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老人健康>

大腦椎動脈供血不足怎麼回事

老人健康 閲讀(2.72W)

慢性腦供血不足屬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常見病。很多的中老年人都會患有程度不同的慢性腦供血不足,對身心健康危害極大。其實,大腦供血不足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症狀。那麼你中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防治大腦供血不足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大腦椎動脈供血不足怎麼回事

引發大腦供血不足的原因

大腦是人體中的司令部,在所有人體器官中它的耗氧量最大。數據顯示,大腦的重量大約只佔身體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卻佔全身耗氧量的20%。

大腦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給,也就是説必須有足夠的血液供應,大腦才能正常活動。衡量大腦血液供應的標準是腦血流量,腦血流量一旦減少,腦細胞的供氧供能也隨即減少。

隨着年齡的增大,大腦的血液供應會有所減少,特別是老年人的腦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降低,腦血管的自動調節機能也逐漸下降,因此只要供血發生輕微變化,就會影響腦血流量。

研究顯示,腦組織只要缺血數秒鐘,就會引起大腦的功能發生變化。如果大腦某一部分血流在較短時間內完全阻斷,會發生局部腦組織壞死,這就是人們常説的腦梗死。如果大腦供血不是完全阻斷而是慢慢地減少,這就是慢性腦供血不足。

那麼,哪些原因可以導致慢性腦供血不足呢?

心腦血管因素

大腦的供血是由心臟泵血供給的,若患有各種心臟疾病,心臟虛衰、心功障礙、泵血無力、泵血不足,則大腦供血不足。給大腦供血,是靠兩套動脈血管來完成的:一套是頸動脈系統,一套是椎動脈系統。這兩套動脈血管在顱內相互連接,以確保大腦的正常血液供應。血流動力學因素

大腦的血流量與血壓的高低有直接關係。研究表明,血壓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導致大腦血流量不足,而不能正常保證腦組織的正常供血。血壓過低收縮壓低於80毫米汞柱時,泵血無力,大腦供血不足。

在一般情況下,隨着血壓升高,大腦的血流量會增加,但當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如收縮壓升至160毫米汞柱時,大腦的血流量反而會減少。

血液成分發生變化

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引發大腦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如血脂異樣、血小板增多、患高血壓、糖尿病、飲水不足、出汗過多、吸煙、飲酒等刺激都會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影響大腦正常供血。

壓迫血管影響供血

因椎間盤突變、頸椎體的退變骨質增生等以及頸椎變形、外傷等局部改變導致椎動脈受壓,可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特別是頭頸旋轉時,兩側椎動脈可明顯發生牽拉、扭曲而引發狹窄,導致供血障礙而引發眩暈。

慢性腦供血不足對健康的危害

長期慢性腦供血不足,可以説是中老年人的隱形殺手,不但會引發頭暈、頭痛、頭昏,還常常伴有急躁心煩、失眠多夢、生氣易怒、耳聾耳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

對慢性腦供血不足的主要防治措施

及時補充飲水

一年四季要養成及時補水的好習慣,這對預防血液黏稠、保持血行暢通意義重大。不要等口渴了才飲水。一般而言,除了正常飲食外,每天應該適量補充一些水分。天熱、出汗過多時,還應該適量增加,飲水以白開水、礦泉水、淡茶為最佳,不可常用甜性飲料和啤酒代替水。

加強疾病防治

中老年人要特別重視對高血壓、低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防治。

嚴格控制體重

適當節食,重視運動健身,防止與減少肥胖症的發生。

生活方式健康

避免過度勞累;要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不吸煙,少飲酒;坐卧較長時間要站立時,要先活動一下身體,或翻個身,然後慢慢站起,以免因體位性低血壓而引發與加重腦供血不足。此外,要防止頭部急速轉動而引起頭暈。

採用中藥治療

多年臨牀實踐證明,採用中藥辨證施治可以取得較好的功效。對大多數患者而言,服用合適中藥,對防治慢性腦供血不足可取得較好的功效。藥理研究證實,有的中藥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增加大腦供血供氧,改善大腦微循環,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等,可有效地預防早老性痴呆和腦梗死的發生。

另外,對於中老年人,需要重視調整飲食,應多品種多變化,注意主副食、葷與素、粗細糧的合理搭配,注意低脂低鹽低糖,控制動物脂肪的攝入,生活規律,按時作息,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不要熬夜;每日按時進餐,要重視早餐,防止因為吃不好早餐出現低血糖而加重頭暈;注意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