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老人健康>

老人疾病 爸媽不得病都是這樣做的

老人健康 閲讀(4.32K)

父母的健康是子女們最關心的事情,相信每個人都想給父母創造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但是老人疾病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哦,老人慢性疾病有哪些呢,生活中大家對於老人常見呼吸道疾病有多少了解呢?一起來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老人疾病 爸媽不得病都是這樣做的

目錄

1、老人夜間突發的疾病 2、老人常睡不醒暗藏的疾病

3、老人要注意預防的疾病 4、老人出遊需要預防的疾病

5、老人保護血管吃什麼 6、中老年人應當如何治療口腔疾病

7、老人冬季預防疾病怎麼做 8、冬季老年人預防心血管疾病吃什麼

老人夜間突發的疾病

在生活中,中老年人羣是很容易出現突發疾病的,很多時候老人突發疾病時候沒有人在場,當發現是已經錯失最好的黃金時機,沒有得到快速的治療,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預防夜間發病呢?專家指出,對於中老年人羣,一定要注意夜間休息時最易突發的六種疾病。有老人的一定要謹記啊。

一、心絞痛

老年人由於勞累、氣候突變或晚上看電視心情緊張等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冠狀動脈收縮,以及夜間睡眠時靜脈血液迴流增加,致心臟負荷加重。當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時便可導致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而發生心絞痛。此時,家人應立即將老年人扶起,讓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多可緩解。

二、腦梗塞

老年人一般都有腦動脈硬化,有些人害怕夜間飲水使夜尿增多而限制飲水,結果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而發生腦梗塞。當老年人夜間出現肢體麻木、口角歪斜、肢體不能活動時應想到可能發生腦梗塞,這時家人千萬不要晃動老年人,否則有可能導致栓子脱落引發其他一些併發症。處理方法是保持安靜,立即給予溶解栓子的藥物。平時應遵醫囑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調整飲食結構,夜間睡覺前飲水稀釋血液,晚上起來時最好喝一杯涼開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三、哮喘發作

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與肺心病的老年人,由於夜間睡眠時副交感神經興奮,迷走神經亢進,導致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痙攣而發生哮喘。哮喘發作時可給氨茶鹼,或使用舒喘寧噴霧劑、異丙基腎上腺素等,嚴重時應立即給予吸氧。

四、急性腹痛

有些老年人患有膽結石、腎結石等疾病,當夜間睡眠體位發生改變時,結石移動嵌塞膽道或輸尿管導致痙攣而引起急性腹痛。有些患有潰瘍病的老年人,由於飲食不節或受涼,加上夜間迷走神經興奮,胃酸分泌增多可致胃痛。對於因膽結石和腎結石引發的腹痛,應立即變換體位,同時按壓足三裏、膽囊穴、內關、關元等穴位可緩解疼痛。胃潰瘍病人則服用654-2等解痙藥以緩解症狀。

五、痛風發作

痛風一般在夜間或凌晨發作,疼痛劇烈,此時可選用秋水仙素、消炎痛等治療。

六、尿瀦留

老年人常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夜間睡眠時尿液濃縮,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前列腺充血等原因可導致急性尿瀦留。家人可用熱水袋或炒熱的鹽包熱敷小腹部,情況危急時應急送醫院插導尿管導尿,或在恥骨上行膀胱穿刺導尿。

老人常睡不醒暗藏的疾病

儘管睡眠不足易危害身體健康,不過,睡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情。有關研究表明,經常“睡不醒”對於老年人來説是身體向他們發出的警報。

警報一:心臟病

大腦作為人體的“司令部”,時刻指揮和協調着人體進行的所有活動。由於大腦在工作時所需的氧和營養物質主要靠心臟“泵”到大腦的血液(在心臟每收縮一次射出的血液中,有1/5流向了大腦)來提供,所以大腦代謝的正常與否與心臟的收縮功能有着密切的關係。一般情況下,當老年人的心臟收縮功能減弱時,其大腦就會出現缺氧的現象,而老年人大腦缺氧在神經系統方面的表現就是經常“睡不醒”。因此,老年人若是經常出現“睡不醒”的症狀,就説明其心臟的收縮功能可能出了問題,即可能患了心臟病。

警報二:腦血管疾病

老年人的腦血管若發生了硬化、萎縮或脂質沉積,就會使其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降低,從而導致其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的現象。久而久之,老年人就會因此而患上腦梗塞、腦萎縮、腦血栓等腦血管疾病。在上述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過程中,腦組織缺血、缺氧就會導致人們總是睡不醒(包括睡眠頻率和睡眠時間發生改變)。所以,老年人若總是睡不醒就要警惕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警報三:慢性疾病

老年人若患有慢性腎炎、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各種慢性病,其新陳代謝的速率就會逐漸降低,導致其體內有毒的代謝物不能順利地排出體外,進而影響到其植物神經的調節功能,使其出現整天“睡不醒”、多汗等症狀,此時,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看看是否患了什麼慢性病。

老年人在出現睡不醒症狀時,若能及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身體狀況。

老人要注意預防的疾病

跌倒

在全球,跌倒都是老人意外傷害的頭號殺手。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中,每年因跌倒造成傷害的達2500萬人。跌倒不但會造成腦部受傷、骨折等嚴重外傷,還會引發“跌倒恐懼症”,給老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XX老年醫院院長提醒,要想預防跌倒,首先居室傢俱擺設要方便老年人行走,地面要防滑,通道應無雜物堆放,浴室、洗手間要裝有扶手;其次,老人要增加體力鍛鍊,多活動髖關節,通過練習單腿站立來保持平衡能力。老人跌倒後,要加強護理,老人多做牀上活動。還可以為老人做跌倒風險預測檢查,消除導致跌倒的風險因素,防止再跌倒。

中風

據統計,2008年全世界有中風病人1600萬,其中1/3會失去生命。我國的情況更為嚴峻,是全世界中風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每年約有150萬人因此喪生。中風發作前期,多數患者會突然臉部、肢體麻痺或無力,説不清楚話,流口水、視力模糊、昏昏欲睡或行走困難等。由於這些症狀持續時間很短,病情又迅速好轉,常被患者及家屬忽視。老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務必第一時間送到醫院救治。遠離中風最關鍵的是預防,戒煙、限酒,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肥胖者減重,保持情緒平穩,養成定期去醫院體檢的習慣。

帕金森病

這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在50歲以後發病,主要會影響行動能力,也可能導致吞嚥困難、便祕、睡眠障礙和跌倒等問題,將近200多萬中國老人深受其擾。專家表示,當帕金森病患者出現症狀的時候,往往腦內細胞已經開始受到影響,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早獲益。如果老人係扣子、穿襪子等動作明顯變慢了,寫字越寫越小,穿衣服或沖涼要花更長時間,休息時手腳都會顫動不已,並且出現睡眠障礙等,這些都可能是帕金森的早期症狀。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快步走,能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身體功能和大腦功能,可以緩解身體的僵硬程度,令老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對生活的態度也更為積極。

認知障礙

人老了大腦逐漸萎縮,容易忘事。但如果情況格外嚴重,比如反覆丟三落四,甚至分不清白天還是晚上等,家人就要注意老人可能出現了認知障礙。導致老人出現認知障礙的疾病主要有兩個:一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會逐漸出現記憶能力、語言能力和感覺能力的下降,多數患者發病後幾年內還會因腦衰竭而死亡。數據顯示,我國大約有600萬~1000萬老人患病,85歲以上的老人有一半患病。為了延緩大腦衰老,預防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生活中可以多用左手吃飯、刷牙、梳頭、端杯,學習一些新愛好、新語言。第二個原因是血管性痴呆,主要由於腦供血不足導致的認知障礙,與血管相關基礎性疾病關係密切,患者往往時而糊塗時而清醒,此類認知障礙只要控制好血管基礎性疾病,症狀就會緩解。

視力和聽力衰退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在50歲以上人羣中,超過50%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聽力喪失問題。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聽力受損會導致老人的能力和自信心下降。《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稱,聽力受損的老人思維和記憶力會更差。因此,如果發現老人聽力下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或者聽從醫生的建議佩戴助聽器。高芳堃説,在五官中,眼睛是老得最快的器官之一,到了50歲左右,就會出現老花、視物不清等症狀。老人用眼一段時間後,要注意讓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看看遠處,或用點人工淚液,以緩解視疲勞。西蘭花、甘藍等蔬菜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對預防黃斑病變和白內障有重要作用。

頭暈

老人年紀大了常常會有頭暈、頭痛現象。調查發現,65歲以上的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為57%,男性為39%。導致頭暈的原因很多,不少疾病都帶有頭暈的症狀,比如腦供血不足、腦缺氧、頸椎病,甚至腫瘤都會引發頭暈,還有些老人是因為降血壓藥物產生的副作用。經常頭暈的老人,應該及時接受檢查確定導致頭暈的原因,並接受治療。需要提醒的是,眩暈症雖然常見,但也可能有生命危險。如果突然感覺頭暈、旋轉得厲害,很難邁開腳步,應該趕快看醫生,這有可能是中風的徵兆。

褥瘡

褥瘡是長期卧牀老人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不僅給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而且給臨牀診療、護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褥瘡是壓出來的,所以老人一定要主動運動,能夠從口腔自主進食也非常重要。看護者要經常檢查老人的皮膚有沒有泛紅或者潰爛,經常幫老人改變位置和姿勢,勤翻身按摩、勤擦洗整理,還可以購買防壓力牀墊和坐墊,緩解骨頭突出部位所受到的壓力。一旦皮膚出現損傷,即使面積還小,也要立刻治療。

尿失禁

數據顯示,40%的老人患有尿失禁,其中以女性居多。尿失禁又被稱為“社交癌”,患病老人因此害怕自己出門,得上抑鬱症的機率是普通人的10倍。高芳堃説,老人一旦出現尿失禁,應儘早去泌尿外科治療。她建議,老人可以多做提肛運動鍛鍊膀胱肌,同時依照個人習慣控制好喝水的時間和量,可以少量多次,一旦感覺憋尿就提前去廁所,晚上臨睡前最好少喝水。

老人出遊需要預防的疾病

很多老人退休以後,生活清閒了,就會呼朋喚友,組團出去旅遊散心,領略大自然的美景,不僅放鬆了心情,還能呼吸新鮮空氣,有助於身體健康。但是旅途中水土不服、路程顛簸、氣候多變等因素會成為老人疾病的突發誘因。出遊要愉快,但同時也要注意疾病預防,一定要帶上常備藥品,尤其是常用的急救用藥一定不能忘,出遠門之前最好還進行一次體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免在旅途中突發疾病措手不及。

下面來介紹下老年人出遊要注意預防的四類常見疾病,防患於未然。

一、昏厥

昏厥多由勞累引起,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此時千萬不可隨意挪動病人,應首先觀察患者心跳和呼吸是否異常。如發現心跳、呼吸正常,可輕拍患者並大聲呼喚使其驚醒。如無反應則説明情況比較複雜,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二、心源性哮喘

奔波勞累,常會誘發或是加重心源性哮喘的急性發作。臨牀表現為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病人首先應採取半卧位,並用布帶輪流紮緊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5分鐘一次,可減輕心臟的負擔。

三、心絞痛

多由勞累、飽食、激動、受寒等引起,因此,有心絞痛病史的患者,秋遊時應攜帶急救藥品。如發生心絞痛後,首先應讓其坐起,不可搬動,並迅速給予硝酸甘油含於舌下,同時服用麝香保心丸或蘇冰滴丸等藥物,以緩解病情。

四、急性腸胃炎

由於旅途中食物或飲水不潔,極易引起各種急性的腸道疾病。如出現吐、瀉和劇烈腹痛等症狀,同伴們應立即將病人送附近醫院診治,並將其吐、瀉物按防疫要求進行消毒處理,以防止傳播擴散。

老人吃菌菇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現在很多老年人常患的疾病,給老年人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健康飲食專家提醒廣大朋友,老年人保護血管可以多吃菌菇。菌菇類食品熱量低,不僅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還富含多種營養素,老人適量吃菌菇類,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好處。黑木耳能降低血小板凝集性,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有益於防治冠心病與中風。香菇中的香菇素能降低有害膽固醇,對心血管系統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還能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老人保護血管吃什麼

1、香菇

香菇中的香菇素能降低有害膽固醇,對心血管系統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還能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幹香菇適合燉菜,能使纖維軟化徹底,有利於口感。香菇的作用,菌帽大於莖部。浸泡香菇的時候用20℃~35℃的温水,做菜時候把泡髮香菇的水也倒進鍋裏,不會損失營養成分。

2、黑木耳

黑木耳也是菌類家族成員,作為有名的“血管清道夫”,黑木耳能降低血小板凝集性,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有益於防治冠心病與中風。老年朋友可以每週吃兩次黑木耳,涼拌或者炒食都不錯。

3、杏鮑菇

杏鮑菇肉質肥厚,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 能軟化和保護血管。適合炒、燒、燴、燉,也適合用來涮火鍋,或者做涼拌菜。

老年人保護血管可以多吃菌菇,通過飲食專家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健康飲食專家提醒廣大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健康飲食,並且如有出現不適的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老人堅持五個養生原則保長壽防疾病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説,老人應該怎樣養生最好呢?人到了老年就會容易患病,想要預防疾病就要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介紹老人保長壽防疾病應如何養生,別錯過了。

老人養生的原則

動得快活,筋骨永不老。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運動對於筋骨也大有裨益,筋骨互相關聯,筋對骨有着支撐、保護、緩衝的作用,鍛鍊時筋骨同練,當筋變得更為堅韌,就能對骨頭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防止骨折。

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可以選擇運動量稍大的運動,比如做操、打球、跳舞、打太極拳等,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宜;七八十歲的老人要適當減少運動量,最好的運動是散步,可以在下午三四點外出散步半小時,運動量以感到輕鬆、愉快為宜。天氣不好時,在家裏甩臂、彎腰、抬腿,也是不錯的運動。

吃出均衡,機能永不老。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漸減弱,更要想辦法做到營養均衡。百歲壽星、着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每天吃一個蘋果,而且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老人也要以此為借鑑,每天吃肉、蛋、奶,但不要太油膩,不要口味太重。

山藥、土豆、白菜、蘿蔔、豆漿、蜂蜜、香蕉、橘子、蘋果都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食物。在做法上,要以燉菜為主,燉菜比較軟爛、清淡,易於消化。歷代養生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稱粥為“世間第一滋補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比較適合老年人,小米粥、燕麥粥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把黑芝麻、核桃、薏米等按照口味調配,打成五穀米糊當晚飯吃。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要吃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但也不要餓着,尤其是低血糖、低血壓的老人更不能餓,可以在下午4點左右適當加餐,吃些點心、水果、堅果等。

主動交流,心情永不老。對於老人來説,不要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裏,要多走出家門,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和家人以外的人進行交流,比如去小區、公園散步時,主動和其他人聊天,這樣大腦能積極運轉,心情也會更好,能防止抑鬱。研究發現,家庭社會的支持,以及親朋好友間多交流,可以減少患病機率,有助於延年益壽。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好,比如書法、攝影、旅遊等,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此外,老年人也可以盡己所能多幫助別人,比如做志願者參與社區服務,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幫助別人的同時快樂自己。

除此之外,預防疾病還要怎麼做呢?

老人預防疾病的方法

延緩大腦衰退。運動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腦的功能,延緩功能的衰退,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用腦較多的老年人,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記憶能力,有助於休息和睡眠,同時減少大腦疲勞。

提高心肺功能。運動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機能,能預防和延緩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像跳交誼舞、慢跑、爬山之類的有氧運動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證明,心肺功能強弱直接關係到壽命長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長壽。

延緩骨質疏鬆。運動可使老年人骨關節和肌肉系統能力提高,延緩骨質疏鬆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關節病變。俗話説“人老腿先老”,運動鍛鍊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關節機能,正是延緩衰老的一個表現。

延緩慢性疾病。運動可以延緩各種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的發生和進展。有些疾病如動脈硬化等因為衰老而發生,運動鍛鍊也可以延緩疾病的進展。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老年人,發生這些慢性病的概率和程度都要低一些。

增強免疫系統。運動可以增強老年人自身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

提高心理健康。運動還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調整積極的情緒,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醫學心理學專家指出: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於人際關係的適應。運動鍛鍊已經成為一個促進老年人心理適應能力的良好形式。

中老年人應當如何治療口腔疾病

中老年患者口腔條件複雜,往往是多種口腔疾病並存,所以單一的治療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口腔醫學分科精細,使很多口腔醫生不能掌握所有的治療技術,從而缺乏綜合治療的觀念。由於這些原因,造成許多不恰當或不必要的治療,嚴重影響了口腔健康,使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形成惡性循環。現代醫學認為,中老年口腔患者應以整體來看待口腔健康,運用多學科知識,對複雜的口腔病例進行綜合處理,才能真正治癒口腔疾病,保證健康。伴隨科技發展,口腔醫學專家對中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療有了新的認識,“綜合設計、徹底治療、定期維護”成為中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療的基本原則。

綜合設計。中老年患者口腔疾患長期存在,使得口腔環境改變,比如説牙齒錯位,牙槽骨吸收,軟組織形態異常等。這些問題使治療變的複雜困難。加之中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識淡薄,往往是因為牙齒疼痛和咀嚼功能喪失做為就診的主訴。而其真正的口腔疾患可能需要頜面外科,牙體牙髓科,牙周科,修復科等全面綜合的考慮。這幾乎涵蓋了口腔醫學所有的學科,這就對醫生有很高的要求。

徹底治療。牙齒結構複雜,在咀嚼過程中,需要承受很大的力量,由於其本身就處在一個有菌的環境中,細菌容易在牙面、根面,甚至是根管內聚集,對口腔產生損害,不徹底的治療很難完全消除病灶、承受咀嚼食物的力量,更談不上健康、功能、美觀的要求。現在,根管治療,牙周的系統治療,心電監護下的牙槽外科等先進的治療手段在專業醫院得到普及,為中老年患者提供徹底的治療稱為可能。

定期維護。口腔中是一個有菌的環境,即便是再高質量的治療,依然有可能產生新的疾病。比如説牙周病會因為細菌的重新聚積而發病;義齒會因為牙槽骨的萎縮不能均勻分散咬合力,造成牙槽骨的病理性吸收等。而這些症狀在早期並不能被患者自身發現,當感覺不適,到醫院就診時,已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按時口腔檢查,做到口腔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況,中老年患者應當半年到一年時間檢查一次牙齒。

保證健康是口腔疾病治療的主要目的,很多中老年患者在治療中片面追求不疼就行,能吃東西東西就行,這些都是認識上的誤區,科學證明,絕大多數口腔疾病都沒有疼痛感,但越是沒有症狀的疾病,其危害也越大,應當引起中老年患者的重視。

老人冬季預防疾病怎麼做

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適應能力減弱,到了冬季,天氣寒冷的時候,抵抗力變得更低,因此,老年人要加強耐寒鍛鍊,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防禦寒邪侵襲,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

冬天天氣寒冷,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適應能力減弱,往往導致舊病復發,所以老年人要特別注意預防以下疾病,健康過冬。

防感冒

感冒是老年人冬季常見病,往往反覆發作,遷延不愈,極易誘發肺心病、“老慢支”、肺炎、哮喘病。因此,老年人要加強耐寒鍛鍊,入冬後堅持户外活動、冷水洗臉、熱水洗腳,這樣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防禦寒邪侵襲,防止感冒發生。

防中風

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温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防心梗

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這是因為,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心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峯期,其原因除氣温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從而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此外,病變的冠狀動脈對冷刺激特別敏感,遇冷收縮,甚至使血管閉塞,導致 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老年人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防胃病

老年人冬季要特別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這是由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日常膳食應以温軟淡素易消化為宜,老年人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要選服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藥。

防皮膚瘙癢

入冬後,氣温下降,空氣乾燥,致使老年人皮膚更加乾燥,對外界的刺激異常敏感而引起皮膚瘙癢症。這是冬季老年人的常見皮膚病,其原因在於老年人皮脂腺機能減退,皮膚乾燥,肌膚護理能力減弱,同時出現皮膚退行性萎縮。因此,老年人應注意飲食調理,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以及豆製品,禁食煎烤、油炸、鹹辣、燥熱等食品,還應選用些養血益胃、潤膚止癢的天然中草藥,如黑芝麻、六味地黃丸等。

防尿頻

冬天,有很多老年人夜間尿頻尿多,少則三五次,多則10餘次。這主要是由於老年人機體衰老,臟腑功能減弱。尿頻不但導致睡眠受到嚴重干擾,而且常因頻繁起身而感受風寒,加重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冬季老年人預防心血管疾病吃什麼

冬季,對老年人來説,是一個難熬的季節。因為老人在冬季容易復發一些頑疾,也可能染上新的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學會預防心血管疾病。首先,要從飲食下手。

茄子

在天然食物中含維生素p最豐富的要算是茄子。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着力,對微血管有保護作用,可增加微血管韌性和彈性。選茄子時,最好選紫茄子,因其維生素p的含量最高。

紅薯

紅薯富含鉀、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B6,這些成分均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其中,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有抗脂質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6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半胱氨酸水平,避免其損傷動脈血管。此外,紅薯中還含有大量黏液蛋白、黏液多糖等,能保持人體心血管壁的彈性。

大蒜

研究證明,生大蒜或大蒜汁能防止高脂肪餐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消除脂質在血管內壁的堆積,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洋葱

洋葱中含有一種洋葱精油,可以降血脂。因此,建議高血脂和動脈硬化者每日食用50—100克洋葱。

山楂

山楂能顯着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山楂還能增加心肌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此外,山楂中的總黃酮有擴張血管和持久降壓的作用。動脈硬化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壓或冠心病者,每日可取生山楂15—30克,水煎代茶飲。

燕麥

燕麥所含有的油酸、亞油酸、皂甙、卵磷脂以及鈣、鎂、硒等礦物質,均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防止過多的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進而預防動脈硬化。美國營養專家指出,燕麥片能有效降低患冠心病的機率。

黑木耳

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能減少血液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與發展。黑木耳中的木耳多糖還能降脂。每日可取黑木耳15克煲湯或炒食。

金橘

金橘中富含維生素C,能加速膽固醇的轉化,起到降脂和減緩動脈硬化的作用。金橘中還含有金橘甙等物質,可減少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減緩血管硬化,還能調節血壓。因此,高血壓及冠心病患者宜每天嚼食5—6枚金橘。

如果老人經常吃這些食物,那麼我們就可以更好的保證老人的健康了,同時也能保證老人安全的度過冬季。老人的健康可是一家的大事啊。

老人太瘦弱需要當心幾類疾病

人們總把高血脂和肥胖聯繫在一些,事實上,很多體重輕甚至消瘦的人,體內脂肪含量同樣可能超標,並因而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風險。由於沒有肥胖者警惕性高,體重輕的老人在體檢時甚至自動忽略血糖血脂檢測項目,結果也不能及時發現疾病苗頭。

很多老人信奉“千金難買老來瘦”,認為年紀大了就要瘦,能預防“三高”。老人適當保持身材對健康有益,但過瘦也不科學,潛伏着諸多健康風險,要知道瘦弱老人也有可能脂肪超標。老人太瘦要注意這些疾病。

警惕營養不良

瘦老人的新陳代謝和各種生理功能都會比正常老人低,體質相對較弱,對飢餓和勞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會感覺精神不振,易出現疲勞和頭暈目眩的現象。此外,有些老年人並非天生就瘦,而是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麪、蔬果、豆類等植物性食物,拒絕肉魚禽類等動物性食物,這些老年人可能存在營養不足、能量缺乏,進而發生貧血、免疫力低下、骨質疏鬆等。

免疫力下降

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對病毒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較弱,容易患感冒、發熱、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腸炎等消化道疾病,並且一旦患病,往往經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

易引發疼痛

脂肪是內臟器官、皮下組織的保護器,起着襯墊支撐、緩解震動的作用。精瘦的人由於沒有足夠的脂肪作為骨骼的緩衝物。他們久坐時,臀部骨骼常因為被壓而感到疼痛。由於腳底脂肪墊薄,走路也會覺得痛。

老人治療便祕疾病 便祕陷入三個誤區

老年人年紀大了,器官的功能退化,便祕很正常,主要和老年人腸道消化有關,還有就是平時的飲食習慣,改善便祕的方法很多的,但是要堅持,不能要求立竿見影,老年人治療便祕一定不能陷入以下三個誤區。

據報道,很多老年人用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便祕卻越治越嚴重。其實,治療便祕的關鍵是方法得當,出現越治越重的情況往往是陷入了誤區。

暴力摳掏

許多老年人恨便不出,乾脆用手去摳或是藉助其他物品如筷子、棉籤等強掏,極易損傷脆弱的直腸黏膜及肛周皮膚,造成感染、出血等更為嚴重的問題,還有一些老人在掏便過程中因緊張而出現昏迷甚至休克。

迷信宣傳

一些所謂的排毒養顏產品,因為含有刺激性瀉藥,長期服用後會導致繼發性便祕。一些治療出口梗阻性便祕的手術,使用不當會破壞原本正常的腸結構,反而造成直腸肛管狹窄,從而導致大便梗阻。

濫用藥物

許多人為圖一時之快,使用番瀉葉、大黃一類的瀉藥,甘露醇一類的潤滑劑或硫酸鎂等藥物治療便祕,雖然暫時可幫助解便,但長期使用就會造成結腸神經細胞損傷,導致腸動力降低,自主運動能力減弱、對藥物形成依賴,這類便祕稱為瀉藥性便祕。

大寒天寒 老人需防五種疾病

大寒將至,天氣將變得更加寒冷,這對抵抗力較弱的老人來説是一個“挑戰”,如何安然度過寒冬是老人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大寒時節,最易引發感冒、心肌梗塞、胃病、中風、瘙癢症,老人要注意預防這些疾病,衣食住行都要小心,那麼大寒節氣老人如何預防疾病呢?下面就跟小編來看看。

一、大寒時節,老人常見的“五病”:

1、胃病

隆冬季節,人體受寒冷刺激後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機體抗病力及適應性也隨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舊病復發,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2、中風

據資料報道,約70%中風患者多在冬季發病,故被專家稱為“冬季神經科的流行病”。因為冬季氣温低,人體受寒冷刺激後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腦部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導致中風發生。中風發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節要切實做好中風的預防工作。

3、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節的常見病、多發病,説起來該症不算什麼大毛病,但若治療不及時,就容易誘發多種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

4、心肌梗塞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峯,這是因為人體受寒冷刺激後,血管收縮,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

5、瘙癢症

老年人皮膚退行性萎縮,皮脂腺機能減退,遇寒冷乾燥氣候極易產生皮膚瘙癢,該症往往夜間加重,常使人難以入眠。

二、老人在冬季如何養生防病

1、重視飲食調理

中醫素有“虛則補之”、“寒則温之”之説。因此,老年人的日常膳食要注意温補腎陽,多吃些瘦肉、禽蛋、魚類、豆類等含高蛋白質的食品;多食用牛、羊、狗肉等温熱食物和含多種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以防皮膚乾燥,並可滋潤臟器,增進食慾,驅寒保暖。

2、講究心理衞生

冬季是閉藏的季節,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因此,老年人應避免憂傷、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刺激,保持樂觀情緒,豁達開朗,精神愉快。

3、改善居室環境

冬季門窗緊閉,室內空氣乾燥、污濁,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內温度的同時,應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和温度調節,天氣晴朗時要打開門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4、進行體育鍛煉

冬季不可整天呆在室內,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應堅持每天鍛鍊。這對增強體質、防病保健大有裨益。鍛鍊的項目、強度可因人而異,合理選擇,循序漸進,儘量多進行一些全身性的運動,建議老年人打太極拳、做做操等。

5、注意保暖

由於老年人的主要臟器老化,功能減弱,適應性差,故當寒潮襲來時,高血壓、中風的發病率增高,心血管病人容易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心衰。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哮喘病的重要誘因。因此,冬季老年人的衣着要鬆軟、輕便、貼身、保暖。

老人突然消瘦要警惕六種疾病

人們常説“千金難買老來瘦”,可是如果老人突然有明顯的消瘦,並且有噯氣、反酸、燒心等不適,那可得留意了,這常常是老年人多種疾病的早期信號。

惡性腫瘤

大多數惡性腫瘤都會先有消瘦的特徵。因此,原來不瘦而近期內明顯消瘦者應提高警惕。如以隱約上腹痛為主要表現的胰腺癌,常被誤認為是胃病。這種病的突出症狀就是體重明顯減輕,甚至能在一個月內體重減輕10公斤以上。

甲狀腺機能亢進

老年人甲狀腺機能亢進不如年輕人的甲亢容易識別,這種病大約有1/3的病人無甲狀腺腫大,1/2以上的病人無明顯症狀,其主要表現就是越來越瘦。

慢性傳染病老年結核病、慢性肝病等

許多慢性傳染病也是造成老年人消瘦的常見原因。由於機體分解代謝加強,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及繼發感染,致使體內營養物質消耗過多,造成體重明顯減輕。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有些患此病的老人早期只有瘦的表現,以後才逐漸出現皮膚粘膜色素沉着等典型症狀和體徵。

胃腸道系統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等胃腸道疾病,均可造成老人不能正常進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較差,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而消瘦。

藥源性消瘦

這種消瘦往往是由於服用一些增強人體代謝的藥物所引起的,如二硝基酚、甲狀腺素等。由此可見,老年人如果發現自己的體重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性的減輕現象,應該提高警惕並及時找醫生諮詢。

老人如何應對高血壓

高血壓是比較常見的慢性病,其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不及時治療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出現併發症。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疾病,會威脅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那麼,哪些老年人比較容易患上高血壓呢?

中醫詳解 哪些老人易患上高血壓

1、口味重的人

口味重喜吃鹹的人。攝入的鹽多即鈉就多,鈉把身體內的水分牽制住,使血的容量增大,而造成高血壓。

2、肥胖者

肥胖者由於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使心臟負擔加大與血管阻力增加,故此易發生高血壓。

3、長期飲酒之人

長期飲酒多的人因酒精在體內損害動脈血管使動脈硬化容易得高血壓,每天喝白酒超過二兩,血壓就會升高,要是同時又吸煙則加重血壓的升高。

4、遺傳因素

高血壓遺傳因素約佔30%。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又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發生高血壓。但是如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少吃鹽、不飲酒、不吸煙、不肥胖,同樣可以不得高血壓。

5、性子急之人

精神長期緊張以及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壓,瘦人雖不像胖人血容量大,但還可因其他因素造成高血壓。瘦人萬萬不可忽視自己的血壓。

結語:父母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作為子女要給父母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所以大家平時可以多多瞭解這些老人保健常識!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會越來越差,大家平時要多多關心父母!這樣對於老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哦,也要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