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施琅收復台灣 不屑學伍子胥鞭屍放過鄭氏

風雲人物 閲讀(1.89W)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師2萬餘人,戰船200餘號,自銅山(今福建東山)出發,進擊台、澎,經過幾天奮戰,大敗澎湖守軍。鄭軍主力悉數被殲,守將劉國軒潛逃台灣。施琅佔據澎湖後,對鄭軍實行招撫。鄭克見大勢已去,遂同意歸附清廷,實行和平統一。

施琅收復台灣 不屑學伍子胥鞭屍放過鄭氏

康熙對施琅的以戰逼和給予大力支持,當他接到施琅克澎湖的捷報之後,立即下詔鄭軍:“爾等從前抗違之罪,盡行赦免。仍從優敍錄,加恩安插,務令得所。”對鄭軍是否就撫,康熙也曉以大義:“倘仍懷疑畏,猶豫遷延,大兵一至,難免鋒鏑之危,傾滅身家,噬臍莫及。爾等其審圖順逆,善計保全,以副朕宥罪施仁至意。”康熙的態度和施琅的以戰帶和策略完全一致,這就順利地使台鄭集團放心歸附。

台灣和祖國和平統一在清初是一件大事,施琅為此立了大功。康熙把台灣的歸附看成是施琅為清朝“掃數十年不庭之巨寇,擴數千裏未闢之遐封。”他在施琅封侯的“制誥”中稱讚施琅“矢心報國,大展壯猷,籌劃周詳,佈置允當,建茲偉伐,宜沛殊恩。”當然,平心而論,台灣的收取,從施琅的堅決態度、施琅的策略以及施琅對鄭氏的大度胸懷看,其功是當之無愧的。但是施琅如果沒有康熙的支持,他將一事無成。

康熙的支持,對於施琅來説有其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施琅是個降將,一部分大臣對他有偏見,這增加了康熙對施琅的瞭解和任用的困難。不過,由於施琅矢志報國,循正為人,不論在提督任上還是在內大臣任內,都沒有突出劣跡,因而康熙對他並不反感,而且能夠比較客觀地去看待施琅,使施琅有機會為國家建功立業。

正當施琅雄心勃勃希望以武力征服台灣時,康熙下令召施琅入京任內大臣,並下令撒水師,不再議武力征台。這對施琅來説,地位自不如前重要了。康熙這樣做,主要是迫於形勢,而不是對施琅一意罷貶。這個形勢就是朝臣主撫派佔了上峯,以及朝臣對施琅的不信任。

當時對施琅的不利因素比較多,他不僅是明鄭的降將,而且在1664年和1665年,即康熙三年和四年,前後數次率兵徵台未果,損失兵丁。加上後來又出現他有子侄在鄭軍中的事件。當時清統治集團對明鄭降將多不信任,曾下令把這些降清士兵官員遷往內地各省安插。而對施琅當然也不可能例外。這種不信任當然也包括康熙在內,李光地向他推薦施琅為水師提督時,康熙問李光地:“汝能保其無他乎?”這是一部分朝臣的擔心,康熙當然不能不考慮到,但當李光地詳細和康熙談了施琅的優點時,康熙便決心用施琅去徵台。

施琅雖屬武將,但他是一個有心計的人,正如李光地所説:“施琅素不多言,言必有中。口亦不大利,辛辛苦苦説出一句,便有一句用處。”對施琅的為人、學識,李光地也都有過很好的評價。這些對康熙較全面地瞭解施琅是起了作用的。

起用施琅任福建水師提督

1673年,清朝南方几省發生“三藩之亂”之時,台鄭勢力便乘機而入,進軍閩粵沿海一帶,對廣東、福建構成嚴重威脅。僅福建海澄一役,就被圍困83天,2萬多名清軍,8000多匹戰馬,死亡過半。

1681年,即康熙二十年,清、鄭兩方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事件。這一年鄭經去世,長子繼位之後隨即被殺,年僅12歲的次子鄭克繼位,鄭氏集團內部矛盾激化;而清方在這一年卻最後平定了“三藩之亂”,能夠騰出手來考慮平台的問題,於是,康熙必須重新考慮福建水師提督的人選問題。

康熙曾先後兩次就福建水師提督人選事徵求過李光地的意見。第一次李光地答以施琅“海上路熟,海上事他亦知得詳細,海賊甚畏之。”第二次康熙就“命將”問題又一次徵求他的意見,他認為“計量起來還是施琅。”

在李光地的力薦下,幾乎沒有經過太多周折,康熙於李光地力薦同月便下敕諭,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讚揚施琅熟悉彼處地形,海寇情形,要他到福建去,“剋期統領舟師進取澎湖、台灣。”

支持專征收復台灣

鑑於歷史的教訓,歷史上許多戰例,不是失在敵強我弱,而是失在將領之間互相掣肘,互相扯皮,而貽誤戰機。當時福建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都想搶徵台之功,俱決意出兵。姚啟聖雖力主收取台灣,但戰略部署以及戰術配置,如發兵的時間、地點,多和施琅有分歧;而吳興祚原來是個主撫派,對海事也並不熟悉。因此,施琅一到廈門,立即上疏要求專征台灣,即軍事指揮由他獨自決策,並表示為收取台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一次上疏要求專征時,他更立下軍令狀:只要“獨任臣以討賊”,臣“必破台灣”,如若不成,“治臣之罪”。

由於康熙的支持。施琅在攻佔澎湖、招撫台灣時,不但軍事指揮得當,而且招撫鄭氏集團,採取的策略十分高明,沒有攙雜着半點報私仇的雜念。在這過程中,他説了兩段很得體的話:一是部眾勸他對鄭部“急撲滅之,以雪前仇”。他説:“吾此行上為國下為民耳,若其銜璧來歸,當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與有?”另外一條,是他到台灣後親自去祭鄭成功時説的:“自同安侯(鄭芝龍)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賜姓(鄭成功)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今琅賴天子之靈、將帥之力,克有茲土。不辭滅國之罪,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但琅起卒伍,於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隙,釀成大戾,琅於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而已。”

康熙皇帝對施琅順利收取台灣,報以極大的興奮。據説,康熙得到施琅克台的消息,正值中秋佳節,欣然祝酒賦詩。滿懷豪情地寫道:“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後來又特地寫了一首詩來表彰施琅收復台灣的偉業:“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降帆來蜃市,露布徹龍樓。上將能宣力,奇功本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