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文史百科>

文夕大火是怎麼回事?長沙大火為何叫文夕大火

文史百科 閲讀(1.48W)

文夕大火於1938年11月13日凌晨發生在長沙。因應日寇的進犯,國民黨當局採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燒長沙的計劃。但在計劃正式實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卻讓這場火災變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終導致長沙30000多人喪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燬,經濟損失約10億元。也讓長沙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是中國抗戰史上與花園口決堤、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

文夕大火是怎麼回事?長沙大火為何叫文夕大火

12日所發的電報代碼是“文”,大火又發生在夜裏(即夕),所以稱此次大火為“文夕大火”。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日軍繼續南犯,湖南由抗戰的大後方轉變為抗日的前線。

11月9日日軍攻陷岳陽,繼續向南推進至新牆河北岸,湖北門户洞開。

在此嚴峻形勢下,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蔣介石在長沙兩次召集軍政會議,討論戰局問題。因對確保長沙缺乏信心,蔣介石指示實行“堅壁清野”和“焦土抗戰”的方針,在長沙淪陷前將全城焚燬。

11月7日,蔣介石在長沙召開的重要軍事會議上再一次指示:長沙要實行“焦土抗戰”,如不守,必須徹底破壞,“不資敵用”。省政府主席張治中據此於11月10日召開省府會議議決,由長沙警備司令部第二團團長徐昆任放火總指揮,組織放火隊伍,準備放火工具。放火時,以城南天心閣處舉火為號,全城統一行動。

按此計劃,徐昆將警備第二團以3人為一組,編成100個放火小組,分發放火器材,調集大量消防車,灌入汽油,作為放火車。11月12日上午9點左右,由衡陽上行的火車宣佈停開。當天下午,一些主要街道便堆放了大量易燃物。有些牆壁上用石灰寫着“焦”字,或畫了其他縱火暗號,或用日文寫着對敵宣傳標語。幾乎同一時候,蔣介石限一小時到達的密令送到張治中手中:“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燬,望事前妥密準備,勿誤!”隨後,張治中又接到蔣侍從室副主任林蔚的電話,內容是“對長沙要用焦土政策”。

當時,“前線平靜”,敵我雙方還相持於新牆河以北,距長沙還有100多公里。但是,焚城計劃已經制定並通過,還成立了破壞長沙指揮部。這天晚飯後舉行會議,宣佈:今晚如發現北門方向出現火光時,全市即放火。而警察局在會後即通知各分局,“今晚有撤退的可能,要他們整裝待命。”然後,各項準備工作加緊進行。當晚10點,引火汽油已分發到各防火單位班(小隊)。12時,警備二團、社訓總隊均進入了準備位置。火燒長沙的全部準備工作均已就緒,長沙大火已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了。

這是一段焦灼的等待。11月13日凌晨2時許,南門某處突然起火。省保安處處長徐權回憶,當時他迅速得到士兵的報告,判斷是失慎。打電話找警察局文局長,要求救火。不到一刻鐘,南門已經3處起火。徐權判斷是放火。可麻煩的是消防隊走了,誰能控制火勢?不多久,長沙已是“全城火光沖天”。不多久,連天心閣也火光四射,接着全城起火。

據時任長沙市市長的席楚霖回憶,大火發生時,市民從睡夢中驚醒,“面對熊熊烈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一些不能行走的傷病員被烈焰吞沒;被大火逼得走投無路的婦幼老弱,或躲進水缸,被活活煮死,或躲入防空洞,被烤焦致死。

大火從11月13日凌晨到17日,整整燃燒5天之久,(席楚霖《長沙文夕大火前後》)全城街道、建築90%被毀,直接死於火災的有3000餘人。據國民黨湖南省政府統計室編印的《湖南省抗戰損失統計》估計,大火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0多億元,相當於抗戰勝利後的1.7萬億元。大火前長沙30萬人口已疏散90%,長沙全城焚燬殆盡,此30萬人頓成無家可歸的難民。據統計,至12月9日最後一次發放賑濟款,全市登記災民共12.4萬人,其中僅僅黎沌、螽斯港收容的孤兒即達8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