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傳説>

壯族樂器 壯族樂器“天琴”有何美麗傳説

傳説 閲讀(1.5W)

傳説在很早以前,在十萬大山南麓的壯族偏人山寨裏,有一對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農端,女的叫農亞,兩人經常結伴上山砍柴。有一天,兩人在一個巖洞口聽到洞中傳來悦耳的 “叮咚”之聲,循聲而入看見一個水潭,上面巖壁中滲出許多小水珠正向潭中滴落。

壯族樂器 壯族樂器“天琴”有何美麗傳説

他倆聽着這美妙動人的樂音,頓覺心曠神怡、耳聰目明。他倆想把這神奇的聲音帶回山寨去,讓鄉親們一起來分享。農亞想了想説道:“我們何不做一個也能發出這種聲音的東西呢?”

於是二人在山中找來一個葫蘆殼、一根木杆,將木杆插進葫蘆裏,繃上野藤的細絲條,果然彈出 了“鼎叮”之聲,恰似“叮咚”的山泉之音。

山寨裏的人們聽了無不拍手稱讚,一位長者還以發音把它叫作“鼎叮”。鄉親們照樣學做起來,鼎叮很快盛行全寨。琴聲傳到天上,玉皇大帝派天使下凡將農端、農亞召去,後來他倆在天上成了歌仙,終日給玉皇大帝彈琴唱歌, 難得下凡。

為消除鄉親們的思念,每年正月七年級到十五,趁天門開啟之時,他倆便趕回凡間 與鄉親們聚會歌舞。平時偏人有事相求,也焚香請他們下來歌舞一番。這種活動後來成為固定形式,定名為“跳天”。

直到今天,每逢壯族傳統節日,偏人都要舉行羣眾性的“跳天”文娛活動。鼎叮則是這種活動中使用的唯一樂器,故此稱之為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