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做好6收才精神

養生保健 閲讀(1.1W)

在冬季,我們都是講究養生的,更何況天地之氣總有時間的無限的循環,這些循環中包含着生長變化的自然規律。每冬季,氣機開始進一步的衰退,這就意味着我們也必然要內收。為適應季節的收,人體也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到以下的六收哦,具體的就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做好6收才精神

冬季養生做到6“收”

收氣

這裏所謂的氣指的就是我們的呼吸之氣,如果有氣喘或咳嗽的病症,就是肺氣不收的表現了。肺氣不收大致有兩種原因,一方面是受了外邪,這時候就不能簡單的收肺氣來治療了,需要我們先發散體內的外寒。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原因我們的肺氣本身就是不降的,這時一般是不會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的,身體也沒有酸和懶等精神不佳的反應,建議大家可以將枇杷葉、杏仁和浙貝各取出10克的分量,用水煎服即可。

收神

神氣不收可能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狀。中醫認為心藏神,但心要藏好神,必須和腎相交,否則心神就會漂浮而難以入睡,嚴重時會伴有心煩。

現在就專門針對心神不收的患者,為大家推薦一個《內經》中的方子:半夏秫米湯。這個祕方只有半夏和高粱米兩味藥材,可以各取20克然後用水煎服,服用這個藥方,可以起到安神化痰的功效哦。

如果伴有心煩,可以服梔子豉湯,即梔子、豆豉各10克用水煎服,能夠清心除煩。

收精

精不收可能表現為遺精、遺尿,這是由於腎的收藏功能下降,如果患者沒有舌苔厚膩、口苦、小便黃赤等濕熱下注的症狀出現,就應該考慮補腎固精了。

遺精者可取桑螵蛸10克煮水服,遺尿者可取益智仁10克煮水服,二者分別有固精縮尿之功。另外,還可艾灸關元穴(肚臍直下三寸),每次10分鐘,每日1次,也可固腎斂精。

收涎

中醫將唾液中比較清稀的部分稱作“涎”,它具有潤澤口腔的作用,並有助於食品的吞嚥和消化。

《內經》中説:“五臟化液……脾為涎”,脾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涎液能潤澤口腔但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出現流口水等症狀。

想“收涎”需要先健脾,小兒流口水可用白朮、茯苓、冰糖各10克,共研為末,放入瓷碗中,加水100毫升,入鍋蒸30分鐘,取藥汁分3次服。

成人流口水可用白朮、益智仁、茯苓各10克水煎服,有健脾收濕之效。

收汗

很多人有汗出的異常,有人白天出汗,有人夜間出汗,還有人頭部出汗。一般來説,白天出汗的屬於陽虛不固,可以將黃芪、生牡蠣、山茱萸三味藥煎水服。

夜間出汗多屬陰虛不斂,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來緩解;頭部出汗多是體內有鬱滯,建議找醫生具體辨證分析。

收液

液指的是腸液,腸液不收則表現為腹瀉,腹瀉又可以導致體液的丟失。

冬季是腹瀉的高發期,經常腹瀉者,建議用赤石脂30克、蒼朮10克用水煎服;還可用手圍繞肚臍做逆時針揉腹,有健脾澀腸的功效。

冬季養生9竅門

冬季是養生保健的好時節。要想冬季保持健康,就應該多注意平日的養生。那麼應該怎麼養生保健呢?下面就聽小編給您推薦幾招養生保健的注意事項。

飲食增苦少鹹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

因此,在冬天裏,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早睡晚起身體好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當太陽升起時,人體生物鐘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着你該起牀了。

冬季白天縮短,夜晚增長,人也應順應“冬藏”原則,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將作息調整為“早睡晚起”,比其他季節早睡一兩個小時,再晚起一兩個小時。專家提醒,本就陽氣偏弱的老年人,最好等太陽出來再起牀,以避寒邪。否則,很可能因受寒引發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誘發心絞痛等意外。

皮膚乾燥多喝水

冬天天氣較幹,而現在又處於逐漸變冷的時期,一些過敏體質較容易產生一些皮膚問題,比如慢性濕疹,皮膚瘙癢、乾裂等症狀。尤其是老年人,身體抵抗力較差,則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要及時補水,但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説每天非得喝夠十杯、八杯。要保持飲水量,應間斷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過300毫升,間隔一段時間後再喝,不要一次大量飲水,這樣對腎的負擔太大。

起居上要注意保暖

初入冬季,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

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於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食物温補來幫忙

冬季選擇屬性温熱的食物或藥材進補,讓身體血液循環順暢、氣血活絡,能達到禦寒的作用。有温補作用的食物一般是紅色、有甜味的食品,辛辣味調味品及食物,也有暖身的效果,有助促進新陳代謝。

適合冬天食用的温、熱性食物如,羊肉、牛肉、海蔘、南瓜、栗子等。在烹調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時,可加入一些熱性的葱、姜、蒜、胡椒、辣椒、人蔘、黃芪、陳皮等調味料或中藥材來調和。女性日常可以用枸杞子、紅棗、人蔘、龍眼肉或生薑,沖泡茶水飲用,也能發揮禦寒的效果。

早餐多食熱粥

營養專家提倡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常吃此類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

此外,還可常食可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等。

雙腳註意保暖

支撐人體生命大廈的雙腳,素有“第二心臟”之稱。但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温性能差,又遠離心臟,若長時間下垂,易使血液循環不暢。腳一旦受寒冷侵襲,就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使人發生感冒。

因此,要注意腳部保暖,防範“寒從腳下起”。穿的鞋襪宜保暖透氣、吸濕性好,鞋底要防滑,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每天晚睡前,用42℃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然後按摩腳掌的湧泉穴,可起到滋陰補腎、調理臟腑、舒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每天曬太陽30分鐘以上

曬太陽對養生很有幫助,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防治骨質疏鬆、皮膚組織受到温熱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活躍細胞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組織營養狀況。除了上面的好處外,冬季曬太陽還能讓人感到温暖。

一天當中,上午6點到10點和下午4點到5點的兩段時間,紫外線中X光束成分多,有利於骨骼的正常鈣化。但在任何季節的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由於紫外線過強,最忌長時間曝曬。每次曬冬陽最好持續半小時至一小時,最好穿紅衣服,其次是白色,不要穿黑衣裳。曬冬陽的時候容易犯困,聊聊天可以防止入睡着涼。

別拒絕運動

冬天,不少人會中止健身活動。研究表明,空氣和皮膚温度間的差異刺激,能加強體温中樞調節活動,使皮膚血管收縮,提高肌肉興奮性與收縮能力;同時有效改善內臟功能。經常從事户外體育鍛煉,可增強人體對氣温變化的適應能力。所以,掌握科學方法,進行多種健身鍛鍊,同樣收效良好。冬季可選擇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極拳、室內器械練習、冬泳等。

很多老年人有晨練的習慣,當然這對身體健康很有利。但是到了冬天,晨練時間不宜太早,否則容易傷害人體中的“陽氣”。假如在太陽沒出來之前進行晨練,此時空氣中積存了一天一夜的二氧化碳等各種污染物質,人們容易遭受寒氣、霧氣和濁氣的傷害,是非常不利於健康的。

結語:嚴寒乾燥的冬季讓我們的身體總是出現大大小小的狀況,那麼這就體現出冬季養生的必要性了,冬季養生的方式可以説有很多,而小編今天介紹的知識其中的一種,建議大家可以試一試,補充自己的冬季養生方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