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導致營養素缺乏症的原因有哪些

常見疾病 閲讀(1.67W)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瘦的像竹竿一樣的人,感覺他們怎麼吃都吃不胖,其實長得太苗條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患上了營養素缺乏症。那麼導致患上營養素缺乏症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導致營養素缺乏症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營養素缺乏症的原因有哪些

1、營養素攝入不足。

最常見的是食物攝入不足,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攝入不足。其次偏食、素食、過多食用精製食物以及因烹調不合理而破壞營養素等也可引起某種營養素攝入不足。

2、營養素吸收不良。

營養素吸收不良可由消化系統的形態、化學與生理的改變而引起,如吸收面積減少、分泌障礙、蠕動過度以及口服滑潤劑、鹼類與吸着劑等。

3、營養素利用減少。

營養素利用減少常見於肝臟疾病,因為營養不能在肝臟進行必要的變化,且肝臟也不能儲存營養素。如肝硬化患者在體內不能將胡蘿蔔素轉變為維生素A而發生維生素A缺乏。有的藥物是某些營養素的拮抗劑,如抗腫瘤藥脱氧吡哆醇是維生素B6的同素物,能抑制需要維生素B6的酶系,影響維生素B6的利用。

4、營養素損耗增多。

長期發熱、代謝功能亢進、癌症及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結核病)等明顯地使體內各種物質的消耗增加。創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等促使組織分解代謝加劇,從而使體內的氮從尿液及創傷面丟失增加。寄生蟲感染會使營養素損耗增加,消化道瘻與腎臟病使營養物質的排泄增加,長期慢性失血使營養物質丟失增加都是導致營養缺乏的原因。

5、營養素需要量增加。

在人體生長髮育、妊娠、哺乳、劇烈運動等情況下,營養素需要量明顯增加,此時如營養素攝入不足,吸收和利用障礙等原因,則更易發生營養缺乏

6、營養素消耗與排泄增加。

吸收過量,會增加排泄,返流可丟失無機鹽(鋅、銅、鈣、鎂);出血,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腫瘤、寄生蟲、腹瀉、月經過多、分娩、腎外傷、血吸蟲病均可加速缺鐵性貧血;藥物介導、銅過量、損傷、發熱、瘧疾導致血紅蛋白尿(是另一鐵經腎丟失的途徑)。如:蛋白尿;出汗過多,多尿(低鈉血癥);強迫喝水(狗試驗),利尿劑;嚴重的外傷、高熱、膿毒血癥等引起氮的丟失;急性損傷期可導致VA丟失;哺乳是營養丟失的另一途徑。

7、營養素破壞增加。

VB1,VC在酸性環境中穩定;VC在PH=7.95的胃液中,3hr 65%破壞;VB1 在PH=1.5~3.0的胃液中,在37℃保温16小時仍很穩定,若有膽鹽與胰液破壞程度可達50%~90%。

以上就是關於導致營養素缺乏症的原因有哪些介紹,怪不得看到有些人怎麼吃都吃不胖,而且出奇的瘦,其實很有可能就是得了這種疾病,主要還是營養素吸收不良造成的。當然啦造成這種病症的原因是很多的,當發現自己存在這種病症時,應該查出病因,積極治療,這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