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孫中山的青天白日旗經過怎樣周折才確立地位的

歷史解密 閲讀(8.02K)

“青天白日旗”是辛亥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幟,由興中會會員陸皓東設計,後來由中國國民黨使用。1893年秋天,革命黨人陸皓東居住於尢烈的聽濤閣,設計了“青天白日旗”。1895年興中會為發動廣州起義,曾議決以此旗取代清政府的黃龍旗。因廣州起義在爆發前遭清政府破壞,旗未使用。1895年,孫中山在香港舉行興中會的首次幹部會議,通過了以“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此後多次起義皆以此旗為標幟號召。

孫中山的青天白日旗經過怎樣周折才確立地位的

“青天白日”意味着自由平等和正大光明,體現了自由民主觀念,青色代表光明純潔、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無私、民權和平等;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著一年十二個月,一天十二個時辰;也象徵國家的命脈,隨時間的前進永存於世界;更鼓舞國人與時俱進,自強不息。青天白日,取象宏美,日出東方為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

青天白日旗首次用於戰場上是1900年的惠州起義。領導這次起義的大將黃福、先鋒黃耀廷率領敢死隊員200人,連續作戰20多天,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殺得清軍膽戰心驚。1905年同盟會在東京成立,由於此前青天白日旗已用於戰場,革命黨人認為此旗容易被認為是軍旗,因此有必要再製定一面真正的國旗。

此後青天白日旗與三色旗一起在戰場上使用,起義雖多失敗,但兩面旗幟受到廣泛的關注。南洋的《中興報》和香港的《中國報》都刊登了這兩面旗幟,稱為中國的新象徵,為宣傳革命起了一定作用。

“青天白日旗”最終確定為當時“國旗”是一波三折,差一點成為了其他的旗幟。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事先沒做統一安排和部署,各地獨立沒有使用統一的國旗,武昌革命軍使用的是十八星旗,在後來討論國旗時發生了激烈的爭論。革命黨人堅持用三色旗為國旗,其他各派認為原旗不能代表全民的意志,並且在反滿革命目標已經實現的情形下,應以“五族共和”為新的奮鬥目標。1911年,在“共和聯合會大會”上,其他各派一致要求使用“五色旗”,革命黨人再次讓步,同意以五色旗為新的國旗,原來的國旗青天白日旗成為海軍旗,十八星旗為陸軍旗。孫中山一直不願接受這個決定,可孫中山的堅持也是徒勞,1912年,北京臨時政府再次議定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的地位進一步下降

1914年,孫中山為了和袁世凱展開堅決的鬥爭,遠赴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他親自制定革命方略中特地寫進“旗幟與制服”一節,規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還規定以原先的青天白日兩色旗為黨旗。

1920年11月25日,孫中山在廣州重組軍政府,宣佈廢除五色旗,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1922年,陳炯明叛變革命,孫中山被驅逐,此旗又被棄用。1923年2月孫中山將陳炯明擊敗,舉行隆重的閲兵授旗儀式,恢復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地位。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北洋政府懸掛多年的五色旗逐漸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所取代。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宣佈於18日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政府成立後,蔣介石為了顯示其“正統”地位,表示遵照孫先生遺志,宣佈恢復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旗,青天白日旗為黨旗。

1928年張學良宣佈東北更易旗幟,接受三民主義。至此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最終成為當時的“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