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嬰幼兒>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 小兒手足口病該如何應對

嬰幼兒 閲讀(1.52W)

夏秋交替,現在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家中有孩子的家長們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衞生問題,不要接觸帶有病毒的人羣,並且多多瞭解手足口病診療指南,下面就為各位介紹下手足口病診療指南的相關知識。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 小兒手足口病該如何應對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兇險,病死率高。2010年4月,衞生部印發了《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指導醫療機構開展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工作。現衞生部手足口病臨牀專家組制定了《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臨牀救治專家共識(2011年版)》,作為《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的補充,供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參考使用。

一、臨牀分期

根據手足口病的發病機制以及臨牀表現,將其EV71感染分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皰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個別病例可無皮疹。此期病例屬於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絕大多數病例在此期痊癒。

第2期(神經系統受累期)

少數EV71感染病例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多發生在病程1-5天內,表現為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煩躁、肢體抖動、急性肢體無力、頸項強直等腦膜炎、腦炎、脊髓灰質炎樣綜合徵、腦脊髓炎症狀體徵。腦脊液檢查為無菌性腦膜炎改變。腦脊髓CT掃描可無陽性發現,MRI檢查可見異常。此期病例屬於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數病例可痊癒。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第三期大多發生在病程的5天內,目前認為或與腦幹炎症物神經功能失調或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有關,並且還認為EV71感染後免疫性損傷是發病機制之一。

本期病例表現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膚花紋、四肢發涼,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細胞(WBC)升高,心臟射血分數可異常。此期病例屬於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時發現上述表現並正確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病情繼續發展,會出現心肺功能衰竭,可能與腦幹腦炎所致神經源性肺水腫、循環功能衰竭有關。多發生在病程5天內,年齡以0-3歲為主。臨牀表現為心動過速(個別患兒心動過緩),呼吸急促,口脣紫紺,咳粉紅色泡沫痰或血性液體,持續血壓降低或休克。

還會出現嚴重的腦功能衰竭,肺水腫不明顯,出現頻繁抽搐、嚴重意識障礙及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等。

此期病例屬於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較高。

第5期(恢復期)

體温逐漸恢復正常,對血管活性藥物的依賴逐漸減少,神經系統受累症狀和心肺功能逐漸恢復,少數可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狀。

二、重症病例早期識別

EV71感染重症病例診療關鍵在於及時準確地甄別確認第2期、第3期。

下列指標提示可能發展為重症病例危重型

(一)持續高熱

體温(腋温)大於39℃,常規退熱效果不佳。

(二)神經系統表現

出現精神萎靡、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極個別病例出現食慾亢進。

(三)呼吸異常

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若安靜狀態下呼吸頻率超過30-40次/分(按年齡),需警惕神經源性肺水腫。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1版)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臨牀救治專家共識(2011年版)

(四)循環功能障礙

出冷汗、四肢發涼、皮膚花紋,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齡)、血壓升高、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2秒)。

(五)外周血WBC計數升高

外周血WBC超過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六)血糖升高

出現應激性高血糖,血糖大於8.3mmol/L。

可疑神經系統受累的病例應及早進行腦脊液檢查。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別的關鍵是密切觀測患兒的精神狀態、有無肢體抖動、易驚、皮膚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壓等,並及時記錄。

三、治療要點

EV71感染重症病例從第2期發展到第3期多在1天以內,偶爾在2天或以上。從第3期發展到第4期有時僅為數小時。因此,應當根據臨牀各期不同病理生理過程,採取相應救治措施。

如何應對手足口病

1、消毒隔離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患兒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温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乳酸的用量,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蒸發,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

3、休息及飲食

患兒一週內應卧牀休息,多飲温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應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5、皮疹的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着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牀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皰疹破裂者,局部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6、發熱的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温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7、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故家長應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發現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小兒手足口病的飲食護理

第一階段:病初。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了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鹹、不酸。這裏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粘膜的接觸。

第二階段:燒退。嘴疼減輕。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舉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香蕉易製成糊狀,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和果膠,能提供熱能、維生素,且潤腸通便。

第三階段:恢復期。飲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營養要高。如雞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約十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

手足口病的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1、寶寶患病後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

2、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3、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温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進行空氣消毒。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繼發感染。

4、患兒一週內應卧牀休息,多飲温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5、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6、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着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牀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7、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於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已經有一定的瞭解,手足口病正值高發季節,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衞生問題,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回到家中要及時洗手,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