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劉寔 從乞丐奮鬥成新朝高官亂世中活了近百歲

風雲人物 閲讀(1.72W)

劉寔(shí)(220年―310年),字子真,平原郡高唐縣(今山東高唐)人,漢章帝劉炟第五子濟北惠王劉壽之後,西晉重臣、學者。少年貧苦,靠賣牛衣為生。然而他好學,手裏纏繩,口中誦書。為人知識廣博、通曉古今,自身品德清潔,行為沒有瑕玷。初以計吏身份進洛陽,調任河南尹丞,後遷任尚書郎、廷尉正、吏部郎,封爵循陽子。泰始初年,進爵為伯,漸次遷升少府。咸寧年間,任太常,轉任尚書。杜預伐吳時,以本官兼鎮南軍司。因子劉夏受賄獲罪,而被免官。後被起用為國子祭酒、散騎常侍。元康初年,進爵為侯,漸升太子太保,加侍中、特進、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兼冀州都督。元康九年(299年),拜司空,遷任太保,轉任太傅。

劉寔 從乞丐奮鬥成新朝高官亂世中活了近百歲

人物出身

劉寔(shí)是他生活的那個時代的奇蹟。

他老爹也曾經擔任過縣長,但魏晉時期是個亂世,縣長的日子未必好過到哪裏去。據説劉寔還是漢朝皇帝的後裔,但這絲毫不能改變生活現狀。可能是老爹死得早,小時候的劉寔家裏非常貧窮,他靠賣牛衣(給牛禦寒的披蓋物)來維持生活。有時候沒有吃食了,他就去外面當乞丐。要到東西,他就自己生火做飯,從來不去別人家蹭飯。

亂世裏這樣一個人要想找到工作都是難事,更別指望有什麼大出息了。然而,再窮也要讀書,劉寔學習非常勤奮,他一邊織牛衣,一邊誦讀着詩書,準備將來自立於天地間。

魏晉時期還沒有科舉考試,劉寔的書讀得再好也無處施展。但是,這孩子實在太優秀了,學問淵博,人品端正,聲聞遐邇,享譽四方,尤其精通《春秋》三傳。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快,州郡考察人才,有人推薦劉寔為秀才。然而,面對這麼好的出仕機會,劉寔竟然拒絕了。

嶄露頭角

拒當州郡秀才的劉寔來到洛陽,不知通過什麼門路當了計吏,也就是負責代表地方官府定期向朝廷彙報當地社會經濟與財政收支情況的官吏,然後步步升調,一直來到司馬昭身邊,參謀軍事。

這不得不讓人佩服劉寔的眼光放着秀才不當,原來是想接近核心高層。在當時,北方尚且姓曹、三國未來的局勢尚未明朗,他就斷然投靠司馬氏,真是很會政治投機。後來,靠着這股聰明才智和出色的工作成績,劉寔得到司馬昭的賞識,被賜予循陽子爵。

公元263年,掌控了曹魏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出兵伐蜀。他派了兩員大將鍾會和鄧艾。這是魏國的大事,很快成為朋友圈裏熱議的話題。

有人問劉寔“都説你學問淵博,前知百年、後知百年,你説説鍾會和鄧艾能否滅掉蜀國?”劉寔淡淡地回答“鍾會和鄧艾都是良將,他們肯定能滅掉蜀國,但是……”

那人奇怪地追問但是什麼?劉寔詭祕地説“但是二人都不能活着回來。”那人繼續追問,劉寔就故作深沉,笑而不答。

劉寔當然不是那種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譁眾取寵之人,後來事情的發展完全驗證了他預言的精準性鍾會和鄧艾順利滅掉了蜀國,卻因為互相爭功和企圖謀反,雙雙被司馬昭所殺。劉寔是神人嗎?他比諸葛亮還神機妙算?也不是,他只是深知鍾會和鄧艾的性格特質,順應局勢做出推測罷了,但在當時人的眼中,鍾會和鄧艾簡直就是被他算死的。有着神祕光環的劉寔繼續升官。當上高官後,他仍然保持清廉的作風,吃得很普通,住得很簡陋,穿得很簡樸。工資發下來,他自己用不完就去賙濟親朋故舊;大家都不擇手段、挖空心思地爭搶着去當官,劉寔卻寫下《崇讓論》,倡導大家要互相謙讓;在妻子的喪期裏,他堅決不與其他女子同牀,嚴格恪守儒家的禮儀……劉寔跟那個奢靡的時代完全背道而馳。

劉寔糊塗一時

西晉是中國最窮奢極欲的王朝,發生了臭名昭著的石崇、王愷鬥富事件。有一次,劉寔到石崇家裏做客,吃罷飯要去上廁所。劉寔來到廁所一看,地上鋪着波斯地毯,牆上掛着錦繡蚊帳,空氣中飄蕩着迷人的薰香,還有兩名穿低胸裝的美女服侍……劉寔趕緊掉頭出去,對石崇説,對不起,我誤入了你的卧室。得知那就是石崇的廁所,劉寔頓時目瞪口呆,説自己本是貧寒之人,豈能享用這樣高級的廁所?説罷,他就出門找了一個普通的廁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幾乎標準的完人卻被兒子給坑了。劉寔的前妻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就死了,於是一個姓華的人就把自己女兒嫁給了劉寔。劉寔的弟弟堅決反對,説華家人都很貪婪,娶華家的女兒恐怕會敗壞家門。聰明一世的劉寔卻糊塗一時,娶了華家的女兒。華家女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叫劉夏。劉夏完全隨媽不隨爹,什麼美德都沒學會,卻學會了貪污受賄。劉夏東窗事發後,劉寔也因此被免官。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然而,劉寔畢竟是司馬氏的死黨,那麼早就跟着司馬昭鬧革命了,對於這樣的人,司馬氏是不會虧待他的。不久,劉寔又被起用,擔任大司農,主管全國農業工作,相當於農業部部長。可是,劉寔真不該留下劉夏這個兒子,沒過多久,劉夏再一次犯事,再一次坑爹,劉寔又被免官了。

反正年紀也大了,劉寔就回到山東高唐老家。在京城當大官的人回來了,父老鄉親都拿着酒肉熱烈歡迎,然後問劉寔“為什麼您品行那麼好,而兒子不成器呢?為什麼您不好好教育兒子向您學習呢?”

劉寔搖搖頭説“我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人教我。性格決定命運,教也沒用。”劉寔的這種觀點很值得教育界的人思考。不過,性格、命運和基因、美德到底有沒有關係,人們不知道;人們知道的是,劉寔對他這老是坑爹的兒子顯然是很失望的。

劉寔的人生奇蹟

不過,劉寔既然是一個奇蹟,他就坑不倒。沒過多久,朝廷再次起用他,讓他教太子讀書,官拜太子太保。在劉寔80歲的時候,他當上了司空,隨後再任太傅,朝廷的三公他當了個遍。公元302年,82歲的劉寔告老還鄉,朝廷賜給他侯爵的身份,賞賜金錢無數。這時,天下已經大亂了,司馬氏的那些王爺們刀劍相向,殺得中國大地血肉模糊,天昏地暗,民不聊生。劉寔也在亂軍中被劫掠了。老頭都多大年紀了,沒想到他竟然憑藉超人的智慧和相對強健的體魄成功越獄,偷偷跑回了家鄉。公元307年,晉惠帝死了。劉寔自己駕着牛車,從山東老家出發,千里跋涉來到洛陽,到晉惠帝的陵墓前參拜。這一消息很快被西晉朝廷捕獲。多忠誠的老頭啊!如今的天下,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剛剛上台的晉懷帝立刻封劉寔為太尉,強烈要求他到朝廷上班。

對此,劉寔堅決推辭88歲了還在朝廷尸位素餐,試問古來有幾人?恐怕只有傳説中的太公姜子牙吧,但我怎麼能跟姜子牙比呢?晉懷帝不準,劉寔只好拖着老邁之軀在朝廷履行太尉的職責。

兩年後,劉寔90歲了,眼也花了,耳也背了,腿腳缺鈣了,實在幹不動了。他再次向朝廷打辭職報告。朝廷想想,再不讓劉寔辭職,簡直就是虐待老年人,就讓他回家養老—可以不必上朝,但是國家有大事還要向他諮詢。可以説,劉寔就是中國最早的中央顧問。

公元310年,91歲的劉寔與世長辭。這是個什麼年份啊?永嘉四年,李白曾這樣描述安史之亂“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永嘉那些年就是著名的亂世,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天下都亂成一鍋粥了。在這樣一個亂世裏,出身貧寒的劉寔竟然穩穩當當做官,哪怕屢次被兒子坑爹也健康活到了91歲,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