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中醫養生>

中醫治療慢性胃炎——穴位鍼灸法

中醫養生 閲讀(2.92W)

夏季三伏天高熱,陽氣旺盛,根據"冬病夏治"的原理,應用芳香化濕、温陽散寒的藥物進行穴位貼敷、內服,較易祛除脾胃陰寒之邪,對於慢性胃炎的治療及轉歸十分有利。

中醫治療慢性胃炎——穴位鍼灸法

(一)針刺法

針刺法1:

用"老十針"方。取上脘、中脘、下脘、氣海、天樞(雙)、內關、足三裏(雙)穴。中脘、下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脹沉重,胃部有收縮感。內關穴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關,使患者感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指端發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補平瀉法或提插、捻轉補瀉法。足三裏穴直刺1-2寸,使患者酸脹麻電感向下擴散至足背,有時可向上擴散至膝,用平補平瀉法或提插補瀉泣。氣海、天樞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向小腹或陰部傳導。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針刺法2:

用"新十針"方。取中脘、內關(雙)、足三裏(雙)、天樞(雙)、公孫(雙)、氣海血。中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脹沉重,胃部有收縮感。內關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關穴,使患者感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指端發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補平瀉法或提插、捻轉補瀉法。足三裏穴直刺1-2寸,使患者感酸脹麻電感向下擴散至足背,有時可向上擴散至膝,用平補平瀉法或提插補瀉法。氣海、天樞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向小腹或陰部傳導。公孫穴直刺0.5-0.8寸,施捻轉補法,使患者局部有沉脹痛感。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本方能加強脾的助運化功能,促進胃的腐熟水谷作用,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能促進胃黏膜的修復。

針刺法3:

取足三裏、內關、中脘、陰陵泉、脾俞穴。足三裏穴針刺時左手按於穴位下方,右手持針略向上斜刺1.5-2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向上傳導;內關穴針刺時左手按於穴位遠端,右手持針向肘關節方向斜刺0.5-1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向上傳導;中脘穴直刺1.5-2寸,施小幅度提插捻轉瀉法或刮針法,使患者感局部沉脹,胃有收縮感;陰陵泉穴直刺1.5-2寸,施提插捻轉瀉法,使患者感局部酸沉及觸電感;脾俞穴向脊炷斜刺0.8-1.2寸,使患者感局部沉脹。可在背部脾俞、胃俞穴或腹部"三脘"處針刺加艾炷灸,結束後加拔火罐。

此方法具有温陽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各型胃炎疼痛。

針刺法4:

主穴取中脘、胃俞、巨闕、足三裏、公孫、內關穴;配穴取脾俞、豐隆、章門、期門、陽陵泉穴。實熱證宜針刺為主,虛寒證則以灸法為主,針刺為輔。中脘穴直刺3寸,施呼吸捻轉補瀉法:公孫穴進針l寸,內關穴1.5寸,期門、章門穴針尖向正中線方向斜刺5分,勿刺入胸腔,捻入捻出。胃俞、脾俞穴針刺向脊椎方向,進針l寸,施捻轉提插法。每天針刺1次,10次為1個療程。

此方法具有理氣止痛、健牌和胃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二)電針法

電針法1:

取足三裏、三陰交、內關、中脘穴。穴位局部常規消毒,足三裏穴用5寸毫針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向上傳導;三陰交1.5寸毫針向上斜刺,施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向上傳導;內關穴用1.5寸毫針向心斜刺0.5-0.8寸,行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沿前臂向胃部傳導,中脘穴用2寸毫針直刺1.0-1.5寸發施提插捻轉補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脹疼痛,胃部有收縮感。各穴得氣後接電針治療儀,電流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留針20分鐘,每天l次,7次為l個療程。

此方炷具有健牌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電針法2:

取脾俞、胃俞、內關穴。穴位局部常規消毒,脾俞、胃俞穴用1.5寸毫針向脊炷斜刺0.8-1.2寸,內關穴用1.5寸毫針向心斜刺0.5-0.8寸,施提插捻轉補法,使針感沿前臂向胃部傳導;各穴得氣後接電針治療儀,患者能耐受為度,留20分鐘,每天l次,7次為l個療程,間隔3天再進行第2個療程。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三)艾灸法

艾灸法1:

取穴分2組,第1組為中脘、內關、樑門、氣海、足三裏穴,第2組為胃俞、脾俞、腎俞、公孫、內關穴。將艾條點燃,插入灸器之頂孔中,對準選定之穴位,用橡皮帶固定左右底袢,使器身與皮膚垂直。調節温度高低,以温熱略燙但患者能耐受為宜z;温度平和無效,太高會燙傷皮膚。對胸腹及四肢諸穴,可以囑患者自行調節。施灸的時間從每年"頭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開始,每天l次,7天為1個療程,休息3天再進行下1個療程。共灸治3個療程,一般連續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炎。

艾灸法2:

腹部取上脘、中脘、下脘、樑門穴;背腰部取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選大號温灸盒,點燃1-3段、長6-7釐米的艾條後放置於盒內的鐵紗上面,對準穴位或施灸部位,蓋好蓋子施灸,每次可灸15-30分鐘,同時針刺章門、足三裏穴。若在施灸過程中,盒內温度過高,患者不能耐受時,應及時將蓋子部分打開(熱氣向上,下面的温度即可下降)。若温度還高,可將蓋子拿下。蓋蓋子時,注意不能全部蓋嚴,要留有一定的縫隙,使空氣流通,讓艾條充分燃燒。施灸的時間從每年"頭伏"、"中伏"、"末伏"的第l天開始,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休息3天再進行下1個療程。共灸治3個療程,一般連續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牌胃虛寒型胃炎。

艾灸法3:

取穴分2組,第1組為中脘、樑門、氣海、足三裏穴,第2組為胃俞、脾俞、腎俞、公孫、內關穴。用"白芥子餅"灸。取白芥子研為細末,再藥末用涼水和好,做成直徑2.5~3.0釐米、厚0.3-0.4釐米的藥餅,將藥餅放在選好的穴位或部位上,將艾炷放在藥餅上點燃施灸。灸足三裏穴9壯,脾俞、胃俞穴各7壯,中腕穴7壯,樑門穴7壯。施灸的時間以每年"頭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開始,每天l次,7天為l個療程,共灸治3個療程,一般連續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和胃、散寒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炎。

艾灸法4:

取中脘、樑門、脾俞、內關、足三裏、關元穴。用"隔姜灸"法,灸脾俞穴時患者取俯卧位;灸足三裏、關元、內關、樑門、中脘穴時患者取卧位。將鮮姜切成0.3-0.4釐米厚的薑片,上用針扎幾個小孔,再將姜放在選好的穴位上,上面放置1.5釐米x2釐米艾炷,用線香點燃,當患者感到灼熱時,可將薑片連同艾炷向上稍稍提起,或將艾炷立即去掉,再更換新艾炷繼續灸之。施灸的時間以每年"頭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開始,每穴灸3-9壯,換艾炷不換薑片。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共灸治3個療程,一般連續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散寒、和胃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牌胃虛寒型胃炎。

(四)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牌脾、胃、口、皮質下、交感、神門。選取0.5寸短柄毫針針次。耳穴局部常規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進針。進針深度以穿破軟不透過對側皮膚為宜,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可間隔捻鍼。或"圖釘型"皮內針(即撳針),耳穴局部常規消毒,用鑷子持針柄,對準所選穴位,垂直刺入,令環狀針柄平整地留於皮膚上,以膠布固定,留針2-3天,埋針期間,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壓埋針處2-3次,以加強針感,增強療效。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常規消毒,把王不留行子,置於8毫米x8毫米膠布中心,貼敷於所選治療點上,用拇指、食指相對按壓,揉捏至耳穴局部發熱、紅潤、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壓2-3次。

此方法具有温陽益氣、散寒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寒邪犯胃型胃炎。

耳穴法2:

取耳穴肝、胃、交感、艇中、脾。選取0.5寸短柄毫針針刺,耳穴局部常規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進針。進針深度以穿破軟骨但不透過對側皮膚為宜,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可間隔捻鍼。或用鑷子持皮內針對準所選穴位垂直刺人,以膠布固定,留針2-3天,埋針期間,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壓埋針處2-3次,以加強針感,增強療效。或將中藥王不留行子置於8毫米x8毫米膠布中心,貼敷於所選治療點上,用拇指、食指相對按壓,揉捏至耳穴局部發熱、紅潤、疼痛,每天按壓2-3次。

此方法具有瀉熱和胃的功效,用於治療肝胃藴熱型胃炎。

(五)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1: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黃芪注射液"10毫升,取脾俞、中脘、三焦俞、內關穴,局部常規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脹感且回抽無回血時,注人藥液,每穴2.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側,下次注射另一側,6次為1個療程。此法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穴位注射法2: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複方丹蔘注射旅"10毫升,取脾俞、內關、公孫、足三裏穴,局部常規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脹感且回抽無回血時,注入藥液,每穴2.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側,下次注射另一側,6次為1個療程。此法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穴位注射法3: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當歸注射液"10毫升,取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穴,局部常規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脹感且回抽無回血時,注入藥液,每穴1.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側,下方法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六)穴位埋線法取脾俞、胃俞、肝俞、中脘、足三裏穴。在局部麻醉下,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1釐米,分離肌層,在深部尋找敏感點。出現感傳現象時,施用特定的誘導手法,擴大基底面,視病情及體質埋入適當的腸線(羊腸線置75%酒精中漫泡l小時),並與切口成一定角度。埋畢,沖洗消毒,縫合l針,蓋無菌紗布,7天拆線。勿損傷較粗血管和神經,6周內禁用抗炎止痛藥。此法用於治療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