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明朝海上貿易先驅鄭芝龍為何能稱霸台灣

風雲人物 閲讀(2.03W)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非常厲害,他精通很多語言,不僅是國內的閩南語甚至連國外的日語、荷蘭語、西班牙語都十分精通,這和他長期和海上國家打交道分不開,當時的制海權幾乎被外國侵略者統治,只有陸地才是中國的勢力範圍。

明朝海上貿易先驅鄭芝龍為何能稱霸台灣

鄭芝龍不同,他深知自己在台灣,陸地資源匱乏,鄭芝龍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擁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兵力雄厚,戰鬥力極強,但鄭芝龍並不是朝廷組織的正規軍,説白了其實是海盜,通過經營武器裝備才把自己的勢力一點一點擴大的。

開始的鄭芝龍在日本平户建立根據地,都來移居到台灣後,他的海上力量越來越強,建立了自己的海軍,還仿照明朝的制度在台灣設立官員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割據勢力。不僅如此,鄭芝龍的海軍在對抗外國侵掠中也做出貢獻,他曾擊敗了海上霸主荷蘭的艦隊,並且憑藉一己之力壟斷了東南亞的經濟貿易往來,成為了富可敵國的恐怖存在。

當時的明朝終於意識到在自己國土的西南角,有一股力量正在迅速崛起,原本不重視海上主權的明朝,開始有所準備,先是派兵鎮壓,但是鄭芝龍的部隊驍勇善戰,明朝原本海上實力就不強,更是節節敗退。剿滅不成,就想到了招安,鄭芝龍受到明朝的招撫後,為明朝開疆闊土立下汗馬功勞,清軍入關的時候,鄭芝龍選擇投降,被清軍關在北京,之後被殺。

其實要是鄭芝龍當時不投降,清軍就不會攻克福建,兵權也不會丟失,要是當時鄭芝龍能有點政治覺悟,輔佐皇帝抗戰,或許歷史也會被改寫。

鄭芝龍財富去向

鄭芝龍是我國著名的海上貿易先驅,早在十六十七世紀,鄭芝龍就和西方一樣,開啟了自己在海上的稱霸道路,他不僅建立了海軍,還掌控了東海,南海的控制,除了為自己富強,也加強了我國的海軍防守實力。

鄭芝龍智勇雙全,雖然是大海盜,但是人家可是劫富濟貧的俠盜,很快就擁有數千艘船舶和十萬大軍,自身實力的加強,加之海上資源的豐富性,鄭芝龍斂財的速度極快,加上當時明朝末期“海禁”政策的寬鬆化,因為國內漸漸需要外國商品,看到外國商品的優勢,同時也想把自己一直以來的傳統技藝流傳世界。

鄭芝龍對貿易的控制讓他收益不少,貿易壁壘減少了,來往的就特別頻繁,鄭芝龍的海軍遠近聞名,大家都樂意把貨交給鄭芝龍,在委託他從國外換來想要的東西。就這樣鄭芝龍和他的船隊,把國內的絲綢、布匹等手工產品運往國外,從荷蘭西班牙等海上實力較強的西方國家進口農作物,貴金屬。

在對荷蘭的貿易中,鄭芝龍聯合東印度公司,與荷蘭商人建立了密切的貿易關係,將中國出產的砂糖運往歐洲,他憑藉船隊規模的龐大,資金積累的雄厚,貿易往來的多渠道,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利益,在海上的貿易中,鄭芝龍幾乎掌握了整個台灣的制海權,還向來往的外國船隻徵收賦税。光靠這來往船隻的貿易通行費,鄭芝龍就足以日進斗金。

有了資金,鄭芝龍也不自己享樂,打造船隊,擴張實力,收攏人心,培養有才能的人。正因為這樣,鄭芝龍在抗擊外國列強侵略的時候,才能胸有成竹,當雙方劍拔弩張的時候,鄭芝龍還能毫不退縮,為我國海軍漲了氣勢。

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

台灣學者湯錦台先生的新書《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出版,本書的寫作目的在與通過嶄新的視角,結合近期史學家總結的資料,用全新的觀點向世人展示這樣一位對台灣的政治局面,乃至對明朝軍事實力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的故事。

湯錦台先生想要告訴我們,在17世紀的世界局勢塑造了一位風雲人物,他活躍于海洋這片人類還未開始探究它神祕的地方,對於當時勢力範圍跨越台灣、日本以及周邊海域的大海盜,同時也作為當時實力富可敵國的大商户。

鄭芝龍憑一己之力,就敢於和來自西方歐洲的神祕力量對抗,而且能達到平分秋色,在當時看來都是實力強大的體現,他視野開闊,這讓他在稱霸海洋的時候,能夠佔領長達數千公里海岸線上的貿易。他不僅開啟台灣的英雄,還是挑戰西方的力量,他在當時可以説充滿個人魅力,是讓人銘記一生的存在。

全書可以看作鄭芝龍的一個小傳記,作者的深厚文化功底和對鄭芝龍的潛心研究,都為向世人再現這一段輝煌的歷史提供了幫助。這樣讀者不僅可以瞭解明朝歷史的發展趨勢,更能透過文章感受到閩南系漢人的一些生活特性,無論是為人們瞭解當今台灣人的歷史,還是對長期保留下來的文化傳統的研究都提供了幫助。

該書的出版,無疑是對兩岸同胞的相互認可性都打上了烙印,特別是對於青少年來説,這種通過歷史找到認同感,找到歸屬感的方式無疑是非常有效的,為兩岸曾經情感也可以起到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