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嬰幼兒>

兒童手足口病 怎麼讓寶寶遠離手足口

嬰幼兒 閲讀(2.19W)

每個寶寶都是家長的心頭肉,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現在很多的寶寶都患上了兒童手足口病!兒童手足口病症狀有哪些呢,生活中大家對於手足口病都瞭解多少呢?兒童手足口病的護理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下文詳細的介紹吧!

兒童手足口病 怎麼讓寶寶遠離手足口

目錄

1、手足口病初期症狀 2、預防手足口的方法

3、遠離手足口病的措施 4、手足口病的食療方

5、中醫如何治療手足口病 6、飲食對症治療手足口病

7、預防手足口病的口訣 8、治療手足口的湯有哪些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

由於少數手足口病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有的重症患兒甚至會死亡,所以許多家長都很關心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希望能早發現早治療。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Cox A16和EV 71較為常見)引起的一種法定傳染病,由於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有的重症患兒甚至會死亡,所以許多家長都很關心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希望能早發現早治療。

1、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首先表現為發高燒,體温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症狀,體温持續不退,體温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2、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到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脣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後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燥、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3、口腔皰疹後1到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膚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4、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幹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成瘢痕,更不會留下印跡。

5、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絕大部分患兒愈後狀況較好,少數重症患兒可合併心肌炎、腦炎等,但這種可能很小。

6、整個病程大約在1周左右結束,一般不會併發什麼嚴重的後果,只要護理得當,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簡而言之,手足口病有一個“四不像”特徵: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脣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家長需留心觀察自己的孩子,一方面做好預防,一方面發現狀況及時應對。

手足口病症狀治療病因 手足口病有什麼預防措施

小兒手足口病普通的發病週期在一週左右,而且大多患兒為突然發病。手、足、口各部位的疹子不一定都會同時出現在生病寶寶身上。這種疹子叫做皰疹,就是高出皮膚表面有隆起,內有清亮或渾濁的液體,不會感覺到癢。通常發於手、足、口、臀四個部位。

普通手足口病基本的症狀為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脣內出現皰疹。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內側及會陰部,有時候也會在膝、肘部等都會出現。同時生手足口病的寶寶還會伴隨煩躁、咳嗽、頭痛、流鼻涕、哭鬧、流口水、厭食等症狀。

發熱

大多數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伴隨發熱持續1~2天,發燒的體温大約在38℃左右(寶寶的正常體温和大人是一樣的,都在36~37℃),並且出現丘疹或皰疹。(如有體温持續不退,持續高温,建議儘早就醫,以防引發併發症。)

厭食

在口腔兩頰粘膜與脣內舌邊軟齶(如下圖)也散在有紅斑與皰疹,口腔皰疹易破潰出現潰瘍,所以在吃東西格外疼痛,患兒因而出現拒絕進食,流口水等症狀。因此建議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口腔

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有疼痛,像綠豆大小散落在口腔內的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脣齒側也常發生。 同時口腔裏的水皰很快破潰而形成灰白色的小點或灰白色的一層膜其周圍有紅暈,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2-4天后吸收乾燥,成深褐色結痂。

手足臀皰疹

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斑丘疹(下圖)或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然後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乾燥、脱掉。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後消退。除手足口外,亦可見於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於軀幹及四肢,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重症患兒手足口病症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這種病症大多數持續高熱,病情發展迅速,多在發病後3~5天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嚴重併發症,並可引起死亡。

(1)呼吸系統表現為: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脣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濕羅音;

(2)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症、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3)循環系統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gàn),血壓升高或下降。

發紺是指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和粘膜呈青紫色改變的一種表現。

預防手足口的方法

手足口病的治療時間對孩子的病情有着很大的影響,很多家長當看見孩子身體不適時沒有注意到這可能是手足口病的表現而當成小病不予重視往往耽誤病情,所以希望廣大家長一定要重視手足口病的相關症狀。

1、一般症狀表現

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以夏秋季較為流行。急性起病,潛伏期 3~5 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 夏秋季較為流行 夏秋季較為流 前驅症。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 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

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除手足口外,亦可見於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於軀幹及四肢,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無後遺症。

2、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

(2)喝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加熱後再食用。

(3)家長儘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4)注意搞好孩子營養的合理搭配,手足口病症狀有哪些?讓孩子休息好,適當曬太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5)注意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衞生,家庭成員的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曝曬,經常對孩子居住的房間進行通風換氣。

(6)幼兒園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手足口病症狀有哪些?及時隔離觀察與治療。

(7)幼兒園應每日對玩具、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減少間接接觸傳播。

(8)加強食品與環境衞生工作,減少手足口病經食品及場所傳播。

遠離手足口病的措施

1、勤洗手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特別注意兒童的個人衞生,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用肥皂液洗手。帶孩子外出到公共場所或去醫院就診時,往往不方便洗手,家長、老師最好能隨身攜帶免洗手消毒劑或濕紙巾,以便當自己和孩子的手接觸污染物品後,能立即清潔消毒。

2、日常用品勤消毒

寶寶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等要清洗乾淨,煮沸消毒。對寶寶經常玩的玩具也要進行消毒,可以選用0.3%的84消毒液進行擦拭、浸泡。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引發手足口病的EV71病毒對酸性物質有高強度的“免疫力”,不像痢疾桿菌、霍亂弧菌等經過胃時,會被胃酸殺死,一旦水源被EV71病毒污染,很容易出現手足口病流行,所以家長一定注意,不能給寶寶喝生水,不給寶寶吃生冷食物。

4、保持房間空氣流通

家裏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這是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撒手鐗”。一方面,空氣中的病毒量會因此大量降低;另一方面,即使有病毒擴散,只要不達到一定數量,依然不會致病。

5、遠離感染源

幼兒園等兒童聚集的場所如發現手足口病例應及時隔離。疾病高發期間少帶寶寶到市場、車站等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一旦發現手足口病的症狀出現,一定要及時接受醫院的診治,以免帶來更嚴重的危害。如果已經出現了手足口病的症狀,那麼接受治療已經迫在眉睫,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儘快進行治療。

手足口病的食療方

食療方一

這種食療方的材料十分的簡單,紅蘿蔔1條,白茅根15克,竹蔗1節,生薏仁15克,每天飲用1次,煎水代茶。着是為3歲至6歲的兒童準備的用量,也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適量增減用量。

功效:紅蘿蔔健脾和胃、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竹蔗清熱瀉火、解煩;薏仁健脾利濕。此方劑具有補肺健脾、清熱化濕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兒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羣。

食療方二

燈芯草5扎,蟬蜕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 ,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功效:燈芯草不僅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還具有清心降火的作用。而蟬蜕可以疏散風熱,從而起到透疹止痛的作用。木棉花清熱、去濕、解暑、利尿;雞骨草清熱解毒。此方具有疏風清熱,化濕解毒的功效。

食療方三

荷葉粥:鮮荷葉2張 ,白米50克 ,將荷葉切碎煮粥吃。

功效:鮮荷葉理脾活血,祛暑解熱。

温馨提示: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 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食療方四

這種食療方的材料非常的簡單,將生米仁10克,扁豆10克,綠豆10克,一起煮成粥食用。

功效:生米仁清利濕熱;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綠豆清熱解毒。此粥具有健脾、祛濕、清熱的功效。

食療方五

紫草二豆粥:紫草根、綠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適量,煮粥口服。

功效:紫草根清熱涼血,透疹解毒;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此粥既香甜可口,又可治療疾病。

中醫如何治療手足口病

一、心脾積熱

症狀表現

身體發熱、無汗,手、足、口部位出現皰疹,而且口舌中皰疹呈紅色、伴有劇烈疼痛,患者唾液分泌過多、難以進食、大便乾結、舌苔黃膩。

治療方法

以大黃3克,黃芩6克,黃連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與50毫升清水煎成藥汁,分成兩次飲用。

二、濕熱交阻

症狀表現

身體發熱、無汗,手、足、口部位出現皰疹,口舌皰疹呈暗色,疼痛感不強,伴有腹脹、納差、舌苔白膩或有輕微黃膩。

治療方法

用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黃芩6克,黃連2克,乾薑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加入50毫克清水,煎成藥汁,分成兩次飲用。

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症狀表現

身體高熱、無汗液分泌、出現皮疹、舌紅、肢體痿軟或癱瘓、容易受寒、情緒煩躁、嗜睡、舌苔白膩或有黃膩。

治療方法

利用大黃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蠣10克,生龍骨10克,乾薑3克,桂枝6克,甘草3克,加入50毫升清水,煎成藥汁,分兩次飲用。

本病主要通過食物、口鼻飛沫及接觸傳播,因此預防上主主要應做到:

1.注意飲食衞生,避免病從口入。

2.避免與患兒接觸,幼托機構發現病人,要採取隔離措施;

3.平時應加強體質鍛鍊。

4.調理脾胃,及早治療食積。

家長治療手足口病的小偏方

孩子患上手足口病是需要家長的密切重視的,首先就是家長最好應該在孩子患病早期就能判斷,及時送入醫院。在幫助孩子治療疾病的時候家長也需要注意一些小妙方,結合醫生的治療會更加有效果。

治療小兒手足口病

治療方法一:治療小兒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局部可以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和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治療方法二:可以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治療方法三:口腔因有糜爛,小兒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治療方法四:若伴有發熱,可適時合理的選用安全、有效的退熱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如在託兒所或幼兒園內流行時,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小兒隔離,將玩具用消毒液消毒;健康兒可以口服板藍根沖劑以預防。

中醫治療小妙方

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各6克,黃連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厲害,或者牙齦有紅腫,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紅腫明顯,可用黃芩、黃連、丹皮各10克,紅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覺瘙癢,可用生地、丹皮、板藍根、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紅花6克,煎水清洗患處,每日3次,連用1周。

飲食療法

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給寶寶吃。

竹葉20片,燈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許糖,煎水給寶寶喝。

根據臨牀經驗,用“紫草二豆粥”食療小驗方,也可預防手足口病。驗方為紫草根、綠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適量,煮粥口服,香甜可口。

飲食對症治療手足口病

1、清熱解毒之清淡食品

綠豆、赤小豆、綠豆芽、百合、菊花腦、黃瓜、冬瓜、絲瓜、苦瓜、荸薺、馬蹄、茭白、蘆筍、冬筍、鮮藕、紅白蘿蔔、茼蒿、小白菜、薺菜、芹菜、生梨、雪梨、獼猴桃、葡萄、提子、櫻桃、草莓等。

2、清熱解毒的湯羹粥汁

在手足口病發疹的初期,有發燒的情況,應給予紅蘿蔔馬蹄水,紅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馬蹄則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減輕發熱時期聚集於膀胱的毒素,還可以補充發燒時的體力消耗。如果高燒退後,患兒出現了飢餓感,可給予胡蘿蔔檸檬奶昔,既補充營養又增加熱量,促進康復。同樣作用的湯羹還有蛋花湯、菊花胡蘿蔔湯、豆漿、山楂烏梅羹、綠豆粥、百合粥、蘿蔔粥、青衣飲、葡提汁、櫻桃汁、藍莓汁、山楂汁、草莓汁、西瓜汁、梨汁、獼猴桃汁、蘿蔔汁、荸薺汁等等。

3、煮熟的食物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在50℃即可被迅速地滅活,所以,不宜進食生食、涼食,應該徹底地煮熟、煮透後再食用。同時,應忌食生薑、椒、蒜、桂之類的温散辛辣之品及蟹、鵝肉、甜膩之品。

媽媽們,不要延誤寶寶手足口病的護理和治療

最近,每天的新聞裏都可以看到關於小兒手足口病高發的報道,很多新手媽媽都對手足口病並不瞭解,有時還會因此延誤寶寶治療的時機。針對此情況,小編特別整理了一些媽媽們需要了解地關於手足口病的相關常識,希望有所幫助。

Q:手足口病是我國獨有嗎?

A: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並非我國獨有。手足口病流行沒有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夏季多見,冬季發病較少。

Q:哪類人羣易感染手足口病?

A:人類對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齡組人羣均可感染髮病,但患者主要還是以學齡前兒童,尤其以3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

Q:手足口病是如何引發的?

A: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EV71和CoxA16、E-cho(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EV71引發的手足口病,因發病之初手、腳部多有細小而質地較硬的疹子和潰瘍性口腔炎症而得名,少數人在肛門四周或膝蓋處有皮疹。

Q:手足口病是如何傳染的?

A:患者和隱形感染者均為本病的感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過糞便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食具、奶具、牀上用品及醫療器具等均可傳播手足口病。

Q:手足口病的症狀是怎樣的?

A:手足口病大多急性起病,發熱、手掌、腳掌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口腔粘膜出現皰疹,部分患兒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Q:手足口病能否治癒?

A:從本市歷年的發病情況分析看,約80%以上患兒病情較輕,只需對症處理,一兩週後即可恢復。及早發現,注意隔離,可以避免手足口病病情加重或減少傳播可能。如果發生相關症狀後,則應該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絕大部分患者病情較輕,可以治癒。

Q:去年得過手足口病,今年還會得嗎?

A:從理論上説,同種病毒感染後,體內的抗體可以持續多年或者終身,但每年引發手足口病的病毒類型並非完全一樣,以前感染過該病的患者也有可能再度感染。

Q: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A: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幼托機構等要加強晨檢制度,加強教室、居室等環境空氣流通,使空氣始終保持新鮮。同時,做好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工作。

預防手足口病的口訣

據疾控中心專家講,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儘管目前該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降低被腸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一是良好的衞生習慣對預防感染十分重要。家長應教育兒童加強個人衞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飲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完全加熱後再食用。

二是對3歲以下嬰幼兒,家長應看護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過的食物餵給孩子,同時也應注意做好個人衞生。

三是家長應儘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四是要加強孩子的營養,注意讓孩子休息好,以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五是注意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應儘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醫生建議住院治療,應積極配合。如孩子是幼兒園小朋友或學校學生,還應及早告訴老師。孩子未徹底治好前,不要急着到幼兒園、學校上學,防止傳給別的兒童。

六是注意做好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衞生,經常清理垃圾、糞便,加強開窗通風,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暴曬。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 預防可從調理脾肺入手

夏季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常在幼兒園和國小出現小流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中心醫院主治中醫師鄧聰介紹,手足口病屬於中醫温病範疇,其發病原因大多數是外感和內傷飲食,由於外感疫毒時邪,內有脾(胃)肺藴熱所致,臨牀脾肺兩髒的病症表現也比較突出,所以,預防手足口病關鍵在調理脾肺。脾肺功能正常,即便感受外邪,也很快可以被機體正氣驅逐於體外。對已患病的兒童,更應加以注意,在發熱、皰疹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她為家長們提供了三道湯譜,日常食用對預防手足口病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若已患病,也可根據功用作為飲食治療,對於病症的消除有輔助作用。

治療手足口的湯有哪些

1.鮮蘆根煲粉葛湯

材料:新鮮蘆根4兩,粉葛1斤,牛鰍魚1條,瘦豬肉3兩,陳皮1角。

方法: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三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以佐膳飲用。

功用:有清熱生津、養中健胃、透疹的作用。該湯水味道甘甜可口,適合一家大小日常飲用,尤其是身體燥熱、脣燥咽乾、小便不暢順、煙酒過多的人。如果小孩已患上手足口病,在初期症似重感冒,體温漸高、流涕、疲倦、飲食無胃口、腹瀉、時有昏睡、偶有驚厥時,可以作為食療,有利於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2.耙齒蘿蔔甘蔗湯

材料:耙齒蘿蔔1斤,甘蔗1斤,排骨12兩,陳皮1角。

方法: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三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以佐膳飲用。

功用: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利咽喉的作用。此湯湯清味甜,適合一家大小日常飲用,尤其是天氣乾燥的日子,更可作為潤燥清熱氣的湯水飲用。如果小孩患上手足口病,症見咽喉紅腫疼痛,甚至腐爛有膿、口渴欲飲、煩躁不安,可以作為食療。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飲用。

3.夏金英糖水

材料:夏枯草15g,金銀花15g,蒲公英15g。

方法:將以上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改用中火繼續煲一小時左右,再放入白砂糖,即可以飲用。

功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日常飲用可以清熱氣,預防身體出現燥熱不適,也可以預防和治療皮膚瘡毒腫結等病症。如果小孩患上手足口病,症見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煩躁不安、口渴咽乾,可以作為食療。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飲用。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

第一點: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衞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第二點:在手足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衞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第三點: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第四點:家長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第五點: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手足口的食療方

手足口病,幼兒急疹,皰疹型咽峽炎和麻疹,在中醫看來,都屬於疹病(温病),為虛症。下面是中醫大師彭子益在《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給出的治療方法:

如孩子咳嗽,黃豆五十粒白菜心一個煎服,此方疹病初起,以至痊癒,日日服之,平安之至。疹病盛行之時,日服一劑,亦可預防。如孩子體質偏熱,易便祕,或者開始咳嗽。每天一劑黃豆菜心水。50粒黃豆,泡一小時,煮40分鐘,加一個白菜心,再煮5到10分鐘。節約白菜的方法,大白菜除去外面的綠葉子,裏面白色的都能用。每次用50克到100克白菜。

如果發燒,用四豆飲煎服。四豆飲組方:黃豆20粒,黑豆、綠豆、白飯豆(也叫白芸豆)各15粒。按此比例多用也可。四種豆子都是生用,多放水煮到稀爛,取濃湯温服。隨煎隨服,不可放涼或隔夜。尿量多、出汗的兒童,不用加白飯豆。四豆加水先泡一小時,煮30到40分鐘就可以了。

結語:寶寶的成長需要付出很多的關係和照顧,每個家長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夏季是手足口病高發的季節,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多多瞭解這些手足口病的常識,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治療方法,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照顧寶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