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健康生活>

飯後靠牆站會更健康

健康生活 閲讀(2.38W)

目錄:

飯後靠牆站會更健康

第一章:飯後靠牆站會

第二章:女性飯後做什麼更有益於健康

第三章:“飯後百步走”到底能走不能走

飯後養生,做些什麼才是對健康最有益的呢?散步或是吃水果等等還對身體有益嗎?想要消化好的話不妨在飯後靠牆站會兒,減肥、消食,一舉兩得哦!

飯後靠牆站會

吃完飯坐着躺着,不但影響消化,還會長出難看的小肚腩。專家建議,飯後不妨靠牆站一會兒,減肥、助消化的效果,比走路、喝酸奶更有效。

具體做法是,飯後靠牆而立,後腦勺、肩膀、臀部、小腿肚、腳後跟貼着牆,並收緊腹部,這樣可以改善身體線條感,使身姿更挺拔。

剛開始站5分鐘,慢慢可以延長至半小時,大約兩個月就會看到明顯效果。站立運動簡單易行,效果又快,即使女性生理期間也可以進行。但需要提醒的是,站立時最好穿平底鞋,否則很有可能引起腿部和腰部不適。

站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拉伸一下胳膊和腿,可以讓腳後跟着地,腳尖儘量抬高,此時小腿就能感覺到充分被拉伸了。

另外,每天下班回到家,看電視時也可以靠着牆站一站,這樣做可以藉助身體與牆之間的壓力,幫助勞累一天的頸椎放鬆。

有的人擔心站久了下半身容易浮腫,或者引起靜脈曲張。馬磊建議,站後可以再慢走或慢跑5分鐘。兩項運動交替結合,可以使人的心率維持在正常水平。另外,站後還可以躺在牀上抬高腿,或者泡泡腳,以放鬆全身。

女性飯後做什麼更有益於健康

飯後欣賞音樂

音樂不僅是藝術,而且可以養生健體、益壽延年,甚至可以治病療疾。古籍《壽世保元》中有句話叫:“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而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説法。實際上,這兩句話説的都是一個意思――音樂能夠幫助消化。

柔和輕快的音樂,乃至賞心悦目加環境,都可以作為一種良性刺激而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食後欣賞輕柔明快、美妙動人的音樂,對人體大有裨益。——偉大的音樂啊,簡直無所不能。

飯後摩腹

飯後以熱手輕輕摩腹,手法從上至下,從左到右,或以順時針方向,用手掌環轉推摩,能促進腹腔內血液循環,加強胃腸消化功能。

飯後緩行

飯後緩步行,對食物消化和人體的休息極為有利。什麼是緩行?通俗點講就是散步,更通俗地講就是慢慢走,這個就不用教了吧?

飯後漱口

飯後漱口能及時清除存留口中的食物殘渣。現在非常不提倡飯後立即刷牙哦,據説會破壞牙齒表面的保護層。所以也有牙醫建議,飯後喝一小杯牛奶或用牛奶像漱口一樣與牙齒親密接觸,可以加快牙齒鈣質的恢復過程。

還有,如果這餐飯,我們吃得太油膩或是吃得太火辣,又該怎麼辦呢?別擔心,連這個我們也為您準備好了!接着往下看吧。

燒烤後吃根香蕉

燒烤類食品會產生較多的苯並芘等致癌物。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表示,最新研究發現,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並芘的致癌作用,保護胃腸。

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

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膩食物較多,喝杯糖分低、纖維素含量高的芹菜汁大有裨益。芹菜中的纖維素可以帶走部分脂肪。

吃火鍋後喝點酸奶

火鍋湯温度高,配料鹹辣,對胃腸的刺激大。吃火鍋後喝點酸奶,可以有效保護胃腸道黏膜。此外,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抑制腐敗菌的生長。

消化不良,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

大麥中的尿囊素和橘皮中的揮發油,可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很有好處。

吃方便麪後吃水果

進食方便麪後吃一點水果,如蘋果、草莓、橙子、獼猴桃等,可以有效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此外,提倡煮食方便麪。煮後的麪條更柔軟,有利於腸道吸收水分,幫助消化。

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

蟹肉屬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吃後可能引發胃痛、腹瀉、嘔吐等。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學博士莊乾竹博士表示,吃蟹後喝一杯性温的生薑紅糖水,能祛寒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潤肺止咳,飯後吃個柿子

莊乾竹表示,柿子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功效,對於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來説,是理想的保健水果之一。但柿子不能空腹吃,其中的鞣酸成分易在胃中形成結塊。

“飯後百步走”到底能走不能走

中醫專家:飯後緩行“以動助脾”

專家指出,脾為後天之本,人類健康長壽與否,與脾胃有直接關係。而養脾有補與動等方式,飯後散步緩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這是“以動助脾”的養護後天之道,因為中醫理論認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運動四肢就是運脾。

“飯後百步走”是千百年來被廣泛接受的養生觀,也有很多實踐支撐。孫思邈是唐代着名醫學家兼養生家,他以自身實踐活到101歲。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點心飯後,出門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後,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緊接着又説:“食畢行步,踟躕則長生”。

飯後半小時後百步走才有助消化

進食後,立即卧牀休息睡覺,於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飽食勿便卧”,食後便卧會使飲食停滯,食後急行又會使血流於四肢,影響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後緩緩活動,則有利於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這就是“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但專家也指出,這個“飯後”我們的理解應當是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而並非指飯後立即緩步散步。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食飽不得急行”。飯後百步並不提倡飯後急行,而是緩行,不宜緩行者也可擺擺手足。還有,部分人是不宜飯後百步的,如肝病患者,有冠心病的人等。

西醫專家:飯後百步走不適合所有人羣

根據最近腦生理專家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漲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於“飢餓”狀態。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運動食品)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它只適合於平時活動較少,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於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於身體健康(健康食品)的。但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再開始百步走。

飯後立即走動透支體能,不利消化

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着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比如駕駛,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根據美國保健(保健食品)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正餐過後,坐進駕駛倉,血液都集中於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飯後百步走?

有些人是適合飯後“不能走”的,這是指體質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以選擇在飯後平卧10分鐘。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後運動。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

另外,冬季氣温低,就餐環境室內外温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因此,飯後適當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然後再活動比較合適。

無論中醫專家還是西醫專家,都提倡飯後百步走並不是吃完飯後立即散步,而且休息了20-30分鐘左右才外出散步,而且步伐不應該太快太急,應該緩慢行走。

結語:你知道飯後做什麼最養生嗎?想要飯後不發胖,那就靠牆站會兒吧!(文章原載於《家庭保健》,刊號:2012/04,作者:屈象,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