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母嬰>幼兒教育>

別讓你的錯誤行為增長孩子的虛榮心

幼兒教育 閲讀(2.53W)

對於孩子來説,暑假意味着旅行、購物、夏令營、興趣班,走出課堂,孩子們私下的交流互動變多,也使得暑期成為虛榮攀比心理的集中爆發期。玩具越買越貴,衣服越買越高檔,旅行開支越來越高……孩子的攀比心理,讓家長們有點擔憂。也許家長能做的,是以身作則,用一種更強大健康的態度去增強孩子的內心力量。

別讓你的錯誤行為增長孩子的虛榮心

別讓你的錯誤行為增長孩子的虛榮心

現象一:“他們去美國夏令營,為什麼我們只能東南亞?”

在孫女士的“暑期賬單”上,記者看到,在輔導班開支中,2個培訓班、興趣班的花費1500元,在旅遊開支中,計劃前往泰國海邊度假的花費為6000元,在服裝及學習用品開支中,計劃花費1500元。而在暑假開始前,兒子又提出了新要求,有同學參加了為期18天的美國夏令營團,他也想報名,費用約為3萬元。這讓雙職工家庭的孫女士感歎“傷不起”,兒子的埋怨也讓她傷心:“為什麼我只能東南亞遊?”

現象二:“小夥伴有什麼,我就要有什麼”

放暑假之後,在小區樓下玩耍的小朋友特別多,劉女士也會準時帶女兒參與這樣的社交活動。小朋友們會把新買的玩具、數碼用品等新奇玩意兒拿出來分享。“今天誰買了一盒進口的積木,明天誰買了一個iPad,人家買什麼她也要什麼。”在對女兒進行多次反對攀比的教育之後,孩子的態度依然不配合,也顯示出沮喪,有一次,孩子甚至問道:“媽媽我們家是不是沒有錢?”

支招:孩子對事物好壞的評價標準來自於你

教育學碩士、鹽媽網特約教育顧問雲木説,其實孩子對於事物好壞的評價標準來自於家長,往往家長在聊天中透露出對某些事物的好壞評價(比如車很貴,國外遊很高端),孩子容易從中吸收父母的思想和價值觀。作為父母,應該從小開始、從細節入手對孩子進行勤儉樸素教育,並以身作則,否則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關於“為什麼別人有我沒有”、“別的小朋友會不會看不起我”這類問題就會接踵而來。

遇到孩子這類提問,該如何回答?雲木認為,家長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並尊重孩子的感覺,不強迫。久而久之,孩子也將學會尊重家長的感覺。比如,在他問及“為什麼別人有我沒有”時,可以告訴孩子:他有的你沒有,你有的他也沒有,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購買物品時,如果家長覺得價格貴,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不是我買不起,但是我覺得貴,不值得買。

別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攀比

資深育兒專家嘉嘉認為,有些家長喜歡用“別人家孩子”的長處來攻擊孩子的短處,比如“她長得真好看,成績真好,你看看你”,這在短期內容易讓好強的孩子進行盲目攀比,長期頻繁使用,則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或導致逆反心理。其實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特點都不同,家長應多發現孩子的長處並予以鼓勵,批評孩子時也要注意,把犯錯誤當做學習的機會而不是指責,從而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家長黃女士告訴記者,當孩子提出要求時,首先應考慮要求是否合理,客觀情況是否允許,如果合情合理,不妨滿足一下孩子的要求,這有助於親子溝通。如果現實不可能,也要跟孩子充分溝通説明情況,而不是直接拒絕。建議制定一個暑假消費計劃,與孩子共同約定執行。計劃外的消費可要求孩子用幫家裏幹家務活、勤工儉學的社會實踐來獲取,讓孩子體驗賺錢的艱辛,並培養理財能力。消費後,可對孩子進行心理引導,告訴孩子,買下這個東西是有用處,而不是為了跟別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