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名人養生>

89歲高齡 國醫王玉川的養生方法

名人養生 閲讀(2.53W)

目錄:

89歲高齡 國醫王玉川的養生方法

第一章:89歲高齡 國醫王玉川的養生方法

第二章:百歲學人侯仁之養生5祕訣

第三章:孫墨佛的長壽之道

中醫是我國的4大國粹之一,它不僅在治病救人方面獨樹一幟,在養生保健上也有不凡的成就。那麼老中醫們有沒有獨到的養生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名人們的養生經吧!

89歲高齡 國醫王玉川的養生方法

國醫大師簡介:

王玉川 男,漢族,生於1923年9月,上海市奉賢縣人。着名中醫學家和中醫教育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醫學組成員,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醫專家組成員,衞生部科學委員會委員,中醫藥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 2009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王老學術風度高雅,邏輯思維深邃,學術見解獨到,深受中醫學子們敬仰。主要學術着作有《內經講義》、《黃帝內經素問校注》、《運氣探祕》、《中國鍼灸學圖解辭典》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許多瞭解王老的人,對他的第一評價大多是“低調”、“不爭”。 他是位特立獨行、生性高潔的人。“無所謂”是他的口頭禪,他説,人生幾十年,沒必要爭名奪利。“人家説我好也行,説我不好也罷,都一樣! ”

靜以養神

《素問·痺論》中説:“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劉元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則勞,其藏在心,靜以養之。”所謂“靜則神藏”、“靜以養之”,乃指神靜而不妄思,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過。靜是一種心態,是老子所説的“致虛極,守靜篤”,是不為名利所困擾的自然之靜。這種靜有助於神氣的潛降內守。反之,神氣的過用、躁動,為名利所誘惑,往往容易耗傷人的元氣,使人的元氣在不知不覺中耗散消亡。

靜以養神的方法,過去的醫家講了很多,但歸納起來還是《黃帝內經》所説的“恬淡虛無”。對於名利要少思少慮,要常樂觀,和喜怒,無邪念妄想。氣功、意守、調息、靜思,這些都有利於神氣的內守。起居有序也是靜養的重要內容之一。《素問·上古天真論》説“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可見養神乃是預防疾病的重要前提。

淡泊名利

人的一生,轉瞬即逝。人活着是為了奉獻,而不是為了名利。人生幾十年,地位、金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何必為其所爭奪呢?我在老家當過國小教員、中醫教師,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到了北京,講課口音重,學生聽不懂,怎麼辦?我就埋頭做研究,一本王冰注的《黃帝內經》翻爛了。我還自學生物學、物理學,自制圖表,雖然清苦寂寞,卻樂在其中。總之,要善於自我調節情感,以便養神治身。對外界的名與利,既要有所感受,又要思想安定,明辨是非,保持和諧穩定的心理狀態。

生活儉樸

我自幼不喜歡大魚大肉,而習慣於樸素、簡單、有序。《黃帝內經》説“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裏説的是食物要雜,不要挑三揀四。凡能供人營養健康的食物都要吃一點。但“谷肉果菜”不是依次排列,而應以谷薯、蔬菜為主,肉類次之。《黃帝內經》説“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意思是説,大魚大肉吃得多了,容易生瘡和疔。我一日三餐,不偏食,不多食,不過辛温,不過寒涼。有的人飲食有食譜,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好像有規律,其實這是自己約束自己也不盡科學。一個人的事業是最主要的,事業成功了,心情舒暢,脾胃的消化功能也會正常運轉,即使吃點肉,也會很好地消化。總之,物質生活不要要求太高,有營養的東西都要吃一點,身體就會健康,就不會被飲食不當所困擾。

修德長壽

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儒家創始人孔子早就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論。他在《中庸》中進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一個人長壽與否與品德有密切關係。《素問·上古天真論》説,古代聖人“所以能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我的一生都是從事中醫教學與研究,是治病救人和培養人才的工作,來不得一點敷衍和輕率。我的精力是奉獻,一是奉獻給青年學子,一是奉獻給廣大的羣眾。我今年八旬有餘,我更是樂此不疲。對於研究生的論文,我從不敷衍,逐字逐句地修改,絕不能誤人子弟,影響後輩人的成長。

綜合調養

中醫養生非常重視人的整體平衡。整體平衡是指人與自然界的平衡,機體的內外平衡,人與社會的平衡。保持這種平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需要綜合調養。綜合調養的內容包括順四時、調飲食、戒色慾、調情志、動形體,以及鍼灸、推拿按摩、藥物養生等諸方面。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所採取的養生方法也不同。我的養生體會是:靜思、守真、敬業、儉樸,老有所為,自然老有所樂。一個人的養生體會是依據自身狀況所擬定的,不可能完全適宜於他人。

百歲學人侯仁之養生5祕訣

説起百歲學人侯仁之,在北大和地學界,幾乎無人不曉。他是我國着名的歷史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北大資深教授,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曾經評價侯仁之是“中國學術成果最豐厚、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學家之一,是當代地理學的世界級領導人物”。

與侯仁之有着三四十年交情的原北大中文系教授張興根先生,總結歸納了侯老健康長壽的5條祕訣:

一是夫妻和諧恩愛

侯仁之夫婦幾乎從不吵架,有問題也都及時溝通,在生活方面,侯夫人對侯先生關懷備至,從飲食、服飾、起居等生活點滴細節上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照顧。

二是生活樸素,飲食清淡

他比較注重食補,平時多吃蔬菜、雜糧和豆製品等。他們家人對侯先生注重食補,讓老人平時多吃蔬菜、雜糧和豆製品,這對老人的健康非常有益。

三是注重身體鍛鍊,熱愛生活

侯仁之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備的激情,這源自他對生活的熱愛。而這份熱愛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是他對運動的熱愛:他喜歡長跑、游泳、爬山,喜歡旅行和考察。

四是性格豁達、樂觀開朗

生活中,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榮辱不驚,凡事也不計較。

五是待人熱情,樂於助人

對所有來家拜訪的客人,特別是那些慕名遠道而來,登門求教的年輕人,他從不擺架子,都是熱情接待,從不拒絕。客人走時,他們夫婦都要將來客送到院門口。

侯先生與同事和晚輩相處融洽,從不生氣。

孫墨佛的長壽之道

孫墨佛,我國着名書法家。他生於1881年,逝於1987年,他的長壽之道值得學習和借鑑。

練書法,健身體

他説:“寫字也是一種運動,練字就是練身,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他進入老年後,不論嚴冬酷暑,每天黎明即起,研好一池濃墨,奮筆書寫。他常説:“寫字全身都用勁;懸腕提筆時手、腕、臂都用勁;腳踩地,腳掌心也用勁。這和氣功一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孫墨佛年逾古稀後,每天晚上八點休息,次日黎明即起,揮亳寫字再進餐,中午休息一兩個小時。他從來不偏食,不挑食,不飽食,總是把精米、精面與小米、玉米麪、標準粉搭配起來吃。他一日三餐必吃大葱或太蒜,否則再好的飯菜也食之無味。

不抽煙,少喝酒

孫墨佛80歲前能喝一斤白酒,晚年每天中午只喝一小白蘭地,幫助活絡血脈。他説:“煙,有百害無一利,不抽為好。”

不飲茶,喝白水

孫墨佛從103歲起才開始喝一點花茶,平時主要是喝白開水。他説:“白開水最養生。”

結語:很多有大作為的人,無論是在生活態度還是健康態度上都比常人更有見解,所以大家可以多借鑑他們的養生方法哦~(文章原載於《中華養生保健》,2012/03,作者:李俊德;《長壽養生報》,2011.12.27,作者:柳哲;《長壽養生報》,2011.12.27,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