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被忽視的養生之道

養生保健 閲讀(9.97K)

日前,央視“青歌賽”決賽中,有一道知識選擇題,叫做“人進食後的第一道消化器官是:①胃②口腔③腸。”三名歌手只有一位答對了:口腔。可見很多人對口腔的消化作用都不甚了了,這種張口就來、簡單易行的養生之道被人們忽視了。

被忽視的養生之道

食物進入口腔後,牙齒先咬斷、撕碎,然後細磨,舌頭參與運送攪拌,而唾液的作用尤其重要。唾液中含有一種助消化的澱粉酶,能使食物中的澱粉變成麥芽糖。人們吃白飯或白饃會愈嚼愈甜,道理就在這裏。嚼得愈細,唾液的消化作用便發揮得愈充分,食物變得細柔而温潤便於吞嚥,有利於胃腸的進一步消化和吸收。

別看小小唾液,竟含有十幾種活性酶、維生素、激素、礦物質、免疫球蛋白等,除了消化,還有殺菌、解毒、防癌等功效。進入胃中,還能中和胃酸。古人把唾液與男子的精液同等視為“元神之液”,認為彌足珍貴,不可輕易外泄外唾。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連吃飯也有了應運而生的快餐店。忙碌中的人們為了省時,進食常狼吞虎嚥不辨滋味。食物在未充分咀嚼、充分“唾化”就已囫圇下肚,口腔的消化功能沒有發揮,進入胃袋後又勢必加重胃的工作量,時間一長,胃會因負荷過度而受損,患上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實驗證明,食物嚼得愈細,其營養吸收也愈高。同樣的食物,讓一個人咬兩口就吞下,另一個則細嚼慢嚥,最後檢查兩人的糞便。發現後者蛋白質、脂肪的吸收率高出前者12個百分點。

進食速度快還可導致肥胖,生活中往往胖子的吃飯時間更短,也就是吃得更快。科學的解釋是,食物進入人體後,血糖升高,達到一定水平時,大腦的食慾中樞就會發出停止進食的指令。對於細嚼慢嚥者,這指令會在恰到好處時下達,避免了更多進食;而吃得快的人,在大腦食慾中樞還來不及發出指令前,已經進了過量的食物,久而久之,怎能不胖?還有一個心理原因,進食慢,時間拉得長,會覺得已經吃了很久很多了;反之,進食快,總會覺得沒有吃夠,於是繼續吃。

美國有位叫夫勒柝的富翁,體重近100千克,影響了生活,四處求醫無果。後來聽説細嚼慢嚥可減肥,便給自己規定每餐必須30分鐘,咀嚼2000次以上。這樣做的結果是每餐吃到過去食量的一半便覺得飽了,停止進食。四個月下來他的體重少了20千克!這演變成了後來風行美國的“夫勒柝咀嚼法”,為眾多減肥者仿效。

此外,多咀嚼能促進面部肌肉運動,使面部形態飽滿健康。有美容作用。唾液中有一種腮腺激素,咀嚼可促其分泌,足量的腮腺激素,可使血管和皮膚保持彈性及活力,讓人顯得年輕。經常咀嚼還能活化大腦皮層,可預防大腦老化和老年痴呆。咀嚼直接對口腔的衞生和健康,也意義重大。它能鍛鍊牙齒,減少細菌繁殖,預防很多牙病。而叩齒更是人所周知自古相傳的養生保健祕訣。

至於唾液能防癌則是現代醫學科研的又一發現。唾液中的多種酶,對某些致癌毒素有抑制作用,如黃麴毒素、亞硝胺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把烤到焦糊而含有致癌物的煙燻肉放入試管中,再將人的唾液加入其中混合、浸潤一定時間,最後反覆攪拌5分鐘取出化驗,結果肉中的致癌物質80%已被破壞掉!

總之,進食中細嚼慢嚥既是一種文明舉止、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養生保健、防病美容的有效方法,值得我們去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