年來,我始終銘記並實踐着一個凡人的非名言:一個人的一生中,有三件事情,最不能虧待自己:第一是學習學習再學習,要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營養,更新文化儲備和思想觀念;第二是旅遊旅遊再旅遊,有空就要到異地他鄉走一走、看一看,換換環境換換心情,這樣會得出不同的人生感覺;第三是鍛鍊鍛鍊再鍛鍊,哪怕幫老婆打打醬油,或在辦公室做幾個俯卧撐。多年來,我基本上是這樣做的,同時也把這句“非名言”告訴我的同事,希望他們也同樣這麼做。

因此在春節放假前,做為單位的小頭目,我特地為全體同志佈置了一篇寒假作業:背一首清代詩人李密庵的《半字歌》。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開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檢查作業落實情況。奇得很怪得很,不是年近六旬的人沒有背,不是已知天命的人沒有背,不是年已不惑的人沒有背,也不是三十而立拖兒帶女的人沒有背,而恰恰是那些二十出頭未婚未嫁的小青年統統沒有去背它。

上述兩件事,誘發了我對獨生子女心理問題的沉重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如果追根尋源,這其實是涉及了一個被公眾或社會普遍忽視的問題。我們過去都知道,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是不夠健全的,父母早逝的孤兒心理是比較堅強的。在多子女貧窮家庭中出身的孩子是普遍富有進取心的,從李嘉誠霍英東到邵逸夫,乃至到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走西口》中的晉商巨賈們都屬此類。當然,數碼時代的美國首富比爾·蓋茨除外。而獨生子女,説他們普遍心理不健康顯然是誇張,但説他們大多數人心理有異常應為屬實。不妨我們觀察一下,許多十八九、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大姑娘,看起來絕對是一個大人了,但你若跟他一接觸、一共事,基本上就會發現他們普遍處於心智上還是小孩、精神上更無成人的狀態。那麼,為什麼獨生子女的心理大多是不健康的,不健康又在哪裏呢?

首先,當今中國無論誠市鄉村,無論窮家富户,無不把獨生子女當做掌上明珠天上太陽,正可謂抱在懷裏怕摔着,含在口中怕化掉;要星星不摘月亮,吃狗肉不買驢肉;爺爺奶奶姥爺姥奶父親母親,還有伯叔姑嬸等七大姑八大姨,都圍着這麼一個寶貝蛋兒轉。因此,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悠哉樂哉。別説官人富人之家了,就是貧人窮人之門,也照樣造就了一批農家寒窯裏的少爺,乞丐家庭中的千金。因此,這些人一旦離開家門,離開父親的巨臂、母親的裙帶,走向社會、直麪人生,哪怕僅僅是到了異地他鄉,換了個環境、換了個學校,就會頓感束手無策、立馬茫然無措。依照我的觀察,他們中的許多人缺乏獨立意識、進取之心,甚至還幻想、寄望於父母親友會養育、庇護他一輩子。

第二是普遍缺乏挫敗感。別人給他個白眼,就能回來生氣半天,別人給他一句逆言,他就會罵人家半年;如果別人給他一句責罵,或者是一般性的惡語,那簡直就活不成了,既不跟人溝通,更難自我消化,便以為世界末日到了,人生美好完了,要麼跳樓,要麼上吊,撒寰而去,萬事大吉。

可惜的是,這些事情已經爆發出來的,還能令人歎息幾聲;已經極端爆發出來的,還能令人驚詫一陣;而大量獨生子女則是身處其中卻渾然不覺。如果遇到善意的、負責的上司或朋友,還會給他們清醒與智慧,還能用相應的方式給他們指出來。否則,他們不知要迷茫沉緬到何時。

人生莫測多變,生存艱難兇險,在此就無須再贅言了。我僅僅説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足以讓獨生子女們感到沉重。現在二十多歲的孩子,父母一般都年已半百或年過六旬,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現在又是“食毒”時代,傳統的病種無不提前爆發,一些新出現的疾病又日漸增多。不要説更大的災難了,如果哪一天獨生子女的父親或母親,突發個腦溢血生活不能自理之類的症狀,就足以讓這些孩子們感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國家實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階段性人口政策對人類是有着積極意義的,與國慶也是相符的。但這絕非長遠之計。因為它潛伏着一系列嚴重的問題。正像人和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意義一樣,一胎制也不能例外。但是我們這一代或兩代人正好趕上了,就不能不做出犧牲或付出代價。既然這已不能改變,那麼就應該坦然面對、科學面對,從社會學、醫學和倫理學的角度,把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一個專門的課題來研究和應對。作為獨生子女,更應該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全與心智完美,使自己身體成人、精神也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