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學生保健>

應當重視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學生保健 閲讀(1.51W)

應當重視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應當重視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目前伴隨升學、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青年學生成為心理問題和疾病的高危人羣

根據國內調查數據顯示:青年學生是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羣,心理問題檢出率一般在10%—30%。其中,反社會型與分裂型、偏執型3種類型人格障礙傾向經常同時出現,其原因可能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傾向的人缺乏正常的人間情感,衝動性大,以自我為中心,造成社交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傾向的人往往缺乏温情,難以與別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聯繫,這些心理狀況彼此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另有研究指出:在中重度人格障礙傾向中,男性的檢出率大於女性;文史類學生的檢出率大於理工類學生。究其原因,可能性別和所學專業與其社會壓力有關,也可能是男女本身生理上的差異造成心理上的差異。城市學生的人格障礙傾向顯著高於農村得分,這反映出一定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

當前大學生中,城市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度的保護使得他們多以自我為中心,在家裏習慣於父母的照顧,自尊心強,自理能力差,自我意識強,難以適應環境和他人。而一旦無法適應或與同學發生小摩擦,人際關係緊張而在心理上又無法進行合理的調整時,就會產生緊張、焦慮、逃避等各種情緒;可能由於這些因素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礙傾向,其中依賴型、表演型、邊緣型出現率較高。

人格障礙傾向的產生是在本身素質基礎上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的結果。所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某些生理因素(他們可能得過某些疾病)或者曾經受過很大的精神創傷(比如説家庭的突然變故等)。家庭因素,如父母離異、家人亡故、家庭不和睦、過分溺愛、不合理的家庭教育等。在學期間的不適因素,如進入大學後在生活、學習、交往上對於各種改變和複雜環境的不適應,進而產生孤獨、苦悶和焦慮等不同的情緒,長此以往就會產生不同程度和類型的人格障礙傾向。對於人格障礙傾向的治療,目前在心理學和醫學上主要以藥物治療、精神治療和精神外科治療為主,尚無更好的治療方法,但應持積極態度進行矯治。所以對於人格障礙傾向應以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