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揭祕:月收入過萬的魯迅為什麼不坐飛機?

野史祕聞 閲讀(3.17W)

1933年,魯迅寫過一篇《中國人的生命圈》,説戰爭到來時,大家都要逃難,但是闊人逃難要比蟻民方便得多,因為闊人可以坐飛機,蟻民只能乘坐其他交通工具。

揭祕:月收入過萬的魯迅為什麼不坐飛機?

魯迅説的闊人,指的是特別有錢的人,不包括他自己。他的收入不能算低,北洋時代,他在教育部上班,同時在大學兼課,月薪最高300塊大洋;後來北洋政府倒台,他跟許廣平隱居上海,全靠賣文為生,平均月收入仍然在300塊大洋左右。300塊大洋是多少錢?按照1930年北京市面上的糧食價格,一塊大洋摺合人民幣120元(拙著《民國房地產戰爭》詳細探討了大洋在民國時代各個城市的購買力,它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城市相差甚遠。僅以買米為例,一塊大洋在北京和在上海的購買力就截然不同,在上海最多相當於現在60元人民幣,在北京的購買力則相當於100元以上),300塊大洋就是36000元,絕對屬於高收入羣體。

魯迅收入如此之高,卻從來沒有坐過飛機。他去過日本,去過香港,都是坐船。1929年他從上海回北京看望母親,坐的是火車。當年在教育部上班時,他跟同事去陝西講課,也是坐火車去。為什麼不坐飛機?因為那時候民營航空還沒有開通。即使開通了,他也買不起機票。

月收入好幾萬元,竟然買不起機票,擱到今天是個笑話,但在民國確實是這樣,民國時代的飛機票實在太貴,如果不是土豪一流,真的坐不起飛機。

我見過一張解放前的機票存根,票面上顯示,某乘客在1945年12月21日乘坐中國航空公司的客機從重慶飛往上海,單程票價102000元。這102000元當然是法幣,當時法幣雖然貶值,購買力畢竟還在,這麼多法幣仍然算是一筆大錢。同樣在1945年12月,上海啟明紗廠總經理的月薪只有7700元(也是法幣),重慶明倫中學校長的月薪只有2000元,坐這麼一回飛機,得花掉一個總經理一年的薪水,或者一箇中學校長半輩子的薪水!

1945年的機票票價或許是個特例,因為那時候抗戰剛剛勝利,流落在陪都重慶的富商大賈和達官顯貴急着返回家鄉,車票船票和飛機票都非常搶手,價格之高居歷史之最。為了弄清楚民國時代乘坐飛機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我們不妨再看看1935年的行情。

1935年,中國大陸有兩大航空公司,一是中國航空公司,一是歐亞航空公司,中國航空公司主飛南北航線,歐亞航空公司主飛東西航線,我們且以中國航空公司的南北航線為例,看看當時的機票價格。

按照中國航空公司的定價,從北京飛天津的單程機票要賣180塊大洋,從天津飛青島的單程機票要賣460塊大洋,從青島到南京的單程機票要賣430塊大洋,從南京到上海的單程機票要賣160塊大洋。如果直接購買從北京到上海的機票,中國航空公司會給打折,打折後票價是1080塊大洋。

魯迅1935年仍然在世,仍然在上海隱居,如果他心血來潮想坐飛機回趟北京,就得拿出1080塊大洋買張機票,要是來回都坐飛機,總共得花2160塊大洋。前面説過,他月收入300塊大洋左右,單單在京滬之間坐飛機來回跑一趟,就得讓他砸進去大半年的收入,您説他怎麼會捨得坐飛機,坐飛機又豈能不是闊人的專利!

假定魯迅是一個真正的闊人,手裏特別特別有錢,他會不會坐飛機呢?我估計仍然不會,因為他生性怕麻煩,而在民國時代坐飛機卻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

當時中國沒有自己生產飛機的能力,所有飛機全靠進口,而且主要靠從美國進口。美國賣給中國航空公司的客機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道格拉斯客機,通常只有三四十個座;另一種是司汀遜客機,小得更厲害,還不到10個座。跟現在的客機比起來,這兩種飛機體型很小,載重很少,裝載不了多少燃料,所以飛不了多遠就得加一次油。因為這個原因,解放前的客機在做長途飛行時必須頻繁停靠。

譬如説從北京飛上海,如果乘坐道格拉斯客機,中途要經停三個站:飛到天津機場停一次,飛到青島機場停一次,飛到南京機場再停一次。每經停一次,都要加油,同時也都要上下一批乘客,這樣一來就會耽誤很多時間,早上6:30從北京起飛,要到中午12:25才能飛抵上海。

要是乘坐司汀遜客機,那就更費事了,中途需要經停四個站:天津機場、青島機場、南京機場、連雲港機場。早上6:30起飛,下午3:30才能在上海降落。坐飛機本來為了省時間,像這樣頻繁經停,倒費了時間。

當然,比起民國其他交通工具來,飛機畢竟還算最為快捷,可惜這種快捷需要用驚人的票價來換取,普通人沒有這個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