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蔣介石“國師”戴季陶為何寧可一死也不去台灣?

風雲人物 閲讀(2.14W)

1948年底,國民黨內外形勢已是江河日下,在此情況下,國民黨中央計議,在適當時候,將政府南遷廣州。這一決定在南京城裏引起了一片波瀾,國民黨大小官員都如驚弓之鳥,匆匆打點行裝,準備隨時逃往廣州。

蔣介石“國師”戴季陶為何寧可一死也不去台灣?

這時,國民黨廣東省主席宋子文根據蔣介石的意思,打電報給戴季陶,邀他到廣州小住。同時,宋子文還命粵省駐南京辦事處主任何樹祥親自面謁戴季陶,反覆勸説他,請他速做決定,在近期成行。

除廣州外,戴季陶當時可去的地方還有兩個:一是台灣,一是四川。

對於台灣,戴季陶態度很鮮明,堅決不去。雖然當時很多國民黨的高級官員紛紛往那兒跑,但他卻不願意去那個孤島。四川是他的出生地,他是可以回去的,但此時,他又不願作為亂世敗將逃回家鄉。

幾個地方相比,戴季陶還是比較願意去廣州,那裏有他曾慘淡經營的中山大學,他曾與孫中山一起,在那兒奮鬥了很長時間。因而,廣東能像故鄉一樣喚起他濃厚的感情。

1948年1 2月28日,戴季陶偕夫人趙淑文及隨員乘“美齡號”專機飛往廣州。

戴季陶到廣州後,開始住在國民黨廣東省政府的招待所迎賓館,後來又轉往更為幽靜舒適的東園賓館,備受禮待。戴季陶由於病情愈加嚴重,不常外出。他的神經痛病時而發作,發作時疼痛難忍,沒有辦法,只得服安眠藥,方能昏沉入睡,即使不發作時,行動也須人扶持。

雖然如此,戴季陶始終對政治表現出極大的關心。1949年2月8日,他居然還出席了國民黨中央遷廣州後的第一次中常會。他在記錄本上簽名時,手抖得十分厲害,額上不時冒出陣陣冷汗,但他還是堅持開會。在與人談話時,竟有些語無倫次,他的身體、精神衰弱到了極點,就像一匹拉着破車的老馬,走到了窮途末路,也走得精疲力竭。

此時,三大戰役已經結束,人民解放軍即將渡江作戰,國民黨政權已是死亡在即,回天乏術了。在這種情況下,大批國民黨軍政要員如喪家之犬,紛紛逃往海外,逃往台灣,廣州城裏已是風雨飄搖。

這時,又有人來勸戴季陶,希望他去台灣。對於這個問題,戴季陶仍和以前一樣,十分堅決,他把手一揮説:“不必去!”

他不想離開大陸,他不想拋骨異鄉。此時的戴季陶很想家鄉,這種思念家鄉的情感比任何時候都強烈,那川江蜀道,似乎比任何地方都具有吸引力,因此,他堅持要回四川去。他兒子戴安國多次勸説無效,只好遵命,為他準備好了去成都的專機。但時運不佳,偏偏連日氣候惡劣,飛機無法起飛,只好一等再等,想等天氣好後再飛回四川。

2月11日,戴季陶神經痛病再度發作,這次比歷次都要厲害,劇痛難忍。他躺在牀上,輾轉反側,呻吟之聲不絕於耳,至深夜微微入睡,但到12日凌晨又疼醒。他便叫人烤麪包來吃,送來五塊,他只吃了三塊半,便疼得再不能下嚥。他實在沒有辦法可想,便拿來安眠藥,一下子吃了近70粒,然後拉過被子,昏昏沉沉地睡下。

早晨8點,家人到他的房間,不聞聲息,便覺有異,急啟帳幔,見戴季陶面色灰白,知道不妙,忙叫來醫生,進行急救。醫生為其注射、洗腸,但為時已晚,戴季陶的脈搏已停止了跳動,再也無法救治。1949年2月12日10點40分,戴季陶逝世於廣州東園,終年58歲。

這位“反共最早,決心最大,辦法最徹底”的人物最終和國民黨政府一道走向了死亡。據《軍政名人最後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