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節氣>

立冬養生 注重多方面養生讓我們健康入冬

節氣 閲讀(2.44W)

冬季來的有點讓我們措手不及,明明還是很涼爽的天氣,一下子就降温了那麼多,立冬也很快的到來了,關於立冬養生知識我們又有哪些需要了解的呢?尤其是立冬吃什麼好,這裏可不是僅僅談吃餃子的問題,立冬進補是個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

立冬養生 注重多方面養生讓我們健康入冬

目錄

1、立冬養生的攻略 2、立冬吃什麼水果

3、立冬吃什麼蔬菜 4、立冬喝什麼養生湯

5、立冬喝什麼養生茶 6、立冬養生進補的禁忌

7、立冬的艾灸養生方法 8、立冬養生的運動

立冬養生的攻略

立冬節氣即將來臨,意味着冬季自此開始,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立冬是一個 重要的節氣,同時也是養生的最佳時期。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説,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説是隻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

1、多點水

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3、早點睡

唐代着名醫學家孫思邈説:"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立冬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4、護點腳

立冬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温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5、防點病

立冬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温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6、調點神

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7、進點補

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立冬養生飲食全攻略

立冬養生,人們在飲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的食物,如桑葚、桂圓、甲魚、黑木耳等。飲食宜清淡,要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來避免維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烏雞、豆漿、牛奶、蘿蔔、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蘿蔔、土豆、大白菜、菠菜、蘋果、桂圓等都是立冬後比較適宜的飲食。

此外,冬季養生可以多吃堅果,堅果是指油脂多的種子類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同時,要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膩或過鹹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專家還介紹,如果要食療,可食用黑芝麻粥、蟲草老鴨湯等,可以補益肝腎、滋陰助陽。

立冬養生如何休息

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就進入了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季的來臨。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立冬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的時節,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建議早睡晚起,飲食上多吃滋陰的食物,可以適當進補。

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的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

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温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

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着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温補、小補、大補,不可盲目“進補”。

需要提醒的是,食補和精神、起居調養要結合起來使用。

立冬時節要注意保持心境平靜、情緒安寧外,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暖,睡前可以熱水泡腳,促進機體陰陽氣的調和。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從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温低於10攝氏度為冬季。

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為結束之意。中醫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鋭,為來年春天生機勃發作準備。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説,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的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

其實,立冬日除了食補,還要重調養。

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着作《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祛寒就温,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精闢地論述了精神調養、起居調養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着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

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其中,起居調養強調“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説,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

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立冬吃什麼水果

立冬了,天氣變冷,氣候更加乾燥,多吃水果有益健康。那麼立冬吃什麼水果?立冬節氣的時令水果也不少,具體立冬吃什麼水果呢,小編推薦12種當季水果。

1、蘋果

營養功效

立冬節氣乾燥,吃蘋果是潤燥的好方法。蘋果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蘋果酸鞣酸和細纖維等,蘋果還富含糖類和鉀鹽,具有生津止渴、潤肺健脾、養心益氣等功效,能促進胃腸蠕動,調理腸胃,治便祕助消化,並能保持血糖的穩定,起到降低膽固醇、預防膽結石的功效。

養生吃法

蒸熟了的蘋果具有很好的止瀉作用。將蘋果洗淨,帶皮切成小片(近果皮處,果膠含量相對豐富,止瀉效果更好),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鐘即可,稍稍冷卻後,即可食用。

2、柿子

營養功效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而澀,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冬季多燥,對於人體出現的口鼻咽喉乾燥等症,適食柿子可獲效。柿子能及時補充人體養分及細胞內液,起到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的作用。而且柿子中的有機酸等有助於胃腸消化,增進食慾。

養生吃法

吃柿子注意不要吃柿子皮。柿子的果皮之中一般也是含有了太多的鞣酸,並且這些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澀時,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脱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3、菱角

營養功效

菱角嫩時皮脆肉美,食之有清香之味。菱角作為水果生食,能清熱生津,消暑解熱,除煩止渴;熟食能益氣健脾,祛病強身。成熟時肉厚甘美,是一種高熱量的食品,營養價值可與栗子媲美。秋遊時,可以買些紅菱角生吃,既可以解渴,又能消除疲勞。

養生吃法

食用菱角一般都是蒸煮後食之,或曬乾後剁成細粒,熬粥食之即可。菱角與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鮮美,也是時令補品,對解除神經痛、頭痛、關節痛、腰腿痛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4、鮮棗

營養功效

立冬以後,人們會長期處在室外嚴寒和室內温暖的交替環境中,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此時,不妨吃點應季的冬棗,能夠為機體補充提高免疫力的維生素C。因為冬棗的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達352毫克/100克,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緩解壓力可每天吃3至5顆鮮棗。

養生吃法

鮮棗洗乾淨直接入嘴就吃,但蒸熟的棗相對於生棗更易消化,脾胃功能比較弱的人可以把大棗放入碗中直接蒸熟後食用。對於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者,還可以將大棗與枸杞、雞蛋一起蒸着吃。

5、梨

營養功效

梨是冬天最為常見的一種水果,中醫認為,梨中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吃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最適宜於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緩解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乾喉痛、大便燥結等症較為適宜。

養生吃法

梨生吃即可,如果胃不好的話,可以蒸熟了吃。熟吃梨也能起到清熱止咳的效果,但最好煮成梨水,並且要把梨肉也吃下去,才能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

6、桔子

營養功效

橘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餘種營養物質。據研究,每天吃3個桔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

養生吃法

熱橘子就是理想選擇。首先將1—2個橘子洗乾淨,在40℃—50℃温水中浸泡約1分鐘。然後將橘子擦乾至表皮完全無水分,放入微波爐內,熱1—2分鐘至微焦。或者是直接購買一罐晶玉小黑罐桔子罐頭,放在温水裏面加熱一下,這樣橘子皮中的揮發油、橙皮甙、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就可以滲透到橘子裏去,既達到了美容的效果,又不會上火。

7、石榴

營養功效

石榴被認為是對女性最有益的水果,石榴富含天然雌激素,有保持皮膚密實防止起皺的功能,它還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讓你的皮膚看上去更年輕和清爽富有彈性。石榴自然生成的α羥基酸會改善皮膚質地和皮膚表面,石榴除養顏外還有抗衰老作用。

養生吃法

石榴的酸性讓胃口不好、特別是胃酸過多的人不容易接受,因此專家建議,最好在晚飯之後1小時吃,如果晚上吃感覺難以消化,還可以在白天兩頓飯之間的時間吃,但決不可以空腹。大的石榴一天一個,小的石榴一天兩個,剝出的石榴粒大概150克左右即可。

8、荸薺

營養功效

每年的十一二月份是荸薺盛產的季節,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為水果,又能當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則視它為“江南人蔘”。中醫認為,荸薺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熱瀉火,又可補充營養,對於發燒初期的病人有非常好的退燒作用,每次10個左右即可,但高燒期間則不宜食用。

養生吃法

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泄內火的功能,如果在冬天感覺乾燥或者有些內火,不妨喝點荸薺甘蔗水。做法很簡單,甘蔗去皮切成小段,荸薺去皮,一起煮水就行了。

9、板栗

營養功效

當氣候開始轉涼時,人們體內的氣血也開始收斂,而在這個季節內,吃栗子進補最為合適。這是因為栗子性味甘温,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別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痠膝軟、肢體不遂、小便頻數者食用。

養生吃法

栗子作為一種美味的乾果,不論生吃還是炒、蒸、煮、燉,都有很好的風味。但是,我們在選擇糖炒栗子時,最好不要選擇開口的栗子,因為炒栗子時鍋裏的砂和糖在高温時會生成焦糖,時間長了會變成黑色,開口的栗子容易粘到這些有害健康的黑焦糖。

10、柚子

營養功效

柚子被稱為“天然水果罐頭”,是一種皮厚耐藏的水果。它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有機酸,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能預防感冒、促進消化。中醫認為,柚子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是冬季養肺和緩解感冒後咳嗽的好水果。

養生吃法

如果剛買回家的柚子吃起來嫌酸,可以在室內放置幾天,待果實水分逐漸蒸發“消水”後,吃起來會更甜。吃柚子也有禁忌,柚子不能與某些藥品同吃,高脂血症病人尤為引起注意,稍有不注意,病人極易發生中毒,出現肌肉痛,甚至腎臟疾病。

11、獼猴桃

營養功效

100克獼猴桃中的維生素C含量為62毫克,而一箇中等大小的獼猴桃重量約為160克。成年人每天攝入維生素C的量為100毫克。如此看來,每天吃一個獼猴桃,就不用擔心自己維C攝入不足了。有研究證實,獼猴桃有助於消化牛奶蛋白和牛肉蛋白等多種常見蛋白質。因此,吃多了大魚大肉時,不妨吃個獼猴桃來幫助消化。

養生吃法

食用時,先用小刀將果實橫向切成兩半,然後用小勺舀取果肉食用;或削去果皮,將果實橫切成片狀,用於點綴水果拼盤,極為美觀誘人。

12、甘蔗

營養功效

甘蔗是含水分很高的水果,它的水分含量佔甘蔗的84%,在乾燥的冬天補充水分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甘蔗的含鐵量在眾多水果中可是名列前茅的。它擁有滋補清熱的作用,作為清涼的補劑,對於治療低血糖,大便乾結,小便不利,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引發的咳嗽氣喘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養生吃法

除了削皮直接吃外還可以切成20—30釐米的段,放入鍋裏煮十來分鐘後撈起趁熱削皮吃,這樣會更甜。

立冬吃什麼蔬菜

你知道立冬吃什麼最養生嗎?小編認為,在初冬季節裏吃些根菜有益健康。那麼,哪些根菜在冬季飲食裏是一定不能少的?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立冬吃根菜健康養生

山藥補氣

與冬筍一樣白嫩美味的還有山藥。俗話説:“冬天吃山藥,勝過吃補藥。”冬天進補吃點山藥,再合適不過。

山藥披着土褐色的外皮,貌不驚人,卻有極佳的補氣效果。它的澱粉含量很高,可以為抵禦寒氣提供較多的熱量。其所含的薯蕷皂苷和膽鹼、黏液質等成分,不但有利於肌膚保濕,更有防止心血管系統脂肪沉積的作用。

牛蒡疏風

牛蒡的“外貌”酷似山藥,不過“身材”略為清瘦。

中醫認為,冬天“風邪”盛行,吃牛蒡可疏風散熱,幫助人體抵禦風邪的侵襲。每100克牛蒡的胡蘿蔔素含量達到了驚人的390毫克,遠高於胡蘿蔔,其蛋白質和鈣含量在根莖類蔬菜中也是“傲視羣雄”。

牛蒡還含有過氧化物酶和一些抗菌成分,有一定的抗衰老和降血糖作用。

白蘿蔔清熱

“冬吃蘿蔔賽人蔘”,白蘿蔔是冬季餐桌上不可少的菜餚。白蘿蔔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熱作用。

冬天若是貪吃狗肉上火,出現嗓子疼、鼻塞等症狀,可以適當吃點白蘿蔔來緩解症狀。

此外,白蘿蔔中還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可以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的發生。

蓮藕健胃

蓮藕是也冬季常見的食材之一,鮮蓮藕中含有高達20%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將蓮藕涼拌或微微焯一下生吃,有清熱潤肺的作用。

不過在冬天,人們更習慣熟吃蓮藕。煮熟後的蓮藕是温性的,可以健脾開胃。

熟藕與排骨同煮,還有補心生血的作用;吃火鍋時放點蓮藕,不但可以與青菜寒涼互補,還可以充當主食。

苤藍

苤藍又叫王蔓青、直蓮、芥藍頭,是甘藍的一種,學名叫球莖甘藍。

苤藍是介於大頭菜和包心菜之間的蔬菜,葉片光滑鮮嫩,莖膨大成球形,有明顯的葉痕,外皮綠、白或紫色,春秋兩季栽培。

它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100克高達41毫克,遠高於蘋果、梨、葡萄等水果,苤藍中還含有大量的鉀,對人體十分有益。

中醫認為它性涼味甘辛,有寬胸、止痰、化咳、醒酒降火、清神明目的功效。榨其鮮汁服用,對胃病有治療作用,長吃苤藍還能促進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

立冬到,就來吃些根菜養生吧。

立冬吃什麼肉類

立冬節氣代表着冬天的開始,天氣將會越來越寒冷,人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那麼,在這個時節,立冬吃什麼能夠抵禦寒冷呢?

鰱魚

温中益氣。

主治:脾虛氣弱,少氣乏力,或脾胃虛寒,飲食減少等。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維生素pp、鈣、磷、鐵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温。入脾、肺經。

用法:煎,煮或煨熟。

1.鰱魚1尾(約500克),生薑或乾薑6克,加食鹽少許,蒸熟食。適用於脾胃虛寒,少食納呆,胃脘有冷感者。

2.鰱魚1條,赤小豆30克,煮食。用於水腫。

帶魚

養血補虛,和中開胃。

主治:血虛營養不良,毛髮枯黃或產後乳汁減少;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噁心,體倦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温。入胃經。

用法:蒸熟或煎熟食。

注意:帶魚古稱發物,過敏體質者應慎食。

羊肉

性味甘温,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常被人們用作冬季禦寒和進補的佳品,具有暖中補腎虛、開胃健脾、禦寒去濕之功效。

胖頭魚

胖頭魚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魚類,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胖頭魚富含磷脂及可改善記憶力的腦垂體後葉素,特別是其頭部的腦髓含量很高,經常食用,能暖胃、祛頭眩、益智商、助記憶,延緩衰老。

經常吃些胖頭魚還能起到潤澤皮膚的美容作用。胖頭魚肉還有疏肝解鬱、健脾利肺、補虛弱、祛年風寒、益筋骨的作用,咳嗽、水腫、肝炎、眩暈、腎炎、小便不利和身體虛弱者都可用它來進行食療。

適合人羣: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適用量:每次100克。

蝦米

蝦米味甘、鹹、性温。

具有補腎、理氣開胃之功效。

相關人羣:一般人羣均可食用。

1. 中老年人、孕婦、心血管病患者、腎虛、男性不育症、腰腳無力之人尤其適合食用。

2.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者、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覆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狗肉

狗肉味甘、性温、鹹,歸脾、胃、腎經。

狗肉有温補脾胃、補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

狗肉温腎,用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浮腫、耳聾等症;温補脾胃,用於脾胃陽氣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等症。

立冬喝什麼養生湯

立冬是燉湯進補的最佳時節,我們沒有冬眠習慣但是滋補是少不了的,冬季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所以通過滋補食物可以將營養物質吸收於體內。而立冬節氣喝湯是最能滋補身體的好食療。如一些當歸生地羊肉湯、酸蘿蔔老鴨湯、紅棗香菇烏雞湯都是不二的滋補選擇呢。除此之外,立冬節氣煲什麼湯可以滋補身體呢。注重養生的你請看下文吧。

紅棗香菇烏雞湯

材料

烏骨雞一隻(約一斤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若干、生薑、料酒、鹽少許。

做法

烏骨雞洗淨切塊,放在盆裏,加入鹽、料酒、生薑醃15分鐘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洗淨,加入;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內,大蒸至水開,再轉中火蒸30-45分鐘。用筷子可輕鬆插入雞肉中即可熄火食用(中間要注意蒸鍋內的水,不要把水蒸乾了)。

功效

烏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遠遠高於普通雞種。使用香菇、烏雞、紅棗一起煲湯喝,不但能護肝明目,還能補血養顏。

山藥胡蘿蔔牛肉湯

材料

胡蘿蔔半根、肥牛約10卷、山藥150克、牛肉湯底1塊、清水約750毫升。

做法

肥牛提前取出退冰。胡蘿蔔去皮,山藥去皮切塊備用;胡蘿蔔切片,用花模在胡蘿蔔片上刻出美麗的花型;湯鍋加入三碗清水,約750ml;清水燒開後,放入一塊濃湯寶入鍋;放入切成滾刀塊的山藥;再放入刻好的胡蘿蔔花片;蓋上鍋蓋,中火煮約5分鐘;打開鍋蓋,放入肥牛,待變色後即可關火食用。

功效

山藥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胡蘿蔔維生素含量豐富,牛肉更是補中益氣的佳品,山藥胡蘿蔔牛肉湯不僅口味鮮美,還可以補脾養胃、補腎固精。

當歸生地羊肉湯

材料

當歸15克、生地10克(中藥店有售),羊肉500克,生薑6片。

做法

中藥稍浸泡;羊肉洗淨,切塊,置加了姜葱、紹酒的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淨(即“汆水”)。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

羊肉有益氣補虛、補腎、生肌健力、抵禦風寒的功效。當歸乾薑羊肉湯是漢代名醫張仲景所創的驅寒補血的名方,對血虛有寒而引起的腹中冷痛等有療效。對於處亞熱帶的南方,在冬日養生時用此方宜加入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生地,凡身體虛弱者都可飲用此湯。

酸蘿蔔老鴨湯

材料

半片鴨、雪花梨、高山筍、酸蘿蔔、泡姜、泡椒、枸杞、草果、陳皮。

做法

老鴨子打整乾淨,取出內臟後切塊;酸蘿蔔清水沖洗後切片,老薑拍爛待用。將鴨塊倒入幹鍋中翻炒,待水汽收住即可(不用另外加油)。水燒開後倒入炒好的鴨塊、蘿蔔,加入備好的老薑、花椒。

功效

鴨肉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具有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之功效。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下血。

立冬喝什麼養生茶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在每年陽曆11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曆書記載:鬥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

冬季對人體而言,新陳代謝也會變得相對緩慢,是易引發冠心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關節炎疾病發作的季節。

因此,立冬時養生是一門必修課。下面小編教大家幾招自己調配的養生茶湯。

一、蝦仁烏龍茶

原料:蝦仁12粒、烏龍茶3g。

做法

1、將蝦仁和烏龍茶一同放入茶壺中。

2、倒入沸水沖泡10分鐘即可。

茶效

蝦仁可補腎、通乳。此款茶配合飲用滋陰補腎、祛濕除燥。失眠者可多飲等。

二、黃芪紅茶

適應者:體虛者。

原料:紅茶1g、黃芪15g。

做法

1、將黃芪放入鍋中煮沸5分鐘。

2、加入紅茶沖泡即可。

茶效

補氣生陽、調和脾胃、潤肺生津、祛痰等功效。

不適宜者:高血壓者。

三、糯米紅茶

適應者:身體虛弱、貧血者。

原料:紅茶5g、糯米50g。

做法

1、將糯米洗淨放入鍋中煮熟。

2、加入紅茶即可。

茶效

緩解盜汗、腰腹墜脹,益氣養陰等功效。

不適宜者:發熱及糖尿病患者。

立冬養生進補的禁忌

漢族節日飲食習俗。流行於全國各地。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是日,一般殺雞宰鴨或買羊肉,加當歸、人蔘等藥物燉食,也有用糯米、龍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者,杭州人此節習吃餛飩。

“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按漢族傳統的民間習慣,“立冬”代表着冬季的開始。

“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陰盛陽衰,各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

“寒”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飲食保健也很重要。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後,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並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祕結等症狀。

那麼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蔔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裏美蘿蔔、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冬季進補六大禁忌

戒亂進補

首先,應該瞭解自己該不該補,屬於何種體質,屬於何髒何腑有虛。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具體到個人,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陰陽共虛等不同,要認真分析,最好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判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虛虛實實之戒。

戒惟補藥而補

對於想健身長壽者來説,光靠補藥不是好辦法。還要注意適當的運動鍛鍊、飲食調整、多用大腦(做腦操)、避邪就靜等,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養生。

外感戒補

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時,不要進補,以免留邪為寇,後患無窮。

補而戒偏

中醫認為,氣與血、陰與陽雖然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是又互為生長。冬令進補時也要注意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防止過偏反而引發它疾。

補而戒膩

對於身體狀態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來説,首先是要恢復脾胃的功能,否則服再多的補物也是無用。因此,冬令進補不要過於滋膩厚味,以易於消化為準則。

戒以貴賤論英雄

對於如何進補,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於補藥,不要抱着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

冬季進補要領

1、調節飲食,控制血脂

冬季是嚴寒的季節,户外活動減少,加上冬令進補,很容易導致血脂增高。建議冬季應多吃穀類、豆類、蔬菜、水果,少吃含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冬令進補要嚴格控制。

2、選好時間,有氧鍛鍊

專家提倡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游泳,太極拳,可以消耗體內多餘脂肪,降低膽固醇,有效防止高血脂的發生。絕不能因為冬季寒冷而減少運動。

3、調整情緒,切勿激動

冬季日照短,容易出現抑鬱或煩躁易怒。情緒緊張、過度興奮,可以引起血脂升高,這些都不利於血脂的預防和控制。因此平時要注意心胸開闊,保持平穩情緒。

4、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能及時發現體內血脂的異常變化,及時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等作出相應調整,還可以對高血脂人羣的治療情況作定期監測。

立冬的中醫養生原則

中醫講究立冬補冬、立冬養藏、滋陰補陽,立冬養生應該温補養陽,少吃生冷也不宜過燥。隨着立冬節氣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鋭,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

民間也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温之”的古訓,應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

多飲豆漿,多吃新鮮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冬季氣候寒冷,草木凋零,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

此季節也正是人體養藏的最好時刻。人們應當注意保護陽氣,養精蓄鋭,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

同時,要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讓皮膚開泄出汗,導致閉藏的陽氣頻頻耗傷。這就是冬季閉藏養生的方法。

冬季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雖然天氣寒冷,也應在白天氣温較高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冬季天氣寒冷,可以適當熱補或温補;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

除此之外,還應因人而異,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本着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温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可適當吃一些青菜、豆腐、木耳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運動時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但不要穿着過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為宜。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應選日照充足的時間段外出鍛鍊,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誘發舊疾。

另外,遇到城市霧霾天時,應避免外出運動,儘量選擇室內運動。

此外,立冬時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可以在向陽的地方,在晨光下進行八段錦、十六段錦、太極拳等運動,以感到舒適愉悦為好。

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着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

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在精神調養上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冬季陰氣日盛而至極,陽氣微極而復萌。尤其是冬季光照時間短,易讓人產生抑鬱情緒,所以在陽光充足的午後,應到室外曬太陽。在冬季要順應自然的變化,精神情志要安靜自如,恬淡無求,使神氣內收。

立冬的艾灸養生方法

今天迎來“立冬”節氣。立冬意味着冬季開始,立冬後,人體的陽氣也順應季節的變化而潛藏於內,養生保健也要注意護好陽氣。

中醫認為,此時除了可採用傳統藥膳食療來調整身體外,還可適當藉助艾灸顧護陽氣、扶正固本,從而調整和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增強冬季的抗病能力。

艾灸可以在家做,簡單易行,您不妨一試。

艾灸最適合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胃腸疾病、頸肩腰腿痛、風濕骨痛以及各類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

當然,對於素體陽虛、四肢冰冷、宮寒、畏寒怕風、夜尿頻頻的人羣,也有較好的療效。以下,為讀者們介紹幾種常用的保健穴位艾灸方法。

1、足三裏灸

足三裏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足三裏灸具有補脾胃、調氣血、助運化、補虛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

温和灸

點燃艾條,於足三裏穴上距皮膚3釐米處薰灸,局部有温熱舒適感時固定艾條不動,每次灸10-20分鐘,以局部微紅方度。

2、關元灸

關元穴是補益全身元氣的要穴,關元灸具有温腎固精、補氣回陽、通調衝任、理氣和血之功效。主治諸虛百損。

温和灸

於穴位上薰灸,每次10-20分鐘,以局部微紅為度。

温灸盒灸

温灸30分鐘左右,以小腹温暖舒適為度。

以上灸法建議一週2-3次,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3、氣海灸

“氣海一穴暖全身”,意思是説氣海穴有調整全身虛弱狀態、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氣海灸具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的功效。

温和灸

點燃艾條,於氣海穴上距皮膚3釐米處薰灸,局部有温熱舒適感時固定艾條不動,每次灸10-20分鐘,以局部微紅為度。

4、神闕灸

中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

老年人陽氣不足、真元虛憊者尤其適合在此處進行艾灸,長期艾灸具有温補元陽、健運脾胃、延年益壽的功效。

温和灸

艾條薰灸每次10-20分鐘,以局部微紅為度。

隔鹽灸

隔鹽灸是臨牀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將臍中用鹽填平,上置艾炷施灸,覺得熱或微痛時換炷再灸,每次5-7壯,每週1-2次。

5、風門灸

風門穴是臨牀驅風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適宜於體質較弱、常患感冒者。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風邪的功效。

温和灸

用艾條對準雙側風門穴各薰灸10-20分鐘,隔日一次。

隔姜灸

在感冒流行期間,用艾炷隔姜灸,每次5-10壯,以局部皮膚温熱舒適、皮膚微紅為度,隔日一次。

6、腎俞灸

腎俞穴在腰部,在命門穴(和肚臍相對)旁開兩指處,左右各一個。

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精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是調節臟腑功能、振奮人體正氣的要穴。腎俞灸具有調理腎氣、強健腰脊、健身體、壯元陽的功效。

温和灸

在穴位上薰灸,每次10-20分鐘,以局部稍紅為度。

值得注意的是,保健灸法簡便易學,但一定要堅持,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時要謹慎操作,以免灼傷皮膚。

立冬養生的運動

在立冬時,人體代謝相對緩慢,因此,立冬養生要注重於“藏”,“藏”的意思是人在這時要保持精神安靜。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於抑鬱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發泄出來。

另外,冬季鍛鍊不可少,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身體抵抗力來抵擋疾病的侵襲。

下面就給大家推薦4種最適合在冬天進行的運動。

延年益壽數慢跑

在冬季中,慢跑是一項理想的運動項目。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説,慢跑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減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現象,能降低膽固醇。

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堅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機率小。

高温瑜伽來養顏

冬季裏,如果你喜歡在室內運動,那麼高温瑜珈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高温瑜珈,也叫熱瑜伽,是一種在38~42℃左右高温的練習房裏進行的瑜伽運動。

對於瑜伽這種講究身體拉伸的運動來説,温度很重要。比人體温度略高的室內温度可令體温提升,加快血液循環,柔軟因缺少運動而變硬的肌肉和筋骨。

除了減肥作用,高温瑜伽對長期失眠、偏頭痛、腰背痛、頸椎病、腸胃疾病有治療作用。同時,高温瑜伽也可以減少面部皺紋,使人感覺年輕。

塑型瞄準普拉提

普拉提與瑜伽同出一門,但它比較注重核心肌的鍛鍊,也是一種運動量小但消耗量大的運動。

普拉提把東方的柔韌和西方的剛毅二者之長合二為一,它的動作緩慢和清楚,而每個姿勢都必須和呼吸相協調,所以它適合任何年齡,特別是缺少運動、長時間需要接觸電腦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的人士。

冬季防肥減脂還數動感單車

和咱們平時的自行車雖然相近,但是作用和功能上差的很多,動感單車沒有單車的一些缺點,譬如安全性,以及腰部的長時間的痠痛,在動感單車上都已經得到的改良。

動感單車不勞煩腰部,還能使得健身達到最大的效果,小編建議,大家儘量一週騎動感單車2~3次,每次在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左右。

立冬養生如何泡腳

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鍊和保養,並運用熱水泡腳按摩來防病治病。

專家説,泡腳不僅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還能增強免疫力。

臨睡前泡泡腳,幫助睡眠防感冒,冬季寒冷泡泡腳,暖身祛病勝補藥。

1、熱水泡腳緩解頭痛

把雙腳浸入40℃左右的熱水中,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

用熱水泡腳,這樣腳和小腿的血管就會受熱擴張,將頭部的血往腳下引,起到減輕頭部血管壓力的作用。

由於腳底與人體多條經絡相連,而這些經絡同時又與頭部相連。

所以按摩腳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經絡,減少頭痛發作的作用。

尤其是腳底湧泉穴,直通於腦,按摩它即可引血下行、緩解頭痛。

2、熱水泡腳可解乏、助於睡眠

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於睡眠。

如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飲食不佳、疲乏無力、情緒不穩等一系列不適症狀,可用熱水泡腳30分鐘,再搓腳心10~20分鐘,直至發熱,會感到神清氣爽,全身輕鬆。

此外,在熱水中加入鵝卵石磨腳可提高足浴的效果,促進人體脈絡貫通,達到交通心腎、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更好地改善睡眠。

3、藥浴泡腳泡腳治感冒

中醫認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衞功能失調所致。而藥浴泡腳就是以宣肺解表、發汗排邪為原則。

現代研究表明黃芩、桑葉、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時還具有疏風散熱的功效。

藥浴浸泡雙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及預防感冒的復發。

4、中藥足浴防病治病

選擇適當的藥物,水煎後兑入温水,然後進行中藥足浴,讓藥物在水的温熱作用下通過皮膚滲透進入到人體,再經血液循環而輸送到人體的全身,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如果秋冬季節有關節炎、容易感冒,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嘗試一下中藥足浴:花椒20克、乾薑60克、老鸛草60克、木瓜60克、艾葉30克、石蒼蒲30克、鹽20克。

熬水後加入一兩醋,先用蒸汽蒸腳,然後泡腳,半小時後進行拍打。

5、熱水加鹽泡腳治便祕

容易便祕的人,泡腳的時候水裏放一到兩小勺的鹽,可以治療便祕。

6、熱水加醋泡腳祛除腳臭

腳臭的人,水裏放點醋。不僅能祛除腳臭,防止腳氣,祛除風濕。

7、熱水+生薑、陳皮和薄荷泡腳

泡腳時,水裏加入生薑、陳皮和薄荷,可以暖腸胃、祛濕邪。

泡腳的注意事項

1、泡腳一般泡到身上發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有的人上身不出汗就下身出汗,説明是腎寒。可以在泡腳時喝些薑糖水或熱開水。

還有的人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卻不出汗,這使氣虛的表現。堅持一段時間後,可以有效緩解。

2、泡腳水的温度以38~43度為宜,但最好不要超過45度。

3、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

4、泡腳的時間最好是晚上5-7點,因為這是腎經的活躍期。

5、飯後1小時內不宜泡腳。

吃完飯後,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

6、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

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7、女性經期別自己亂用中藥泡腳。

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症狀。

8、泡腳,關鍵在於堅持。

結語:冬季雖然人不是動物,不需要冬眠,但是依然要注意冷藏的這個問題。冬季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關於立冬養生的內容,暫時就介紹那麼多,希望大家在這個冬季,能夠掌握正確的冬季養生方法,讓自己更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