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你知道過年吃餈粑是紀念哪位先人嗎?

野史祕聞 閲讀(7.17K)

過年打餈粑是很多地方的習俗,那麼其實吃餈粑是為了紀念一個人哦。

你知道過年吃餈粑是紀念哪位先人嗎?

吃餈粑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為報父仇投奔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來到吳國後,他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不久,他率領吳兵攻破楚國都城郢,掘楚王墓鞭屍報仇雪恨。

吳王命他修建了著名的闔閭大城,以防侵略。城建成後,吳王大喜,伍子胥卻悶悶不樂。伍子胥對身邊人説:“大王喜而忘憂,不會有好下場。我死後,如國家有難,百姓受飢,在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可找到充飢的食物。”

夫差繼位後,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而後還聽信讒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不久,越國勾踐舉兵伐吳,把吳國都城團團圍住。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眾斷食,餓殍遍野。

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暗中拆城牆挖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制成的磚石。原來,伍子胥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為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成了備荒糧。後來,每到豐年,人們就用糯米制成城磚一樣的餈粑,以此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楚國椒邑(一説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一説安徽省全椒縣)人 ,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烤餈粑臘月正月裏圍着火爐,架火鉗於爐上,將餈粑放在火鉗上烤着,精心翻面,不多久,餈粑就熟得鼓起了“大肚兒”,將糖塞入餈粑的“大肚”中,趁熱搓揉一陣,糖便均勻地化開。吃起來,香軟可口。這時節的人大多是偎依着火爐,吃烤餈粑是隨心所欲的事了。

煮餈粑吃煮餈粑,是要加些菜或佐物的,先將餈粑洗淨切好,放入鍋中,煮軟,然後拿一些白菜或薹菜與餈粑同煮,至菜蔫,再入鹽,佐剁辣椒,喜鹹食的人極愛這口味的。甜吃,可以加甜酒、糖或雞蛋同煮,味道同樣爽口。吃上兩碗煮餈粑,亦可當頓飯。

煎餈粑煎餈粑,是用餈粑粘拌蛋汁放入炸油鍋裏煎制而成,近熟時,依自己的口味入糖入鹽。煎好後,一塊塊黃亮亮的、香噴噴的、脆吱吱的,真可謂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