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施琅簡介 清朝施琅大將軍是如何收復台灣

風雲人物 閲讀(1.7W)

施琅明末清初著名將領,施琅背鄭降清,為清朝收復台灣功不可沒,是一個富有爭議的人物。

施琅簡介 清朝施琅大將軍是如何收復台灣

施琅,字尊候,號琢公,祖籍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早年,他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順治三年)隨鄭芝龍降清。由於鄭成功的招攬,入海加入鄭成功的抗清隊伍,成為鄭成功部下最為年少、知兵、善戰的得力驍將。

施琅1651年隨鄭成功下廣東南澳勤王,後因與鄭成功戰略“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的做法提出反對意見,鄭成功很不高興,削施兵權,令施琅以閒假人員返回廈門,時遇清軍馬得功偷襲廈門,守廈主將鄭芝莞驚慌棄城潰逃,時施琅親率身邊六十餘人主動抵抗,勇不可擋,殺死清軍馬得功弟,馬得功差點被活擒,率殘兵敗將倉惶逃離廈門。

時在南澳的鄭成功見軍心動搖,繼續南下已不可能,只好回師廈門。鄭成功召集抵抗將領一概重賞,唯獨對“假回閒員”施琅奮勇抗敵隻字未提,只賞紋銀二百了事,先前施琅左先鋒兵權也未恢復其職,箇中諸多緣由引起施對鄭不滿情緒,恰在此時,施琅一位親兵曾德犯了死罪而逃匿到鄭成功那裏,並被提拔為親隨。施琅抓回曾德,準備治罪,鄭聞訊急派人傳達命令,施琅不得殺曾德。施琅説:“法令,琅是不敢違背的,犯法的人怎能逃脱責任?”接着他下令殺了曾德。

施琅殺犯法親兵曾德再次觸怒了鄭成功,由此施鄭矛盾升級,鄭成功下令逮捕施琅父子三人。後來,施琅用計逃脱,鄭成功大怒即殺施父大宣及其弟施顯。施琅被迫降清,先任同安副將,繼任同安總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師提督。

鄭經接替鄭成功後,由於內部陳永華(鄭克臧岳父)和馮錫範(鄭克塽岳父)發生內訌。病中的鄭經把政務交由長子鄭克臧處理,克臧聰明能幹,做事井井有條,從來沒有過失,也很受鄭經的寵愛和信任。鄭經病逝後,馮錫範毒死鄭克臧,立11歲的傀儡鄭克塽為延平王,馮錫範專橫,貪贓枉法,大失人心。1664年施琅由於建議,清朝派他率兵攻取金廈新勝,預備“進攻澎湖,直搗台灣”,稱為“四海歸一,邊民無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撫失敗後,施琅即上《邊患宜靖疏》,次年又寫《盡陳所見疏》,強調“從來順撫逆剿,大關國體”,不能容許鄭經等人頑抗,盤踞台灣,而把五省邊海地方劃為界外,使“賦税缺減,民困日蹙”;必須速討平台灣,以裁防兵,益廣地方,增加賦税,俾“民生得寧,邊疆永安”。他分析雙方的力量,指出台灣“兵計不滿二萬之從,船兵大小不上二百號”,他們之所以能佔據台灣,實賴汪洋大海為之禁錮。而福建“水師官兵共有一萬有奇,經制陸師及投誠官兵為數不少”,只要從中挑選勁旅二萬,足平台灣。他主張剿撫兼施,從速出兵徵台,以免“養癰為患”。

施琅這一主張,受到以鰲拜為首的中央保守勢力的攻擊,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為藉口,把他的建議壓下來。施琅的議諫被束之高閣,甚至裁其水師之職,留京宿衞,長達13年,但他仍然矢志復台報仇,實現自己的意願。在京之日,他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以俟朝廷起用。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10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後,施琅終於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復任福建水師提督之職,加太子少保銜。他回到廈門後,便“日以繼夜,廢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製造器械,躬親挑選整搠”,歷時數月,使原來“全無頭緒”的水師“船堅兵練,事事全備”。

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水軍由銅山出發,很快攻克了鄭氏集團在澎湖的守軍劉國軒部,此後,施琅又一面加緊軍事行動,一面對佔據台灣的鄭氏集團施以招撫。在施琅大軍壓境之下,鄭克塽茫然的説:“人心風鶴,守則有變;士卒瘡痍,戰則難料。還是應當請降,以免今後追悔莫及。”鄭克塽畢竟是聰明的,聽從了劉國軒的勸告。

8月13日,施琅率領舟師到達台灣,劉國軒等帶領文武官員軍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後,自往祭鄭成功之廟,對鄭氏父子經營台灣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並稱收復台灣是為國為民盡職,對鄭成功毫無怨仇。其時,清廷內部對台灣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是否留台存在爭議。施琅上疏力主留台衞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叟黃錫袞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內閣大臣潘湖叟黃錫袞的妹夫)的意見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終於決定在台灣設府縣管理,屯兵戍守。

施琅攻佔台灣後,奪佔田產收入施琅名下的,幾乎佔據南台灣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名為“施侯租田園”,一直延續到台灣日治時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清朝在台衙門代行,並保送至北京轉交施琅世襲業主。如此猶嫌不足,還貪得無厭,連無田無地的漁民也不放過,施琅向漁民們勒索“規禮”收入私囊。

在施琅的治下,嚴禁廣東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那裏出的“海盜”多,以及“惠潮之民多與鄭氏相通”;對其他地區的人民渡台也嚴加限制,竟然規定渡台人員不得攜帶家眷,不許老百姓在台灣紮根,這一政策後來導致台灣婦女奇缺,因此施琅對台灣的統治構成兩岸往來的最大障礙。

他為祖國的完整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受到廣泛的讚譽,但也為一些人士所詬病,對施琅的評價是一個海內外史學界較有爭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