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休閒>世界之最>

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 奧林帕斯山高度達到了26公里

世界之最 閲讀(5.69K)

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有多高?火山是一種常見的地貌形態,由地下熔融物質及其攜帶的固體碎屑衝出地表後堆積形成的山體。地殼之下100-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區”,區內存在着高温、高壓下含氣體揮發成份的熔融狀硅酸鹽物質,即巖漿。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等相關內容。

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 奧林帕斯山高度達到了26公里

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

奧林帕斯山,又譯作奧林匹斯山、奧林波斯山,拉丁語:MountOlympus,是火星上的盾狀火山,是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也是太陽系已知的最大的火山。奧林帕斯山高於火星基準面21171米。但是,奧林帕斯山山腳到山頂的高差是21.9公里,相當於地球上的冒納凱阿火山山腳到山頂高差的兩倍多。奧林帕斯山比在它西北方1000公里處的平原高出26公里。

奧林帕斯山寬約600公里,佔地約3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意大利)。奧林帕斯山位於北緯18.65度,東經226.2度。

在太空船確認它是一座山之前,地面望遠鏡中的奧林帕斯山是一明亮的亮點,被19世紀後期天文學家命名為“奧林帕斯山之雪”(NixOlympica)。

簡介

奧林帕斯山是太陽系已知的最大的火山,寬約600公里,山腳到山頂的高差是21.9公里。火山口由6個互相覆蓋的陷落組成,總體上長約80公里、寬約60公里,火山口壁可高達3.2公里。山體的邊緣是可達8公里高的懸崖,這對於火星其他火山來説較少見。

整個火山坡度非常緩(近山頂約1~2.5度,外圍約5度),加上巨大寬度使得從火星表面無法見其全貌,例如從山坡邊緣無法看見山頂,而從山頂無法看見山坡邊緣。事實上火星其他巨大火山也有類似現象。

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 奧林帕斯山高度達到了26公里 第2張

山頂氣壓約30至60帕,約為火星基準面氣壓600帕的8%,相較之下地球珠穆朗瑪峯頂氣壓為330百帕,為海平面氣壓的33%。奧林帕斯山山頂的高度雖然水冰雲無法形成,仍會有乾冰雲和風攜帶的沙塵。山頂上有兩個已命名的撞擊坑,南側的為Pangboche,東側的為Karzok。

地質活動

奧林帕斯山是盾狀火山,由流動性高的玄武巖質熔巖長期噴發累積而成,造成平緩的坡度,類似地球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由於火星沒有板塊運動,火山底下的熱點能維持固定,使火山持續累積熔巖而增高,而地球由於有板塊運動則會形成火山島鏈,如夏威夷-帝王島鏈。奧林帕斯山形成於亞馬遜紀早期,尚未觀察到進行中的火山活動。

山頂的破火山口是地下巖漿庫空了之後頂部塌陷而成,而上方地表受拉張形成正斷層條紋。有五個陷落顯示有五次的巖漿庫形成、枯竭,而覆蓋於最上面、沒有被蓋住的完整圓形陷落為最年輕。根據火星快車號高分辨率立體相機(HighResolutionStereoCamera,HRSC)的照片,利用撞擊坑數量的定年法顯示奧林帕斯山破火山口中的五個塌陷約於一億五千萬年前形成,而火山西側山壁的熔巖流年齡老的有一億一千五百萬年,年輕的只有兩百萬年,這以地質時間來説算是非常年輕。

根據火星快車號與火星全球勘測者的照片與地形觀測,至少山的西部,除了熔巖之外還有沉積巖與火山沉積巖--如沙塵、火山灰,可能還有自大氣沉降的水冰。而如同西部山腳的冰河,火山緩坡上部可能有被沙塵蓋住而免於昇華的冰河。

早期觀測與命名

奧林帕斯山與其他塔爾西斯的火山都很高,不會被頻繁的塵暴覆蓋,於是當覆蓋全球的塵暴發生時仍能從十九世紀觀測者的望遠鏡中見到。業餘天文學家派翠克·摩爾指出,當塵暴發生時,“斯基亞帕雷利發現他命名的NodusGordis和OlympicSnow仍然可見,於是推測它們必定很高。”1972年水手9號從軌道拍下它的照片後,確定了它比地球上任何一座山都要高,定名為奧林帕斯山(OlympusMons)。

周圍地區

奧林帕斯山東南為火山高原塔爾西斯,上有三座巨大盾狀火山:阿爾西亞山、帕弗尼斯山和艾斯克雷爾斯山;東北方有另一座低緩卻寬廣的盾狀火山亞拔山;北方為古老地塊阿克戎槽溝;西北至西方有熔巖平原阿卡迪亞平原與亞馬遜平原;西南有風成風蝕地形梅杜莎槽溝層;而火山周圍環繞着一圈崎嶇地形--奧林帕斯山光環。

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 奧林帕斯山高度達到了26公里 第3張

奧林帕斯山光環

奧林帕斯山光環(OlympusMonsaureole)是環繞奧林帕斯山的崎嶇地形,由幾個部分組成:西北方的LycusSulci、東北方的CyaneSulci、東方的SulciGordii與東南方的GigasSulci,其中LycusSulci面積最大。地形名詞sulci為複數,意為多條接近平行的溝與脊(subparallelfurrowsandridges),而奧林帕斯光環的地表即充滿此類地形。

奧林帕斯山光環最早由水手9號發現,亦引發種種解釋成因的假説。其中一項説明這些是由奧林帕斯山邊緣崩塌、往外推移而成,也就是多次大規模塊體移動,而這也解釋了奧林帕斯山周圍斜坡(OlympusRupes)的成因。其中西北方的LycusSulci移動最遠,最遠離山腳斜坡750公里,其他方向的移動距離較短則是因為屬上坡。此地形與山之間的不連續,是因為被後來的熔巖流所覆蓋。另有假説則解釋這些崎嶇地是藉由冰的潤滑順着重力往外擴散,模型預測的內緣為拉張、外緣為擠壓亦符合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