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孫中山遺體六次入殮之謎 孫中山為何沒能用水晶棺

歷史解密 閲讀(3.33W)

水晶棺”最終未能使用。原因之一是,它僅適用於氣候寒冷乾燥的北方,若在炎熱潮濕的中國南方,遺體最多隻能保存20年;另外,此時已經發現,由於初期的防腐處理不夠理想,孫中山遺體的皮膚已開始變黑,不可能按照所希望的那樣長期保存原先的狀態了,使用“水晶棺”已無意義,只能改為土葬。

孫中山遺體六次入殮之謎 孫中山為何沒能用水晶棺

孫中山“奉安大典”是南京政府成立後主持的一件大事,曾留下十分詳盡的歷史資料。不過,再細緻地記述,也難免遺有漏缺。比如,自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暫厝碧雲寺直到1929年奉安大典,在這四年多時間裏,有許多關於遺體的傳説,其中真假參半,給後人留下不少難解的謎團。

據資料所載,孫中山的遺體曾經數次改殮易棺──所謂“殮”,是指逝者的遺體穿衣入棺,實際上,若將每次易棺算作一殮,孫中山的遺體應為“六殮四棺”。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的當天,遺體便被送往協和醫院,塗抹防腐藥物,然後手術取出心臟、腸胃等內臟、並用藥水洗滌,分別儲入玻璃瓶內。清洗腹腔後,排除毛細血管內的空氣,由左腿注入濃度40%的福爾馬林防腐液,然後縫合創口。3月15日手術完畢,上午10時“舉行小殮”,按照民國禮制,身着大禮服、頭戴禮帽、足穿皮靴。

孫中山生前曾經説過,自己逝世後,希望能像蘇聯領袖列寧那樣,保留遺體供民眾瞻仰。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國民黨便與蘇聯政府聯繫定製安葬列寧時使用的那種“水晶棺”。但“水晶棺”的製作運輸尚需時日,“小殮”後只好暫時使用協和醫院舊存的一具美式棺木。這具棺木是橢圓形的,頭部微方,用美國上等沉香木製作,上面有玻璃隔層,可以瞻仰孫中山遺容。這是“第一殮”、“第一棺”。

蘇聯以最快的速度用火車將“水晶棺”運往中國。這具棺槨主材為堅木,分為內外兩層:外套及上蓋均為優質鋼材並經鍍鎳處理,內棺的上蓋是可以透視內部的玻璃(並非真正的水晶)。

但是,“水晶棺”最終未能使用。原因之一是,專家認為,它僅適用於氣候寒冷乾燥的北方,若在炎熱潮濕的中國南方,遺體最多隻能保存20年;另外,此時已經發現,由於初期的防腐處理不夠理想,孫中山遺體的皮膚已開始變黑,不可能按照所希望的那樣長期保存原先的狀態了,使用“水晶棺”已無意義,只能改為土葬。

“水晶棺”儘管未用,仍應算作“第二棺”。

孫中山靈櫬仍按原定時間於4月2日移往碧雲寺,放入金剛寶座塔的石龕內。同時,又由協和醫院另外製作中式新棺。4月5日清明節,有關人員打開美式沉香木棺,將孫中山的遺體用中式新棺重新裝殮。這具棺槨為楠木材質,內壁用耐腐蝕的鋁材製作,棺內滿盛福爾馬林藥水,浸沒遺體,以達到防腐的目的。棺槨上部裝有玻璃蓋罩,以便觀察內部情況,其上再覆蓋楠木棺蓋。裝殮完畢後,重新放回石龕內。

這是孫中山遺體的第二殮;中式楠木棺為“第三棺”。

接下來的故事極為驚險曲折,而且迷霧重重。

那段時間,中國正在經歷持續不斷的戰亂。北京作為政治漩渦的中心,各路軍閥出出進進,時局連年動盪。西山一帶治安不好,竟有散兵滋事搗亂,守靈人員只能緊閉靈堂大門,小心防守。此外,有傳言説張作霖、張宗昌認為孫中山停靈的地方風水好,以致北伐軍連打勝仗,因此只有焚屍方能破解。守靈人員得知消息,緊張萬分。

據當時擔任守靈負責人的李榮事後回憶,他曾前往協和醫院向院長劉瑞恆求助,打算把孫中山的靈櫬轉移到協和醫院保存,劉瑞恆認為不妥而沒有答應。李榮只好請劉瑞恆開列防腐藥水名稱,自己前往德國藥行購買,同時將存放在中法中學的那具沉香木美式棺(即前面所説的“第一棺”)運回西山。

1927年11月25日深夜(實際是26日凌晨)2時半,守靈人員祕密地將孫中山的遺體從楠木棺(即“第三棺”)移入美式棺(即“第一棺”),用棉花葯水包裹防腐,藏到碧雲寺內東側水泉院的山洞內,以防不測。

這是孫中山遺體的第三殮。

1928年初夏,張作霖敗退東北,於6月4日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6月7日,守靈人員將孫中山遺體重新移回楠木棺(即“第三棺”)。

這是孫中山遺體的第四殮。涉及的兩具棺槨均為舊物。

但是,如果仔細琢磨,這段“史實”似乎存有許多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守靈人員有無移靈防腐的專業技術能力?

根據有關資料所述,孫中山遺體第一殮時所做的防腐處理方式,是由腿部向血管內注入福爾馬林防腐液,並無在棺內灌裝福爾馬林的記載。可想而知,那美式沉香木棺(即“第一棺”)原是普通棺材,不能盛裝防腐液;而且遺體將公祭三天讓民眾瞻仰,若用液體浸泡,難免讓瞻仰者心中不適──也許正是由於沒有如此處理,才造成遺體變色而不能永久存放。

所以,楠木棺特地配置了鋁材內壁,用以盛放福爾馬林防腐液而不致泄漏。

但是,福爾馬林不僅容易揮發,還有強烈的刺激性,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標本必須全部浸泡在液體中,一旦接觸空氣,不僅會變色,還將乾枯變形。因此,使用福爾馬林保存遺體,不僅需要特殊材質的容器,還得由專業醫務人員配置操作才行。這樣的工作,是軍人出身的守靈人員所難以完成的。更不必説“用棉花葯水包裹防腐”了──如此處理方式,遺體難免會接觸空氣,怎能保持原樣?

有意思的是,在2001年8月出版的《香山公園志》中,根本沒有關於孫中山遺體移藏水泉院的記載。據其所載,1928年前後,的確有軍閥意欲毀靈的消息。時任香山慈幼院院長的熊希齡早年曾任北洋政府總理,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他親自出面要求張宗昌派一個連的兵力“駐山保衞”。如此一來,張宗昌只有竭力護衞而再不敢毀靈,否則,孫中山靈櫬若有閃失,不管是誰的責任,都將由張宗昌承擔萬世罵名!張宗昌無奈,“特派督戰隊長康萬勝率領軍官團來山保衞……孫中山的靈寢才安然無恙。”

可以作為參考的,還有《總理奉安實錄》中的一段話:“其時,北平軍隊揉雜郊外,時有流彈,護靈處主任馬副官湘祕密電滬報告,葬事籌備處乃函托葉恭綽、熊希齡、李徵等設法維護,以期安全。”──其中也沒有提到移靈隱藏的事情。

前蘇聯給去世的孫中山送來的水晶棺材

我特地請教過香山公園的有關人士,探討當年守靈人員移靈的情況,他認為不太可能。別的不説,僅看水泉院的那個山洞,雖然環境幽靜,卻並不深邃,即使勉強移靈,把遺體藏在與金剛寶座塔這麼近的地方,不但未必隱蔽,反倒有欲蓋彌彰之嫌。“移靈”一説,也許是守靈衞士無奈之中想出的計策:故意散佈傳言,讓人以為孫中山的遺體已經不在碧雲寺了,以此轉移視線。

我想,如此解釋,似乎更為合理。

當然,這些只是推測。畢竟時隔八十多年,歷史的真相難免愈顯模糊了。

1929年5月,南京政府正式拉開奉安大典的帷幕。5月20日下午2時,孫科與協和醫院的史蒂芬醫生來到碧雲寺,在守靈人員協助下,將中式楠木棺(即“第三棺”)內的防腐液放淨(有關資料記為“保護油”,這一細節表明,孫中山的遺體是浸在棺中的防腐液即“保護油”裏的),史蒂芬將遺體揩淨後用白色繃帶包裹周身,然後移入美式沉香木棺(即“第一棺”),暫時重新放回石龕之內。

這是“第五殮”;涉及的兩具棺槨仍為舊物。

22日晨7時,迎櫬專員指揮守靈衞士將靈櫬移到金剛寶座塔前下方的普明妙覺殿。8時許,宋慶齡等人趕到,由史蒂芬醫生及助手、護士將遺體以白綢裹縛,併為孫中山理髮。接着,孫科等人為孫中山更衣。原來是準備穿中山裝的──這是最恰當的方案,但醫生比較有經驗,説人的遺體長度比生前要縮短好多,中山裝需要身架雄偉,並不適用。所以,最終是仿照回教葬禮的方式,內裹白綾、外着長袍馬褂。

更衣完畢,在宋慶齡等家屬的守視下,由孫科等人將遺體移入另一具新棺──特製的美式銅棺。

這具棺槨是1925年決定將孫中山土葬之後,治喪處特地向美國訂購的,早在1925年8月便已運抵上海,存放在香山路孫中山故居內;1927年5月轉運至南京;1928年12月運抵北平。

依次排來,此為孫中山遺體的第六殮;這最後一具美式銅棺則是“第四棺”。

11天后,這具承載孫中山遺體的銅棺安置於南京中山陵。

孫中山所換下的衣物置於中式楠木棺(即“第三棺”)內,依然存在碧雲寺金剛寶座塔的石龕內,並以石材封閉兩端的卷門,作為“孫中山先生衣冠塚”,供後人瞻仰。而奉安時停靈的普明妙覺殿則闢為“總理紀念堂”;1956年以後改為“孫中山紀念堂”,那具蘇制“水晶棺”(即“第二棺”)便存放在紀念堂內。

如此,孫中山使用過的四具棺槨中,三具已有歸處,惟有那美式沉香木棺(即“第一棺”)卻似乎不明去向。據有關資料載,1929年7月,曾特地在紫金山麓的小茅山萬福寺設立了一個“奉安紀念館”,展出與奉安大典有關的文物及各界贈送的禮品,那具美式沉香木棺(即“第一棺”)也陳列其中。由於萬福寺地處偏僻,1931年,紀念館被移到山下的四方城附近。但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後,紀念館被徹底破壞,所有物品全然流失而不知下落,其中自然也包括那“第一棺”。如此結局,實在讓人遺憾。

不過,多年以後,居然出現了一絲線索。

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於1961年去世。他的長子梅葆琛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提到:“……國務院派專人陪同我到寬街附近的一處棺木經營處,經管理人員介紹,有一口茵沉木的棺木是當初為孫中山先生準備的,後來蘇聯派人送來了水晶棺材,就沒有用上,一直存放至今,上級指示任何人也不能隨便使用。現在得到周總理的親自批示,給梅院長安息之用。”

文中的“茵沉木”也許是“陰沉木”之誤,與“沉香木”顯然有很大區別。當然,這些細節差異無關緊要,如果梅葆琛的敍述屬實,那孫中山的“第一棺”也算適得其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