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母嬰>產後>

產後子宮會恢復?如何有效幫助子宮恢復?

產後 閲讀(1.8W)

胎兒從產道娩出後,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胎盤或胎膜組織,或是子宮收縮不良,會影響子宮復原的速度,這可從觀察惡露排出的顏色、量與氣味判別子宮的復原狀況。正常情況下,惡露的量會愈來愈少,顏色愈來愈淡,約3周就會結束,過多的惡露屬於不正常現象。

產後子宮會恢復?如何有效幫助子宮恢復?

產後子宮會恢復?如何有效幫助子宮恢復?

產後子宮沒恢復的症狀:

長出“小肚腩”

有些媽媽生完寶寶後,小腹贅肉卻無法消除,這常常是由於寶寶個頭兒很大,懷孕時將小腹的皮膚撐到鬆弛,以至於無法縮校其實,大多數媽媽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不過,如果在自檢的過程中,產後2周後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團東西,就很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或子宮肌瘤引起的。

子宮內有血塊或殘留有胎盤

如果子宮恢復不好,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殘留有胎盤時,子宮就會被血塊填塞。這樣會“連累”子宮平滑肌停止收縮,造成子宮收縮不良,有可能會引起大出血的危險。這是產後子宮恢復不全最突出的表現,在產褥期最容易發生,媽媽們要特別注意。

血性惡露明顯增多

子宮復舊不全的主要表現是血性惡露明顯增多,持續時間延長,可能長達10天左右(正常情況約為3~4天),惡露混濁或有臭味,有時可能發生大量出血。血色惡露停止後,白帶增多,產後媽媽有時感到小腹墜脹或疼痛。子宮較同時期正常產後媽媽的大而軟,位置大多教後屈,有輕度壓痛,宮頸日鬆弛。

影響子宮恢復的因素有哪些?

一、胎盤或胎膜殘留於子宮腔內

胎兒從產道娩出後,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胎盤或胎膜組織,或是子宮收縮不良,會影響子宮復原的速度,這可從觀察惡露排出的顏色、量與氣味判別子宮的復原狀況。正常情況下,惡露的量會愈來愈少,顏色愈來愈淡,約3周就會結束,過多的惡露屬於不正常現象。

二、合併子宮內膜炎或盆腔內炎症

如果分娩後護理不當,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也會長期出血。新媽媽產後體質衰弱,宮頸口經過擴張尚未很好地封閉,此時陰道、宮頸中存在的細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宮腔內尚有胎盤、胎膜殘留,則感染的機會更大。

三、子宮過度後傾後屈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再將胎盤擠出。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即為產後惡露。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將血管的開口壓往,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後4~6週會恢復成原來大小。

四、產後排尿不利

在懷孕期,準媽媽體內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體外。但在懷孕晚期,由於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張力降低,在分娩時,胎兒的頭又長時間緊緊地壓迫着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縮力減弱,因此,雖然分娩後子宮對膀胱的壓迫減輕,但由於膀胱肌肉張力的下降和收縮功能的減弱,膀胱已無力將其中的尿液排除乾淨。

如何幫助子宮恢復?

給子宮部位做個按摩

為加速子宮收縮,醫生一般會在產房內為新媽媽做子宮按摩,並使用子宮收縮藥物。新媽媽回到家中,也可以在子宮的部位做個按摩。把手放在肚臍周圍,做順時針環形按摩,以此幫助、促進子宮收縮。

按摩乳房、刺激乳頭

讓寶寶吸吮母乳,也會刺激子宮收縮。依照子宮收縮的生理原理,刺激乳頭,也會讓人體產生子宮收縮素。所以,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都會產生相同的效果,這就是用物理方式來促進子宮收縮的方法。

避免腹部勞累用力

新媽媽要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動作,都應儘量避免。還要預防便祕,注意腹部的保暖。可以進行一些產後運動,例如進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產後一週躺在硬牀上進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運動,能使子宮和下腹有效收縮和復原。

不要憋尿

分娩結束後,新媽媽通常會出現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等症狀,再加上不習慣於卧牀姿勢排尿,更容易發生尿瀦留,使膀胱撐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因此,分娩後一定要及時排尿,有尿意的時候,儘快去洗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