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蔣介石“最後晚餐”破口大罵 我下野是因黨內某派

歷史解密 閲讀(2.94W)

1948年的最後一天,除夕之夜,對南京人來説,無疑是最寒冷最淒涼的一天。殘陽漸漸落下石頭城,尖利的北風無情地掠過昔日繁華的十里秦淮。沿街的乞丐、難民與傷兵,在六朝金粉之地,悲慘地呼號着;馬路上,不時有搶米的饑民被打死在路邊,還有餓殍橫屍街頭;公教人員、工人、小市民啼飢號寒,惶惶不可終日。

蔣介石“最後晚餐”破口大罵 我下野是因黨內某派

天黑時分。南京黃埔路總統官邸張燈結綵,火樹銀花,耀眼奪目,四周牆壁上還貼着聖誕節的七彩剪紙,一派節日景象。蔣介石特意在官邸舉行晚宴,邀請在京的黨政軍要員前來吃頓“團年飯”。

晚7時許,副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院長孫科、立法院院長童冠賢、監察院院長於右任、新上任的總統府祕書長吳忠信以及國民黨中常委張羣、陳立夫、張治中、谷正綱、張道藩、谷正鼎、邵力子、王世傑、朱家驊、蔣經國等四十多人相繼來到。此外還有兩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是28日抵達南京求援的山西綏署主任閻錫山,一位是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

到會的張張面孔顯得陰鬱、憂心忡忡,都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

突然,門外傳來一聲輕咳。站立在大廳門口兩側的侍衞武官抬手敬禮,全場的人“唰”地起立,蔣介石緩步走進大廳。

今天,他沒有穿那套特製的戎裝,而是着一襲棉袍,上藍下黑。白皙清癯的臉孔顯得十分平和、隨意,讓人看不出一絲頹喪和此刻深藏在他心中的怨憤。他一邊走向大家,一邊用那雙鷹隼似的目光迅疾地一一掠過每一位來賓的臉龐,隨之操起他那獨有的寧波官腔招呼大家入座。

蔣介石徑直來到宴會廳中央的席位上坐定。副總統李宗仁見大家各就各位,這才來到蔣的右首坐下。蔣介石拿起餐具:“不要客氣,吃吧!”

長條桌上鋪着棗紅色的枱布,每人面前是一份精緻的西餐,全場靜寂,只聽見刀叉和盤子碰擊和咀嚼的聲音,氣氛略顯得凝重,不像在吃年夜飯,倒像是教堂里正講經説法,肅穆莊嚴。 看着大家都在吃,蔣介石也象徵性地切了一塊牛肉放在嘴裏,慢慢地咀嚼着。等眾人吃得差不多了,蔣介石扯下雪白的餐巾擦擦嘴,板起面孔,以低沉的語調開言道:“現在局勢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這是黨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應該怎麼辦?目前黨內有人主張與共黨和談。我對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不能不有所表示。現擬好一篇文告,準備在元旦發表。現在就請嶽軍(張羣字嶽軍)先生宣讀,徵求大家的意見。”

大家面面相覷,立即意識到今日晚宴的主題出現了。張羣用濃重的四川鄉音宣讀總統新年文告:“……三年以來,政府商談之目的固在於和平,即動員戡亂之目的亦在於和平,但是今日時局為戰為和,人民為禍為福,其關鍵不在於政府……只要共黨一有和平的誠意,能作確切的表示,政府必開誠相見,願與商討停止戰事恢復和平的具體方法;只要和議無害於國家的獨立完整,而有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只要神聖的憲法不由我而違反,民主憲政不因此而破壞,中華民國的國體能夠確保,中華民國的法統不致中斷;軍隊有確實的保障,人民能夠維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與目前最低生活水準,則我個人更無復他求。中正畢生革命,早置生死於度外,只望和平果能實現,則個人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唯國民的公意是從……”

張羣唸完文告,全場鴉雀無聲。

蔣介石扭頭問坐在身邊的李宗仁:“德鄰(李宗仁字德鄰),你對這篇文告有何意見?”

李宗仁答道:“我與總統並無不同的意見。”

蔣介石又將目光投向其他人:“你們呢?都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突然,一陣抽泣聲傳來!CC派頭目谷正綱雙手捧着手帕揩鼻涕:“總統不能下野呀!總統萬萬不能走啊……”

抽泣聲打破了難堪的沉默。掌管輿論宣傳工具的張道藩站起來説:“我極力反對發表這篇文告!與共黨謀和乃與虎謀皮,黨國危亡就在眼前。這局面非總統不能挽救!若是總統離開,這將對士氣、人心發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陳立夫也隨即站起來:“只有總統當政,方可挽救黨國於千鈞一髮之危!”

中央社社長蕭同茲認為:“下野謀和,倒不失一計上策,亦可以孚眾望呀!”

張治中搖着頭:“只是文告中的諸項條件,恐怕中共難以接受。”

谷正綱斜着眼看着張治中:“寧可玉碎,不為瓦全!我們要和共黨血戰到底,不像有些扛槍的卻主張與共黨談和!”

張治中説:“那好啊,是騾子是馬也應該上陣去遛遛,就請你們CC系的扛起槍,去和劉伯承、陳毅打上一仗!”

谷正綱説:“那也未必比你們軍人差,只要蔣總統不下野,我們就能打敗劉伯承和陳毅!”

會場秩序大亂,繼而雙方展開辯論,或贊同或不贊同,莫衷一是,鬧得不可開交。

“好了!都不要再吵了!”蔣介石終於出面進行制止,頓時全場安靜下來。

蔣介石火冒三丈,破口大罵:“我並不是要離開,只是你們黨員要我退職!我之所以願下野,不是因為共黨,而是由於本黨中的某一派系!”

坐在一邊的李宗仁彷彿一尊菩薩,一言不發。他知道蔣介石是在指桑罵槐,是有意説給他聽的,“某一派系”無疑是指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但在這種場合下,他卻不露聲色,保持沉默。

原來12月24日,蔣介石正式宣佈吳忠信為總統府祕書長,為準備下台作重要的人事安排。他原打算在1949年的元旦下野,由李宗仁接任總統。不料就在這一天,白崇禧從漢口發出“亥敬”電,呼籲和平。緊接着,長沙的程潛也倡議與中共和談,要求蔣介石下野。這一下,把蔣介石惹毛了,原來桂系勾結地方勢力想要搶班奪權啊。“我已經答應李宗仁讓位了,迫不及待呀!白崇禧趁人之危,程潛落井下石,這是在逼宮!”

蔣介石不想下野,那不下野又怎麼幹下去呢?經過反覆考慮,他最後決定讓總統府政務局局長陳方替寫一份下野文告,因為那個為他草擬不少文章、報告、指令、函電的陳布雷,已在11月12日服用大量安眠藥自殺了。蔣介石失去了身邊這個最得意的“文膽”,只好依靠這個由楊永泰一手提拔的“江西才子”陳方替他草擬這篇文告了。

蔣介石與李宗仁照片

陳方很快寫好了底稿,由蔣介石親自審定、批改後而成。蔣介石決定在年夜飯上宣讀,也有一種投石問路的用心。令人難堪的是,在這個決定總統去留的關鍵時刻,力主蔣介石繼續當政的只有谷正綱、張道藩等幾位文官,而戰功赫赫的武將們如張治中等卻表示贊同蔣介石下野。這不禁使蔣介石黯然神傷。於是,他站起身,對張道藩説:“既無再多異議,文告明日發表。”言畢推開椅子,頭也不回地憤然離去。

在辭舊迎新的鐘聲敲響之際,黃埔路總統官邸的最後晚宴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