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健康生活>

烈日當空 哪些人羣最受中暑青睞

健康生活 閲讀(2.59W)

容易中暑的人羣

烈日當空 哪些人羣最受中暑青睞

嬰幼兒: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温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長期逗留在通氣不良、温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老人:由於皮膚汗腺的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的衰退,導致體質較弱的老年人散熱功能降低而易中暑。

心血管病患者: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温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容易中暑。

感染性疾病患者: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而作用於下丘腦產熱中樞,使機體產熱增強。還可使機體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類物質進入血液,導致血管痙攣收縮,影響散熱,引發中暑。

營養不良者: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導致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覆腹瀉,導致脱水和電解質紊亂,導致中暑。

某些服藥者:服用抗組織胺藥、抗膽鹼藥、安眠藥等的人也會血管收縮,使體温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容易中暑。

在户外的炎炎烈日下或悶熱、高温的環境裏工作的人:主要有公交司機、交警、建築工人、農民、野外勘探人員、在露天上體育課的學生等,或是鍊鋼廠的爐前工人、熱軋鋼廠的操作工人、紡織廠的紡紗工人、鍋爐工等。

中暑症狀:胸悶心悸四肢無力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為3級:一是先兆中暑,會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悸、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温不超過37.5℃;二是輕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狀,同時體温在38.5℃以上,並伴有面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等現象;或者皮膚濕冷、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而快的情況;三是重症中暑。除以上症狀外,發生昏厥或痙攣;或不出汗,體温在40℃以上。

中暑預防:吃得越涼越易中暑

飲食方面,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應適當喝一些鹽水,補充身體中隨水分蒸發而被帶走的微量元素。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蛋、奶和豆類;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黃瓜等。關於冷飲,其實吃得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温度短期降低會影響人體消化系統,繼而影響到各系統功能正常運行。

在外出時,要做好防曬工作。烈日炎炎下長時間騎車最好穿長袖襯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陽帽。進行長時間户外運動時,要準備好防暑藥品,如十滴水、人丹等。空調温度不要開得過低,室內外温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

中暑急救:補充水分周圍通風

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以防加重心臟負擔。解開領口釦子、領帶、皮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並塗抹或服用解暑藥物;在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後,若症狀不減反增,應及時就醫。一旦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症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並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釦,幫助身體散熱;幫助服用解暑藥物,並按壓人中、虎口等穴位幫助恢復意識,若症狀沒減輕,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應對暑熱小貼士

1.喝水:喝的時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開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要喝燒開過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鮮温開水,不要喝“陳”水;還可以多喝加淡鹽的温開水。

2.喝一些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要遠離酒精、咖啡因和香煙。

3.慢慢地適應氣温的轉變:從事户外活動的時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4.及時散熱:當過於炎熱的時候應該用冷水衝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

5.留意體重變化:中暑有可能導致身體在連續幾天內逐漸虛脱,所以如果出現體重在數天內直線下降的情況,應加以留意。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減緩頭頸吸熱的速度,特別是禿頭或髮量不多的人。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輻射熱,通風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穿淺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為透氣。

9.多吃各種瓜類:冬瓜利尿消炎、清熱解毒;絲瓜解暑祛風、化痰涼血;苦瓜祛暑清心;黃瓜中的纖維素可以排出腸道中腐敗的食物,降低膽固醇;南瓜補中益氣,消炎止痛。

10.多吃涼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蘆筍等等。

11.多吃苦味菜,有利於泄暑熱和燥暑濕,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筍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12.多洗澡:幫汗水離開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