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文史百科>

張作霖的出生地在哪?張作霖童年經歷了什麼?

文史百科 閲讀(1.89W)

張作霖,史書記載海城人。許多年過去了,他現在的出生地已經變成了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張家甸屯。

張作霖的出生地在哪?張作霖童年經歷了什麼?

只所以史書記載海城人,是因為其家鄉盤錦市直到1984年才建市,而之前張作霖時期歸海城管轄。

張學良故居也是一樣。但他出生在一輛馬車上。而此時,馬車正好駛進枱安境內。所以記載稱枱安人。按現在的行政劃分來説,爺倆都是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張家甸屯人。

其老家所在村落現在建有張氏墓園,紀念這段歷史,且有張作霖老房身遺址。東風鎮有新民國小遺址(張學良投資興建,後毀於日本空襲)。

張學良將軍回憶錄曾説:我的家鄉,是一片鹽鹼地。盤錦大窪東風葉家,是一片不折不扣的鹽鹼地。

我的家出生地就是在這個村落,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所以知道的很詳細。

在家鄉,無人不尊稱為張大帥,無人直呼其名,見其威望。每次回家,都回看見張氏墓園等建築,那裏,也記載令我的一段感情。

張作霖

幼年喪父,身世卑微。

張作霖 字雨亭。愛國軍閥。興建鐵路與日本人對抗。

1875年3月19日(清光緒元年二月十二日)生。

1916年起任奉天督軍,投靠日本,長期統治東北。

1920年把持北洋軍閥政府。

1922年被直系打敗,退回東北。

1924年再度把持北洋政府。

1927年在北京組織軍政府。

1928年被蔣介石戰敗,退回東北途中被日軍炸死在皇姑屯。其祖籍主要有兩説。一為山東省説。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公行狀》中寫道:“公諱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遠祖居山東,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發業農,稱素封。”“行狀”是過去死者家屬敍述死者世系、籍貫、事蹟的紀念文體。該文稱“遠祖居山東”,主山東省説。

一為河北省説。河北省中又有河北大成、河北高陽、河北河間三説。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公雨亭神道碑》寫道:“公諱作霖,字雨亭。

其先為直隸人,清末遷奉天海城。”這通碑文是督軍署參謀長臧式毅領銜,又有8位處長署名的,載於《張大元帥哀輓錄》。文中明確地説“其先為直隸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説。從有關歷史記載看,張作霖的祖籍是諸説並存。

因多數主河北省説,張學良亦自稱,他的祖籍是河北省大城縣,故張作霖的祖籍為河北省大城縣。

據《大城縣誌》記載及當地老人記述,張作霖祖籍河北省大城縣南趙扶馮莊,直奉大戰期間,張作霖曾返鄉認祖,但由於族中老人反對(一説認為其年輕時當過“鬍子”——馬賊,有辱門風;一説擔心直系失敗吳佩孚遷怒族人)而未能歸宗,張作霖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生活無着,其先祖張永貴跑到了東北,從事農業開墾。到其祖父張發時,從事農耕,“稱素封”。所謂“素封”,是指雖然沒有官爵封邑,卻和受封者一樣富有。這是説,在張發時,張家是富有的。張發有四子,其第三子是張作霖的父親,名張有財。“祖歿,父以析產徙海城之小窪,復於駕掌寺村設商肆”。

張發死後,家產分給了兄弟幾人。張有財帶着他的那份財產,來到了海城。

其父張有財是個遊手好閒之徒。先是開了一個小雜貨鋪,收入甚微。後來小雜貨鋪倒閉,他又不願幹活,就整天賭博胡混。因欠人家賭債,被仇家債主害死。那年張作霖13歲。

張作霖本來沒錢唸書,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師幫了他的忙。這位老師名叫楊景鎮,那時教私塾。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個小孩偷偷聽他講課。好奇地叫進來一問,小孩答道:“我叫張作霖,我願意唸書,家窮,上不起學,因此常在這裏偷聽。”楊先生感到這個小孩想讀書識字是好事,就免費讓他上學,還贈給他紙筆。

這時的張作霖已經是13歲了。就這樣,張作霖讀了一段私塾。在這裏,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礎。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張作霖知道感恩,他後來當了民國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不忘舊誼,特地請楊景鎮到瀋陽來,在家裏開設了私塾館。

張學良就曾跟他讀書。這乃是後話。

其父死後,家庭生活更加困難,沒有辦法,其母王氏只得帶着4個孩子投奔到鎮安縣(黑山縣)小黑山附近二道溝孃家。張作霖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

孃家生活也是非常困難,又添了五張嘴,簡直沒法繼續生活下去了。張作霖不能指望家裏了,只有到社會上混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