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養生方法 如何養生才正確

養生保健 閲讀(1.66W)

養生方法很多,着眼點各異,但殊途同歸。大致分以下幾類:

養生方法 如何養生才正確

調神養生

精神樂觀,則氣舒神旺;精神抑鬱,則氣結神頹;喜怒不節,則氣耗神消。故清心寡慾可使心氣平和、血脈流暢、精神安定,雖有大驚猝恐而不能為害。調神之法,參禪入定,或心有所恃,或絃歌自娛,或山林探幽,以氣度從容,心思安定,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則神調。

吐納養生

即今之氣功。氣功之要,一是靜心,靜而不思,若能無外無我,可以養神而致長壽。二是以意引氣,以氣行周身,通達經絡,包括通任督、通小週天、通大周天等各種方法,達到養氣養神、經脈流暢,保健強身。

氣功,作為醫療保健,其歷史源遠流長。它起源於唐堯時期,奠基於春秋戰國,以後歷代有所發展。遠在兩千多年前先秦時期的醫學着作和其他着作中,就有關於氣功的論述。道家的老子、莊子,都在他們的着作中提到了古代的氣功,如《老子》中的“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莊子》中的“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等,均是講練功的。現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鍛鍊的,要數戰國初年石刻文中的《行氣玉佩銘》。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一批簡帛醫書中,就有描述氣功的帛書帛畫。《黃帝內經》中亦有不少地方與氣功有關,如《素間·刺法論》的“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嚥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後下津令無數”等。氣功一詞,首見於晉時許遜《淨明宗教錄》的“氣功闡微”,但這一詞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現代才盛行起來;在古代,仍稱為導引、吐納。服氣等。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對氣功養生的經驗和方法作了較詳細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輯錄了六朝以前的氣功養生經驗,編輯成《養性延命錄》,佔該書之半的《服氣療病》和《導引按摩》兩部分,有些內容與目前在應用的動靜功法極為相似。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於絕大部分證候下都載有導引、吐納的方法,約有260餘種,可説是隋代以前氣功療法的一次總結。孫思邈的《攝養枕中方》一書,其中導引、行氣兩節,專論古代氣功。孫氏特別強調“氣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鍛鍊作用。他還介紹了六字訣的具體運用,以及動功“天竺國按摩婆羅門法”計十八勢、“老子按摩法”計四十九個動作。

兩宋金元時代,道教內丹術興起,古代氣功開始融合其中某些部分,這是該時期氣功發展的特點。《聖濟總錄》是北宋政和中官修的方書,卷帙浩大。原書未有咽津、導引、服氣三部分,是專論氣功的。進入明清時代,古代氣功發展的特點是更廣泛地為醫家所掌握、所應用,氣功養生的專着各在60餘種以上。如《保生祕要》列述了近四十種病症的導引運動方法。明朝名醫李時珍所着《奇經八脈考》中,記載了一些練功方法,提出了“內景墜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的練功體會。清朝汪切庵所着《醫方集解》中,記載了調息功的詳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政府的中醫政策指引下,氣功療法更得到了蓬蓬勃勃的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廣泛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手段。

導引養生

又稱為練形養生。導引吐納,自古即用於描述氣功及形體強身,未有細緻確定的區分。這裏則專指以形體動作為主導方法的養生,所謂“主導”,是因為這種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動作的配合。這類養生術有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極拳以及被動的推拿等。

食餌養生

通過調節食物的品質、數量、進食規律,以及迴避有害的食物以養生,也包括餌藥養生(古稱神仙服餌),其內容包括食性、食養、食療、食節、飲食禁忌及藥養等。

保精養生

精氣神為人之三寶,精化氣,氣生神,故精又為人之動力源泉。保精之法,開源節流。節流有二:一是養神,神安不亂,精不妄耗,清靜無為,恬愉自保。二是節房室,古人將男女好合、房事傷精看得很重,認為精生有限,而性慾無節則過耗,將致疾短壽。開源即促精生長、吸引採補。前者有食餌、藥物、修煉等法可以試行,後者則主要與房中術有關。

環境養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因而對水土氣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選擇。古人主張在高爽、幽靜、向陽、背風、水清、林秀、草芳之處結廬修養,故多選擇名山大川、幽雅清靜之處。現實生活中只要達到適宜也就可以。

薰治養生

以傳統中醫芳香薰治,達到養生目的。古人薰治消毒常採用的藥物有艾草、蒼朮、貫眾等。臨牀上運用蒼朮的方劑很多,端午節前後,古人有用蒼朮“闢疫邪”的習俗,或用蒼朮薰屋,或以蒼朮和辛夷、薄荷、蒼耳子等多種中藥做成香袋、香囊掛於室內、佩於身上。達到闢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薰治養生,芳香闢晦、清熱解毒。可安寢、預防時疫、淨化空氣、改善亞健康、驅蚊去蟲等。對於現代都市人羣,可謂萬能養生方。自行買香藥薰治劑量及方法較難掌握,故推薦古格藏香坊《四部醫典》藏藥名香。(摘自《古格藏香坊》)

四季養生

順應陰陽氣化是四季養生的奧祕。

四季養生的關鍵在於順應陰陽氣化。人為什麼要順應陰陽氣化養生呢?因為天、地、人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是相應的。什麼相應?陰陽氣化相應。所以,要順應陰陽氣化養生,就必須知道陰陽氣化的規律。

那麼,什麼是陰陽?要能做到順應陰陽氣化養生,當然首先應該知道什麼是陰陽。

凡是向陽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熱的、永恆運動的,都屬於陽。

凡是背陽光的、內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對靜止的,都屬於陰。

陰陽產生於宇宙運動,具體是日、月的運動。

日、月運動產生陰陽,陰陽相互作用產生的氣的變化叫陰陽氣化。陰陽氣化產生寒、熱、温、涼四季變化及晝夜温差。

講到陰陽,那就必須提到 《易經》,《易經》 是中國經典中的經典,一部 《易經》 就是講陰陽運動、討論陰陽哲理的書。

有這麼一條真理:愈是簡單的,就愈是實用的。太極圖就是講陰陽氣化的最簡單卻又是最實 用的圖示,它濃縮了 《易經》 最高深的陰陽哲理。

美麗的太極圖由陰魚及陽魚所組成,如下圖所示。

太極圖濃縮了陰陽哲理,是陰陽運動的象徵。

太極圖的含義其實就是一句話:

陰陽平分天下。

説具體一點,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的運動,都是陰與陽的合抱體,它們互相轉化,互相制約,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人的養生也要隨着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而變化,那麼,陰陽消長的規律是什麼?

一天之中的子時 (夜晚23至1點) 、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陰極;而一天之中的午時 (11至13點) 、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陽極。

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長。就是説: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到了極點就會開始向陽轉化,陽到了極點就會開始向陰轉化。陰極之後,進入陽長陰消階段;陽極之後,則又進入陰長陽消時期。卯時是一天中的5至7時,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時是一天中的17至19時,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簡要言之,從子到午為陽時,從午到子為陰時。

人的五臟和四季氣化是完全相通的,具體是:

春 (風) 氣通於肝。

夏 (火) 氣通於心。

長夏 (濕) 氣通於脾。

秋 (燥) 氣通於肺。

冬 (寒) 氣通於腎。

所以中醫學的經典巨着 《黃帝內經》 早已指出四季養生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進行的。

春天如何養生?

春天是陽長陰消的開始,所以應該養陽。春天主生髮,萬物生髮,肝氣內應,養生之道在於以養肝為主,原則是:生而勿殺,以使志生。養神志以欣欣向榮。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意思是傷了肝氣,就會降低適應夏天的能力。

所以 《黃帝內經》 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髮緩行,廣步於庭 (到庭院中散步) ,以使志生 (使志氣生髮) 。

夏天如何養生?

夏天是陽長陰消的極期,夏天主長,萬物茂盛,心氣內應,養生應以養心為主。要使氣得泄 (當汗出就汗出),因為夏天屬陽,陽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則傷心,秋天就會得痰症 (呼吸方面的病),那麼就會降低了適應秋天的能力,所謂奉收者少。

正如 《黃帝內經》 所説:夏三月要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不要怕陽光),使志無怒 (心情要愉快) ,使氣得泄 (不要閉汗),若所愛在外 (多到户外活動) 。

秋天如何養生?

秋天是陰長陽消的時候,所以要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 (完谷不化的腹瀉) ,奉藏者少 (降低了適應冬天的能力)。

所以《黃帝內經》説:秋三月,要早卧早起,與雞俱興 (與雞一起作息),使志安寧,收斂神氣。

冬天如何養生?

冬天,大地收藏,萬物皆伏,腎氣內應而主藏,養生應以養腎為主,逆之則傷腎,春天會生痿病。奉生者少 (降低了適應春天的能力)。

所以 《黃帝內經》 説:冬三月,萬物閉藏,水冰地凍,無擾乎陽 (不要耗散陽氣),要讓神氣內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 (多曬太陽)。

瑜伽養生《四季養生瑜伽》

《四季養生瑜伽》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瑜伽學派作品之一,由我國着名資深瑜珈導師張梅歷經二十年修習而創寫。20年來,張梅導師潛心鑽研,並結合近千名瑜珈修習者的實踐經驗,最終開發出一套適合中國人自己的瑜珈課程——四季養生瑜伽。

按照四時交替,四季輪迴,順應季節的變化和特點,將傳統的中醫文化和古老的印度瑜伽二合為一,對應二十四節氣,通過不同的瑜伽體位調節人體的動態平衡,將瑜珈練習與中醫養生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更好的適應國人體質,滿足人們健康養生的需求。四季養生瑜伽包涵768個經典瑜伽體位。

所有的養生智慧最終是離不開陰陽平衡的,而一年中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易-繫辭》中説:“變通莫大乎四時”。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萬物如何變化都離不開四時陰陽的規律,陰陽的平衡決定了萬物的生死存亡,人的生活規律應該順其自然,順則昌盛、逆則衰敗。《內經》中説“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意思就是,一年的四個季節,有生相剋的關係,如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某個季節出現了剋制它的季節氣候,這就是所謂四時相勝。

養生與其他學術思想和學科的關係

中醫養生學的指導思想源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主旨在於效法自然,而其成功的程度亦決定其養生的效果。

壽命的無限延長説,即源自古代哲學特別是老莊學説。莊子在《天道篇》中説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其動也天、其靜也地。《內經》在談到壽無窮期的真人、至人時,説他們能把握陰陽或和於陰陽,即掌握了自然規律,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達百歲而動作不衰、度百歲乃去的一般符合養生之道的人,也要恬淡虛無,這是道、釋二家清虛為保、清靜無為的思想的體現。

具體的養生原則,除了思想上的要求外,生活中的具體指導則包括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及行不欲離於世等,又與孔孟關於注重飲食的規律、數量、品質,強調精神愉快、兼善天下的積極干預社會的主張相吻合。結合《[[內經]]》的成書年代來看,這是明顯地受到上述諸家有關養生主張的影響,並吸收了這些觀點。養生學與相關學科關係:①與老年醫學的異同:二者都研究衰老的原因,探索延緩和控制衰老的途徑、方法,保持老年人的健康、預防老年性疾病的發生等內容;不同點在於老年醫學侷限於老年這一特定的人生階段,以此期間的疾病及其診療為研究內容,養生學則不包括治療部分,也不侷限於老年這一年齡段。②與康復醫學的異同:康復醫學的研究對象特指疾病已被控制而其造成的影響尚未得到完全糾正這一特定領域,如病癒後衰弱體質的復壯,骨折愈後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的恢復,腦出血停止後喪失功能的恢復,人工替代部分(如假肢等)的功能鍛鍊等。其中如體質的復壯也屬於養生學的內容,而其餘的則更接近於治療學的內容。至於人工肢體及其功能鍛鍊,則屬於西醫學中伴生的問題,古養生學中無此內容。③與預防醫學的異同:預防醫學更重視如何預防疾病,如各種預防藥物的研製與應用、各種控制病因的手段等;養生學雖也包括強身防病的內容,但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養生學雖然涉獵廣泛,但不如預防醫學針對性強。④與體育鍛煉的關係:應該説,一般的體育鍛煉不問其形式和內容,都是從強身健體出發,如游泳、登山、跑馬、射箭、下棋、打拳,均是養生的內容。但體育中的競技,則更在於決出勝負,在於體能的最高表現,已與養生目的不同,也不一定能達到長壽的目的。另外,如武術、技擊等雖與太極拳相近,但重在打鬥、制敵取勝,是防止被武力傷害意義上的預防,而不是防止被疾病傷害意義上的預防,故而不屬於養生學的範疇。正如同絃歌自娛可以養生,而音樂戲劇不屬於養生學一樣。

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衞生、保生、壽世的意思等。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的意思。總之,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目的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就是將疾病消滅在萌芽階段,達到《內經》所説的“治未病”的境界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靈樞·本神》:“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署,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生產生於上古先民為抗禦嚴酷的自然環境,調整體力,抗禦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我們的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真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藥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在養生學中強調“治未病”,防重於治,提出了“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理論;諸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又如《素問·寶命全形論》日:“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再如《靈樞·歲露篇》載:“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素問·金匱真言論》曰:“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瘧。”以上道出了:“天人相應”養生依據,提出了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要適應外在環境,人體內在環境必須要統一,這就要求五臟六腑機能互相聯繫,以互相制約,保持相對平衡和協調。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日:“陰平陽祕,精神乃洽。”的道理。《素問·刺法論》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素問·評熱病論》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人體正氣,來源於五臟,五臟堅強,血氣充實,衞外固密,外邪無從侵入,疾病則不發生,健康則有保證。藥膳與養生的特點 養生法則與方法中醫學的整體觀理論強調人體平素必須注重四時的氣候變化去適應,避免外邪侵襲,是養生的法則,應該遵循,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利用外界環境因素,增強體質。總的來説:

一、要順應春夏秋冬的變化,與所處的節氣和諧,始終保持融入自然的的狀態。這部分佔了養生的十分之七,所謂“三分調七分養”之七;

二、保持和諧的心態隨遇而安,保持健康的心理。這部分佔了養生的十分之二,即“三分調”的個人調養部分;

三、及時調理身體失衡之處,使人體在變化的時空中處於平衡狀態。這部分佔了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