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初春如何防病保健康

養生保健 閲讀(7.29K)

目錄:

初春如何防病保健康

第一章:初春如何養生防病保健康

第二章:初春養生保健招 讓你轉季不生病

第三章:春季養生小常識 切忌5個不宜

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沉睡了一個冬季的生物開始慢慢甦醒,人體也進入“生”的時期。那麼春季養生要怎麼做呢?如何才能做到防病保健呢?

初春如何養生防病保健康

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身體打好底子,迎接全年的挑戰。春季怎樣養生才能達到防病健身之目的呢?

養肝調暢情志疏理氣機

肝臟具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以及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大連市中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原所賢介紹,春季養肝得法,將為整年的健康安壽奠定良好基礎。

原醫師介紹,情志養生是養生的重中之重,肝在情緒主怒,因此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心情舒暢樂觀才會使人健康,因此在初春時節,應注意調控情緒,多聽笑話,多看喜劇,保持情緒通暢,讓今年有一個好的開頭,並順勢保持下去。

防病注意保暖及時診治

春天是淨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也是舊病易發的季節。此時氣候由寒轉暖,萬物復甦,病毒、細菌同時活躍起來,一些傳染病也在悄悄地開始傳播。這一時期氣候乾燥、風多雨少的氣候特點,使人體鼻黏膜過於乾燥,鼻腔內毛細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直接影響機體的抗病能力,容易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春季保養中需要預防疾病和慢性疾病如支氣管炎、咽炎、肺炎、哮喘、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尤其是流感和感冒的發生。原醫師介紹,三月,由於春季剛到,氣温容易出現異常反覆,稍不注意就會患上感冒影響到自己的健康。一旦患上感冒應及時就醫治療,如不及時治療,可誘發肺炎、支氣管炎等,甚至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所以切不可輕視流感。平時應注重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也可通過飲食和鍛鍊的調養增強免疫力,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

解困生活規律升發陽氣

俗話説,春困秋乏,春天很多人都會感到懨懨的,提不起精神。春困雖不是病,但也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如對學習壓力大的學生、工作繁忙的白領、需精力集中的司機等。

原醫師介紹,春困是自然氣候、氣温回升而產生的一種暫時生理現象,可通過自身調節減輕春困。起居方面要注意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晚上11點前應做好休息的準備,足夠的睡眠有助消除疲勞。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不宜過多,也不易減少。

調養飲食少酸加強鍛鍊

“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春天來臨要注意多食鹼性食物,中和體內酸性產物,消除疲勞。不可多食寒涼、油膩、黏滯的食品,更不可過多飲酒。最好每天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胡蘿蔔、捲心菜、菜花、柑橘、蘋果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含鉀的食物,如魚、肉、雞、低脂奶製品、豆類、海帶、紫菜、瓜子等。另外,香葱、香菜、花生這些很香的食物,很適合迎春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髮,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

大地春回,萬物復甦的時節,應多走出户外活動,進行一些適量的健身鍛鍊項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如清晨信步慢行、做操、跑步、打太極拳對於振奮精神十分有益。

初春養生保健招 讓你轉季不生病

春寒料峭,各類疾病最容易侵襲,再加上春季濕度增加,有利於各類病菌繁殖,因此從冬季過渡到春季之後,在養生方面要有適當的變換。今天小編就教大家春季養生保健招,幫助大家健康度過轉季期。

陽氣鬱積易上火立春養陽助生髮

初春時節氣温有了一定回升,但寒氣並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時常來襲。此時人體猶如剛發芽的幼苗,氣血從內向外走,毛孔也逐步開放。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涼侵襲,毛孔就自動閉合,體內的陽氣得不到發散,以致產生“陽氣鬱”的現象,表現出咽喉幹痛、嘴脣乾裂、大便乾燥、食慾不振等上火症狀。所以立春後,我們應該採用一些方法來幫助體內陽氣發散,防止內熱產生。

適當地吃一些能補陽氣的食物如葱、蒜等生髮性的食物,有利於肝氣疏泄。除此之外,春季最常見的生髮性食物莫過於芽菜和韭菜了。常見的芽菜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黃帝內經》講,“春三月,此謂發陳”。發即發散,陳是陳舊之意。《黃帝內經》把植物發芽的狀態叫做發陳,是因為植物的嫩芽具有將植物陳積物質發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體陽氣發散不出,可藉助這些芽的力量來發散。

芽菜的正確吃法以涼拌、煮湯為佳,這些吃法最能體現它幼嫩、爽口的特點。綠豆芽和黃豆芽性寒涼,在做芽菜的時候,可適量放一些辛辣、芳香、發散的調料,如薑絲以中和其寒性。而綠豆芽寒性更重,易傷胃氣,脾胃虛寒和患有慢性胃腸炎的人不要多吃。而香椿芽最好先用沸水焯燙5分鐘再涼拌。香椿不宜過多食用,否則易誘使痼疾復發,慢性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韭菜也屬於生髮食物。韭菜辛温補陽,有發汗解表、補肝陽的功能。如韭菜炒雞蛋可補肝腎、益氣血,韭菜與豬肝共炒,氣血不足者可以多吃。

韭菜雖好,也要根據個人體質選擇食用。易上火的人不宜多食或常吃,有腹瀉和消化不良的人也不宜食用。體內陰虛有熱和患有眼病、瘡瘍的人會加重病情,最好不要吃韭菜。

春季可多吃芥菜、雞肝、鴨血、紅棗等温性食物。由於青色主肝,可多吃菠菜、芹菜等綠色蔬菜以滋陰潤燥、舒肝養血。春季不要多吃油膩和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養陽忌靜宜動,春季萬物發陳,空氣清新,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應該多去户外鍛鍊,不僅能怡情養性,還能使氣血通暢,鬱滯之氣疏散,減少疾病發生。

頭痛發熱傷於風按摩食療得健康

風是春天主氣。《黃帝內經》中説:“風者,百病之長也。”在六淫病邪中,風是致病的首要因素。中醫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幹。”但春天陽氣生髮,皮膚的毛孔張開,肌膚腠理變得疏鬆,人體內的正氣抵禦外部襲擊的能力變弱,風邪容易“鑽空子”。而且風邪極少單獨存在,它總是與其他邪氣並道而行。立春時節,寒氣逼人,故多以風寒存在。

《黃帝內經》説:“傷於風者,上先受之。”這是因為風是陽邪,有生髮、向上的特性,當風邪侵入體內後,最先受到損害的是人的頭部等,可引起頭痛發熱、惡風、咳嗽氣喘等症狀。尤其是出汗後受風,風邪更會趁機而入,感冒就不可避免。同時,因為風邪“善行而數變”,既能在經脈和肌肉之間肆意遊走,又能上竄抵達頭頂,來去迅速,變化多端,出現遊走性關節痛、皮膚風疹等。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對自然界會使人致病的外邪要及時躲避。而在風邪頻繁侵襲人體的春季,怎樣才能躲避風邪侵襲呢?明代李時珍曾説:“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在此介紹一款天麻燉魚頭。中醫食療理論有“以髒補髒”之説,從這個觀點看,魚頭是補腦的,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二者合用,對風邪所引起的頭痛發熱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梳頭能將風邪“拒之門外”。《聖濟總錄·神仙導引》中記載:“梳欲得多,多則祛風,血液不滯,髮根常堅。”《延壽經》也認為:“發多梳能明目祛風。”梳頭祛風還得從人腦後的風池、風府穴説起。風府穴位於腦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處,它是腦部最薄弱的易受邪之處。

由於風府穴位於總督一身陽氣的督脈上,所以風邪從此處進入首先損害的是體內陽氣,輕則使人頭痛、惡寒、脖子僵硬,重則引發中風偏癱。在風府穴外側兩寸許,各有一處凹陷就是風池穴。風池穴也是風邪入口,它位於足少陽膽經上,風邪從風池進入,會令人口苦、目眩。這三個穴位是風邪侵入人體的重要門户,故中醫有“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的説法。如經常梳頭刺激這幾個穴位,通暢氣血,可讓風邪不得侵入。

梳頭時先從前額髮際向後梳到頸後髮根處,再俯身從後頸髮根梳到髮梢末端。然後從左、右耳上部分別向相反方向梳理。頭髮稀疏的老人可用手指代替梳子來梳頭,邊梳邊按摩頭皮。每個部位的動作可重複5~6次,整個頭髮平均每天梳理100次左右最為適宜。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注意做好各種防護工作。風大時儘量減少外出。平時應隨氣温變化添減衣物,減衣時不要減得過多過快。到室外活動尤其是晨練時,出汗後不要立即脱衣,以免邪風突然侵襲。

春季養生小常識 切忌5個不宜

春天情緒不宜平和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可以説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節,對於養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説到養生,人們就會説心態平和,但春季養生卻不同。劉敏説,“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讓心情欣然、愉悦,秋天才要講求平和。”

香蕉和梨不宜吃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所以春天應該多吃一些辛味的東西。比如,民間講究在農曆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餅,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髮的作用,讓人微微出汗,可以幫助體內的寒氣發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蘿蔔等。

相反,那些滋陰的、寒涼的食物就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比如香蕉、梨、百合、銀耳等。特別是生冷的東西,像冰淇淋、冷飲等,會將寒氣聚集在體內,導致夏季脾虛,帶來一系列不適。

春捂不宜過汗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但不是隨便“捂捂”就能達到保健的效果。劉敏説,捂的度就是不能過汗,如果天氣很熱了還裏三層外三層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不宜過早穿單鞋

俗話説,病從腳下起。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很早就開始穿單鞋,對身體非常不好。腳和小腿是人體三陰經和三陽經的總彙,小腿內側為肝、脾、腎三陰經,外側為膽、胃、膀胱三陽經,對人體來説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過早穿單鞋。

霧天不宜鍛鍊

春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鍛鍊的熱潮中來,但霧天不宜進行鍛鍊。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鍊時由於呼吸量增加,肺內勢必會吸進更多的有害物質。

結語:雖説現在是初春,但是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春季,在這季節交替之時養生保健工作不可忽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