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名人養生>

名老中醫養肝補脾的經典養生之道

名人養生 閲讀(1.42W)

簡單生活方為養生之道,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藴藏着不少養生智慧,《論語》中所説的“一簞食,一瓢飲,樂在其中”的生活理念,就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法則——下面為你解讀名老中醫養肝補脾的經典養生之道。

名老中醫養肝補脾的經典養生之道

養生觀點

簡單生活方為養生之道;生薑和乾薑,功效各不同;藥膳絕不是“藥+食”這麼簡單;養肝,不妨試試“和肝湯”;補脾,勿忘“滋補湯”。

被譽為“當代中醫泰斗”的方和謙教授,生前所倡導的養生之道至今仍被人們所尊崇,現編輯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藴藏着不少養生智慧,《論語》中所説的“一簞食,一瓢飲,樂在其中”的生活理念,就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法則——

簡單生活方為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之道,最講究的就是“養心調神”。一個人只要保持恬淡寧靜的心態,使真氣順應規律的變化,精氣和神氣不外泄,就會少得病,甚至不得病。方老所倡導的簡單生活養生術與此可謂一脈相承。

只有簡單,才能從容、快樂。不奢求華屋美廈,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時髦,不扮貴人相,過一種簡單自然的生活,外在財富也許不如人,但內心可以享受充實。當然簡單生活不是吝嗇,不是“苦行僧”,而是最自然的生活,有勞有逸,有工作的樂趣,也有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温馨及自由活動的閒暇。

姜不僅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調料,還是一種效用極廣的藥物——

生薑和乾薑 功效各不同

平常有個感冒發燒,人們都喜歡熬薑湯喝。不僅如此,在中醫用藥中,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在張仲景所着的《傷寒論》中,共擬用113方,其中用生薑的有37方,用乾薑的有23方,可見姜的重要性。不過,方老提醒,姜在入藥之前,需要區分生薑與乾薑,雖然都是姜,但功效不同。

生薑:生薑味辛性温,具有發散風寒、化痰止咳、温中止嘔、解毒的功效,臨牀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症,前人稱其為“嘔家聖藥”。

乾薑:乾薑性熱,辛烈之性較強,具有温脾胃之陽、温肺化痰的功效,臨牀常用於治療中焦虛寒、陽衰欲脱及寒飲犯肺(如咳喘)等症。

食療食養是中國飲食文化與中醫藥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廚師調五味,醫生也調五味,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處,對食療的把握即是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藥膳≠藥+食

俗話説“藥療不如食療”。以食物為藥物具有無副作用、價格低廉、無痛苦等諸多優點。但近年來,國人逐漸對食療、食養敬而遠之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把藥膳曲解了。多數藥膳只是藥與食的簡單組合,功效比不上喝湯藥,味道還非常奇特,讓人難以長期食用,生病了倒不如喝一碗湯藥再去吃美食。

方老認為,藥膳絕不是“藥+食”這麼簡單,必須將飲食與醫藥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無論是從歷史源流、方藥構成、製作過程、科學分析各個方面來看,還是從煲、燉、蒸、煮等烹飪技藝來看,它都是飲食與醫藥的精華所在。從作為膳食的一方面來説,首先應滿足食物應該具有的色、香、味等基本要求;而從作為藥的一方面來説,應儘量發揮食物本身的功效,並進行合理搭配,辨證用膳。即使需要加入藥物,藥物的性味也要儘量甘、淡、平和、無異味,不能因用藥就丟了膳。只有這樣,食療才能夠成為一種享受,被大家廣泛接受。

温馨提示:下面推薦幾種簡單有效的宮廷食療方。

宮廷核桃鴨子:老鴨1只,核桃仁200克,荸薺150克,雞肉泥100克,蛋清、玉米粉、料酒、鹽、食用油、葱、生薑、油菜末各適量。將老鴨宰殺後用開水汆一遍,加入葱、生薑、食鹽、料酒少許,上籠蒸熟,取出晾涼,去骨,把肉切成兩塊;雞肉泥、蛋清、玉米粉、料酒、鹽調成糊狀;核桃仁、荸薺剁碎,放入糊內,淋在鴨子內膛肉上;把鴨子放入鍋內,用温油炸酥,瀝去餘油,用刀切成長條塊,放在盤內,四周撒些油菜末即可食用。具有補腎固精、温肺定喘、潤腸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腎虛咳嗽、腰痛、陽痿、大便燥結等症。

宮廷桑葉粥:鮮桑葉100克,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砂糖適量。將鮮桑葉、鮮荷葉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與粳米共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砂糖調勻即可,佐餐食。具有清肺潤喉、清肝明目等功效。

“和肝湯”具有養血柔肝、健脾益氣、疏肝理氣解鬱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血虛、脾不健運等症——

養肝 不妨試試“和肝湯”

方老擅用“和法”治病療疾,總結多年臨牀經驗,提出了“和為扶正、解為散邪”的精闢見解,其獨創的“和肝湯”是治療肝鬱血虛、脾不健運的代表方劑。

具體方法是:當歸、白芍、黨蔘、柴胡、香附、白朮各10克,茯苓12克,蘇梗、炙甘草各6克,大棗4枚,薄荷(後下)5克,生薑3片。水煎服,每日1劑。

温馨提示:中醫認為,肝在志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大怒傷肝,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從而出現心煩易怒、面紅耳赤等症狀。所以,調節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使自己保持好心情有利於養肝。

“滋補湯”集益肺、養心、健脾、和肝、補腎於一方,所用之藥看似平常,實則配伍嚴謹、立法有度,其專為虛證而設——

補脾 勿忘“滋補湯”

方老以補氣血重在補脾、滋陰陽重在益腎為原則,自擬“滋補湯”,作為補虛扶正的基本方劑。

具體方法是:黨蔘、白朮、茯苓、熟地黃、白芍、當歸、陳皮各9克,炙甘草5克,官桂、木香各5克,大棗4枚。水煎服,每日1劑。冀暉

“國醫大師”

方和謙的養生祕籍

飲食:方老主張多吃些大眾食物,要葷素搭配、合理飲食,不主張過分地去追求時尚,經常或大量服用保健品或藥膳。

起居:《呂氏春秋》中雲:“流水不腐,户樞不蠹。”人要健康就要活動,就要起居有常。方老每天晚上10點左右睡覺,早上6點左右起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方老平時沒有專門的體育鍛煉方式,除了每天上下班的工作外,還經常幹一些家務活,如上街買菜等,尤其喜歡研究烹飪,一則可以緩解工作壓力、舒展筋骨;二則可以調節心情、暢通氣血。

心理:方老認為,人與人相處要和諧,要合理對待矛盾,以平常心對待各種事情,不要因為名和利與同事、朋友鬧矛盾,以寬闊的胸懷對待他人,心情好,自然能長壽。

總之,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不能太過,無論飲食、起居、鍛鍊等,都要以“適度”為好,過了“度”就會影響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