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中醫養生>

黃芪藥膳食療法

中醫養生 閲讀(1.21W)

黃芪藥膳食療法

黃芪藥膳食療法

黃芪的食用方法

■砂仁黃芪豬肚

用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製法:豬肚洗淨,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於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氣和胃,醒脾,用於胃呆食滯。臨牀服用砂仁適量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

豬肚能健脾胃、補虛損。

■黃芪內金粥

用料:生黃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雞內金粉7克,金橘餅1個,糯米80克。

製法:將生黃芪加水煮20分鐘,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雞內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於脾虛濕滯食停所致的脘腹脹悶、食慾不振、體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黃芪能補氣固表,斂瘡生肌。薏米健脾滲濕,除痺止瀉。赤小豆能利濕退黃,清熱解毒。雞內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運動機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補中益氣。

黃芪紅棗茶的做法:

黃芪枸杞紅棗湯由於其補氣補血,藥性平和,無特殊藥味,易於接受,泡製方便,在冬天可以長期服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黃芪紅棗茶的做法,功效以及注意事項。

黃芪紅棗茶

1、紅棗用温水泡發洗淨後,去核(不去核會有些燥熱,如果體質比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

2、黃芪和紅棗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正常煎中藥都需要把藥材泡20-30分鐘,以便於藥性的析出)

3、點火,煮滾了以後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不要用電磁爐,要用明火)

注意事項

1、熱性體質、肺結核等人羣不適宜飲用。

2、感冒、發熱、上火時不適宜飲用。

3、經期也可以喝也可以不喝,如果有常情況就停,如果沒有什麼異常情況也可以繼續喝。

4、飲用期間,最好不要吃太油膩、太寒的食物。蘿蔔也最好少吃,會減弱黃芪補氣的功效。

5、10g黃芪的用量,再加上紅棗自身的甜味,煎出來的藥汁基本沒有藥味,不要亂加糖。

黃芪的作用

黃芪,又名黃耆,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植物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託毒排膿、生肌等功效。

1、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2、黃芪是中藥中最基本的用於提高肺與呼吸系統免疫能力的藥材、 可以用於因免疫力低下導致的虛汗病症、也可以用於補氣和增進脾臟功能和代謝能力低下;

3、黃芪是補氣的,比如説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4、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脱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5、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黃芪的作用與功效

三種腎虛慎用黃芪

1、腎病屬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應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温,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

2、陰虛的表現:有手足心熱、口咽乾燥、腰痠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等。濕熱的表現:有口苦、口乾、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為滿面通紅、咽紅、咽乾、咽痛、口苦口乾、脣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等。

3、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蔘、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4、黃芪食療價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採挖,除去鬚根、根頭,曬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總結:黃芪的吃法有講究不易多吃,不同的吃法所帶來的效果也不同,腎虛者請慎用黃芪,平時想補補的朋友可以在家自制黃芪紅棗茶來喝,不僅方便而且簡單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