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女性健康>

15個“要命”陋習你有嗎?

女性健康 閲讀(2W)

目前,我國已確診的慢性病患者數高達2.6億。為遏制慢性病的高發態勢,衞生部等15部門聯合發佈《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強慢性病防治的關鍵時期。追根溯源,這些慢性病的發生與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密不可分。

15個“要命”陋習你有嗎?

缺乏運動多病之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

附屬中山醫院肝臟外科教授 湯釗猷

“缺乏運動,多病之源”有兩層意思:一是缺乏運動和多種疾病有關,二是缺乏運動是多生病的原因。2011年,《參考消息》上有一篇文章——《世衞倡議每週鍛鍊150分鐘,健康生活方式可減少1/3患癌風險》。文章説,保持健康的體重、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防止人們患上不必要的癌症;鍛鍊少是導致全世界21%~25%的乳腺癌和肺癌發病的主要原因,缺乏運動在全球死亡高危因素中排第四位。為此,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每週應該從事至少150分鐘適當強度的鍛鍊。例如,每週有5天每天散步30分鐘,或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

我從事癌症研究工作40餘年,確實感到適當運動有助於癌症患者治療後的康復,能夠減少癌症的復發和轉移。在我診治的肝癌患者中,至少有7人在手術後堅持游泳鍛鍊,未出現癌症轉移和復發,存活五六年、七八年,甚至超過10年的都有。

吞雲吐霧害人害己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臨牀口腔醫學中心主任邱蔚六

煙草種類多,無論是煙斗、雪茄、香(紙)煙、嚼煙(含檳榔),還是所謂“無煙煙草”的鼻煙等,均被證明有致癌作用,是引發口腔癌、咽癌(主要是口咽與下嚥癌)、喉癌等頭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美國及我國的臨牀流行病學分析指出:吸煙者發生口腔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2~3.4倍,咽癌是14.1倍,喉癌是6.1~20倍。而咀嚼煙葉或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特別是頰黏膜癌和舌癌的最高危因素。

相關研究還指出:上述癌症的發生隨着嗜煙的起始年齡、持續時間、吸入量,以及是否飲酒有關。嗜煙起始年齡越早、年限越長、吸煙量越大,以及伴有大量飲酒者,發生上述癌症的危險性越大,比例越高。例如:煙齡超過20年,每日吸煙≥20支者,口腔及咽癌的發生率為非吸煙者的2.83~3.13倍,如伴有大量飲酒,則發生癌症的風險可上升至5.9~9.1倍。

有幸的是,研究也同時證明:戒煙可以明顯降低上述癌症的發生,且戒煙越早,年份越長,效果越好。與持續吸煙者比較,戒煙10年後口腔和咽癌的發癌危險度可從原8.36倍下降為1.62倍;喉癌的危險度也從原來的4.6倍下降到1.2倍。

過度飲酒遍體鱗傷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繆曉輝

酒精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有器官,傷皮(酒精性紅斑)、傷肌(酒精性肌病)、傷骨(酒精性骨痛)、傷胃(上消化道出血)、傷胰(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糖尿病)、傷肝(酒精性肝病)、傷心(酒精性心肌病、腳氣病性心臟病)、傷腦(酒精性腦梗)、傷胎(胎兒酒精綜合徵)。最常見的、與飲酒相關的疾病是酒精性肝病。在我國,酒精性肝病(包括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有人説,適量飲酒對身體有益,其實迄今為止全球研究還沒有給出定論。還有人説,適量飲用葡萄酒對心血管有“軟化”作用,這可能有誇大其詞之嫌,因為酒精的負面作用與其微量抗氧化(來自葡萄)的正面效應可能相抵。

暴飲暴食麻煩多

□第四軍醫大學營養與食品衞生學教研室主任 王楓

暴飲暴食是指在短時間內吃大量的食物、喝大量的水或飲料等,超過了身體需要和人體的消化能力。

暴飲暴食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是多方面的。首先,經常暴飲暴食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影響消化功能,出現胃痛、胃脹、腹瀉或便祕、嘔吐等不適症狀。其次,長期暴飲暴食會導致肥胖,進而誘發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代謝性疾病。再次,暴飲暴食後會出現頭昏腦漲、精神恍惚。最後,暴飲暴食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如胃穿孔、胃出血、膽囊炎、胰腺炎、心臟病、酒精性肝病等。

由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六條規定: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要避免暴飲暴食,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定要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每頓飯都吃,每頓都不要吃太多,要“吃飽”,但不要“吃撐”。

2.在聚會或過節時,多交流,“少動筷”。

3.不要經常吃自助餐或火鍋,以免在不知不覺中吃得過多。

4.如果情緒不佳,不要拿食物當“撒氣筒”,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如鍛鍊、逛街、找朋友傾訴等。

5.如果某頓飯做多了,不要為了“節約”而強迫自己把所有食物吃完。節約是一種好習慣,但如果以健康為代價而節約,則是自虐。

吃太鹹血管拉警報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教授 郭冀珍

我國居民普遍存在鈉鹽攝入量過多(口味重、吃得鹹)的問題,每天的攝鹽量平均為12克,與世界衞生組織倡導的每天攝鹽量少於5克的標準相差甚遠。多項研究發現:鈉鹽攝入與血壓水平呈線性正比關係;鈉鹽攝入少,高血壓患病率低,反之亦然。同時,過多的鈉鹽攝入除了會導致血壓升高外,還會直接破壞血管壁,誘發動脈硬化和中風。相關研究發現,即使是沒有患高血壓的人,若長期大量嗜鹽,也容易發生中風。

有人擔心,吃得太淡(攝鹽量過低)會沒有力氣工作。實際上,每人每天攝鹽量只要不少於3克,就可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除高鈉外,還普遍存在低鉀。據調查,我國城鄉居民每天攝鉀量僅為1.89克,遠遠少於世界衞生組織推薦的每天攝入4.7克鉀的標準。鈉和鉀是一對常量元素,分別分佈於細胞外和細胞內,互相制約,鉀可以緩衝鈉鹽升高血壓的作用,並對腦血管有保護作用。為改變飲食中“高鈉低鉀”的現狀,大家應在限鹽的同時,適當增加鉀的攝入量。水果(如香蕉、橙、柿子、番茄、黃瓜、梨等)、深綠色蔬菜(如西藍花、菠菜、芹菜等)、豆類、菌菇類、魚蝦類,以及土豆中均富含鉀元素。另外,還可以選用“高鉀低鈉鹽”(含65%氯化鈉、25%氯化鉀、10%的硫酸鎂)來代替精製鹽。氯化鉀也是一種鹽類,低鈉鹽的鹹味與普通精製鹽的鹹味相差無幾。

生活無規律健康亮黃燈

□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教授 張金哲

所謂規律,就是“定時”的活動。新生兒的生活規律反映生理活動,也叫“生物本能”。成人的生活規律反映社會人際交流活動,也叫“社會習慣”。比如,新生兒胃排空時間為3小時,餓了就哭,吃飽了就睡,是生物本能。成人每天幾點鐘起牀、何時吃三頓飯、幾點睡覺,基本上都是定時的,不用看錶,不需提示,到時就餓,到時就困,到時就醒,即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既要符合生理要求,也要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要求。可以説,生活習慣是長期克服應激反應而形成的。實際上,從新生兒的生理規律轉變為成人的社會規律並非“情願”,而是一個“被迫忍受”的過程。大家不妨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曾有多少次不願按時吃飯、早晨不願起牀上學、反抗媽媽催促大便?又有多少次因反抗與忍受引起面紅耳赤?“面紅耳赤”是“應激反應”的神經血管表現,説明這種“轉變”干擾了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當然,人體的這種“應激反應”能很快恢復常態。

成年人改變生活習慣,相當於再次引起“應激反應”,會令人感到“不適應”或“水土不服”。比如,從美國乘飛機回中國,需要“倒時差”,就是典型的例子。當生活規律被暫時破壞時,人體會作出相應調節,一般不會引發不可逆的損害。但若這種“破壞”超出了人體所能承受的限度,就會造成器官功能的不可恢復性損害。比如,偶爾的三餐不規律,不會引發疾病,但若三餐長期不規律,則容易引發胃炎、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偶爾熬夜對健康損害不大,但長期缺乏睡眠,則會導致多種慢性病的發生。

不渴不喝水別做飲料控

□郭冀珍 王楓

生活中,許多人沒有養成經常飲水的好習慣,總是等到渴了才想到喝水。實際上,“口渴”意味着人體失水已達體重的2%。而當人體缺水2%時,人的精力就會下降20%。尤其是老年人,由於大腦口渴感受中樞反應較遲鈍,對口渴不敏感。若不主動飲水,等感到口渴時,失水程度往往已經超過2%,很容易因血液黏稠度過高而導致血栓形成。

人體內的水主要來源於三個途徑——飲水、食物中含的水和營養物質代謝產生的水(如碳水化合物代謝產生水和二氧化碳)。一般地説,健康成年人每天約需2500毫升水,天氣較熱的時候,需水量會多一些。除去食物和代謝產生的水,成年人每天所需的飲水量至少應該在1200毫升。早晨起牀後,空腹喝一杯水,有助於清除體內一夜形成的垃圾,濕潤乾燥的胃腸,及時補充水分;午飯前半小時喝一杯水,有助於胃腸接受食物;睡前喝一杯水,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發生腦血栓的風險。此三杯水,乃養生保健之必需。

對人體而言,白開水是最好的,勝過所有飲料。當然,在某些特殊環境下,適當喝一些飲料也是可以的。比如,乳飲料和純果汁含有一定的營養素,適當飲用可以作為膳食的補充;部分運動型飲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運動或者出汗後飲用,可以補充消耗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不過,長期喝飲料,或喜歡用飲料代替水,則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因為飲料在提供水分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些身體不需要的東西。比如,大多數飲料都含有色素、糖和香精,有些還含有防腐劑等,營養價值低,長期、大量飲用(特別是含糖高的飲料)會造成體內能量過剩。

三餐巧分配早餐最重要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

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人們在忙忙碌碌中往往會忽視一日三餐的合理安排,經常是“早餐省一頓、午餐混一頓、晚餐酒肉飽、夜間還加餐”。長此以往,對健康極為不利。

早餐作為一天中的第一餐,直接關係到營養攝入、健康狀況。午餐在一日三餐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草率馬虎的午餐會使本來就疲憊不堪的身體更加透支。晚餐過於豐盛,或在睡前吃夜宵,攝入的能量沒有被消耗,會轉變為脂肪儲存起來。久而久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便會“不請自來”。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及量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遵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清淡並要早”的原則。進餐時應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也不要飢一頓、飽一頓。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應該是最好的一餐。早餐的英文為“Breakfast”,直譯過來就是“打破禁食”,形象地解釋了早餐的含義:打破長達12~14小時的禁食。人體必須通過早餐補充能量和各種營養素,讓經過長時間禁食的機體再次恢復活力。良好的早餐對達到營養平衡,充分發揮大腦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膽石症、胃炎、胃潰瘍,甚至減肥,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頓好的早餐應該有4類食物:糧穀類、肉蛋類(肉、魚、蛋)、奶類(牛奶、酸奶或豆漿)和蔬果類(蔬菜和水果)。如果4種食物都有,可看做是營養均衡的早餐;如果有3類食物,可算作合格。如果只有2類食物或是更少,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營養不良和營養素缺乏的問題出現。

濫用抗生素危機重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協和醫院主任藥師 陳東生 韓勇

一般地説,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1.細菌耐藥。病原菌耐藥菌株的形成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耐藥菌株產生速度過快,人類研製1種新型抗生素大約需要10年或更長時間,而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時間卻不足2年,新藥的研製速度遠遠跟不上細菌耐藥產生的速度。2.嚴重不良反應。比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損傷聽神經及腎臟,引起耳鳴、耳聾及腎功能衰竭。3.過敏反應。很多抗生素(如青黴素等)均可引起過敏反應,如藥疹、藥物熱等,最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是過敏性休克,如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4.二重感染。正常人體內含有一定量的正常有益菌羣,有益菌羣能平衡、制約某些有害菌羣的滋生。由於抗生素不能識別有益和有害菌羣,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菌羣失調,正常菌羣被破壞了,有害菌就會過度繁殖,從而導致“二重感染”。

一般地説,大眾濫用抗生素主要體現在選擇藥物錯誤、用藥方法不當、藥物聯用不合理等方面,常見誤區有:

1.抗生素=消炎藥。許多人認為,只要有炎症,就需要使用抗生素。事實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細菌和部分病原菌引起的炎症,對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感冒、流感、麻疹、腮腺炎等炎症無效。

2.價格貴的抗生素療效好。實際上,藥物的抗菌效力與價格並不成正比。比如,價格低廉的紅黴素對軍團菌和支原體相當敏感,而價格昂貴的三代頭孢菌素對這些細菌的療效則不如紅黴素。

3.頻繁換藥。許多患者在使用抗生素一兩天後,發現病情沒有明顯好轉,便急着換用其他抗生素,或者加用另一種抗生素。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導致細菌耐藥。對急性感染而言,抗生素一般要用3~5天才能起效。

4.不遵醫囑用藥。許多人在服用抗生素時,喜歡“用用停停”,一見病情緩解,就自作主張地減少藥量或者停藥。殊不知,抗生素的藥效有賴於其在體內的有效血藥濃度,若血藥濃度不夠,非但不能有效殺死體內的致病菌,反而會使殘留致病菌重新繁殖壯大,併產生耐藥性。因此,使用抗生素應遵醫囑完成整個療程。

5.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有些人誤以為,當週圍有人咳嗽、發熱時,吃些抗生素可以預防被傳染。其實,這麼做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引起菌羣失調、耐藥性增加,得不償失。

不善於管理情緒遇事急躁易怒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沈稚舟

眾所周知,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心理和社會因素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影響健康的不良習慣中,“不善於管理情緒,遇事急躁易怒”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現象,甚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有人説,我也知道遇事要冷靜、理智,妥善解決,但很難控制自己。我想,如果大家能從提高思想境界、轉變行為方式入手,多學一些為人處世的藝術和技巧,心態一定會漸漸好起來,正所謂“思要寧靜致遠,行宜從容優雅”。

首先,遇事急躁易怒常與思想境界有關。大凡思想境界高尚者,常“對己嚴,待人寬”,能客觀、正確地對事和對人,所謂“有容乃大,有智者順”。思想富有、物慾不高者,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少有怨天尤人和患得患失,這就從根本上減少了急躁易怒的源頭。急功近利,過度追求名利、物慾者,自然有擺脱不了的煩惱和急躁。

其次,善於管理情緒也是人的一種能力。“急躁”常常是“無能”的“同義詞”,“發怒”更是一種失態。遇事急躁易怒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把本來並不複雜的事情複雜化。在處理人與事的矛盾時,是需要一點藝術和技巧的,宜多傾聽、多思考、多溝通,多找自身原因、多換位思考、善待對方、少些功利。簡而言之,可概括為三個字:慢、冷、思。慢,就是要放慢節奏,讓雙方有反思和回味的時間;冷,就是給“發熱”的腦袋“降温”,讓思維回覆常態;思,就是要多思考、多溝通,所謂“曲徑通幽處,多思出智慧”。

多肉、多油 不能控制總量 調整飲食結構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 王隴德

當前,我國居民膳食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能科學、合理地把握飲食的結構和數量,總體而言,對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的干預,重點在於“控總量,調結構”。

1.調整進食順序,水果飯前吃

進餐時,先吃低能量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再吃高能量食物,如肉類等,有助於總能量的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有“飯後吃水果”的習慣,殊不知,飯後吃水果相當於在吃飽或吃得過飽的基礎上,再添加食物,非常容易導致總能量“超標”。

2.“天天五蔬果”,食物多樣化

世界衞生組織和糧農組織特別推薦植物性食物的攝入,提出了“天天五蔬果”的口號,即每天爭取吃夠5種水果和5種蔬菜。

由於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故每日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並適當搭配。偏食、挑食容易造成營養攝入失衡,導致某些重要營養素缺乏,進而影響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兒童和青少年如果偏食、挑食,則會對生長髮育產生負面影響。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而言,食物種類越多,越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吸收消化功能正常的人,只要能做到食物多樣化,就無需額外服用膳食補充劑或保健品,食物是身體必需營養素的最好補充劑。與人工合成、提取的保健品相比,天然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遠優於前者,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

3.少吃肉、少放油

很多人都知道,肉類是高能量食物,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油脂類的能量更高。中國的傳統烹飪方法以煎、炸、炒為主,羣眾的普遍觀念是“油少了,菜不香”。同時,我國民眾對植物油的認識存在誤區,也是導致脂肪過量攝入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人認為,肉類吃多了會影響身體健康,而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多吃點無妨。其實,植物油與動物油所提供的熱能完全相同。植物油比相同重量的豬肉提供的熱能高出一倍多,是水果的近20倍,蔬菜的40多倍。有專家做過測算,一個人如果每天多攝入5克(1/10兩)油而沒有被消耗掉,10年後體重將增加10千克,平均每年增加1千克。

每天吃多少,牢記7組數字:

1.250~400克糧穀類食物(其中應包括50~100克粗糧、雜糧和全穀類食物);

2.300~500克蔬菜(其中一半應為綠葉蔬菜);

3.200~400克水果(每天2~3種);

4.150~200克動物性食物(包括禽畜肉、魚蝦、蛋類);

5.300克奶及奶製品;

6.30~50克豆製品及堅果;

7.烹調油用量控制在25克以下,儘量選擇燉、燜、煲、水煮、清蒸、涼拌等烹飪方式,少開油鍋。

為減少家庭烹調油的使用量,可將全家每天應該食用的烹調油倒入量具內,炒菜用油均從該量具內取用,以幫助逐步養成少油烹調的習慣。對於一個三口之家來説,如果每天在家裏吃早餐和晚餐,週末也在家吃飯,一個月用2千克油比較合適。超市裏常見的2升一桶的烹調油,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最多用一桶。家庭主婦們可以記錄一下自家一桶烹調油開始使用的時間和用完的時間,大致估計每日烹調油的用量。

平時不體檢小病熬大病

□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宏軍

現代人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體檢能夠幫助發現許多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的健康隱患,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某些腫瘤等。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得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了病不知道,以至於小病熬成大病,乃至不治之症。

在進行健康體檢時,大家應首先選擇那些基礎的、必要的項目,許多疾病通過簡單的檢查,如叩診、聽診、直腸指檢,血、尿、糞等常規檢查,就能明確診斷,不必追求所謂的“豪華套餐”,或者最先進的診斷技術。

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年齡差異,故不同年齡段人羣的體檢項目和體檢間隔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學齡前兒童,國小、中學及大學生,主要關注發育問題和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宜按照國家規定預防接種和定期體檢,尤其要重視入學體檢。二三十歲人羣身體狀況較好,每2年體檢一次即可。40歲以上人羣,尤其是50歲以上人羣,許多慢性疾病逐漸“找上門來”,宜每年體檢一次,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疾病,加以防治。

不繫安全帶易發交通事故

□繆曉輝

交通事故有時可能難以避免,但一根小小的安全帶卻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甚至避免傷害和死亡。汽車事故調查表明,如果繫了安全帶,在發生正面撞車時,可使死亡率減少57%;側面撞車時,可使死亡率減少44%;翻車時,可使死亡率減少80%。

説來慚愧,筆者就有駕車時不繫安全帶的不良習慣,自我剖析原因,大概有以下3點:第一,沒有重視,認為自己開車已經10年有餘,從來沒有發生過嚴重撞車事故,犯不着大驚小怪。第二,嫌麻煩。短途旅行或在市內開車時,總覺得系安全帶很麻煩,且認為車速有限,即使發生事故,也不會很嚴重;長途旅行時,尤其是夏天或冬天,一根帶子勒在胸前,感覺不舒服。其實想想,與嚴重事故的致傷和致死率相比,這點不舒服何足掛齒!第三,法律意識薄弱。實際上,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早已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

網絡時代 坐失健康

□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宏軍

隨着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原來需要“跑腿”的事情,現在都可以“坐”享其成。與此同時,網絡還“造就”了一大批宅男、宅女們。很多人都知道,長時間上網會導致視力下降、視疲勞、頸肩腰背痠痛、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身體疾病,也會導致社交障礙等心理問題。但很多人或許都不知道,“網蟲們”還容易遭遇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損害性健康。整天坐在電腦前上網,不僅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男性的前列腺和女性的盆腔臟器,誘發前列腺炎,會陰局部皮膚炎症、皮疹、瘙癢等問題,還會使性器官的感覺靈敏度減退、反應遲鈍,直接影響性功能的正常發揮,尤其是男性。

明智的男人應該知道孰輕孰重。為了前列腺的健康,對娛樂方式要精挑細選,“網絡依賴”顯然是應該首先被淘汰掉的。經常起身走一走,或藉機“方便”一下,對健康都大有裨益。已經患有前列腺疾病者,更不宜久坐,每隔40分鐘應起身活動一次。

在外無度吃喝傷身又傷情

□繆曉輝

據觀察,有3類人喜歡或不得不經常在外吃喝。一類是年輕人,他們常懶得自己在家裏做飯;第二類是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在外應酬的人,實屬“身不由己”;第三類是一些小富人,有點錢,或擺闊氣,或喜交友。這裏需要提醒的是:在外就餐有風險!

第一個風險是容易被各種潛在的病原菌感染。冬季寒冷,出門容易着涼;春季多發呼吸道傳染病,易被感染;夏季氣温高,食物易變質,細菌性食物中毒經常發生;秋季病毒性腹瀉病增多,吃喝間更易傳播。

第二個風險是增加“攝毒”的機會。與自家飯菜比較,在外吃飯攝入地溝油、殘留農藥、各種食品添加劑的機會要多得多。同時,男性在外就餐難免飲酒,女性則常會飲用各種含有防腐劑和色素的飲料,以上皆有風險。

第三個風險是容易暴飲暴食。若在外就餐,邊聊、邊喝、邊吃,不知不覺吃進肚裏的,都是大葷大油。長久如此,怎能不營養過剩、大腹便便?各種營養過剩病怎能不伴隨而至?

最後一個風險,則是可能導致親情的淡漠甚至喪失。試想,如果一個人每週有5天,甚至更多時間在外應酬,回到家中已經深夜,孩子已熟睡,愛人在靜靜等候。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時間過問孩子的成長情況,沒時間與家人談心交流,父母子女親情和夫妻感情怎樣維繫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