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節氣>

夏至是什麼時候 怎麼過好夏至

節氣 閲讀(1.1W)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説了這麼多,想知道夏至是什麼時候嗎?夏至應該怎麼過好呢?夏至要注意點什麼?現在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夏至是什麼時候 怎麼過好夏至

夏至是什麼時候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在北京地區,白晝時數可長達15小時。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夏至節氣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説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脱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温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説。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氣候特點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着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薰風暑坐枱,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氣候特色

暴雨天氣

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衞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過了夏至,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温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説法。從1951年-2006年的資料來看,北方許多城市的歷史極值都出現在夏至後。

節氣食物

北京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麪。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麪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麪館人氣很旺。無論麪館的四川涼麪、擔擔麪、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麪等等,各種麪條都很“暢銷”。

紹興

舊時,在浙江紹興地區,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而紹興地區龍舟競渡因氣候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此風俗至今尚存。

無錫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説:“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漠河

漠河縣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縣份,由於緯度高,使漠河地區在夏季產生極晝現象,時常有北極光出現,因此人們稱漠河縣為“中國的不夜城”、“極光城”。漠河白夜產生在每年夏至前後的9天中,即6月15日—25日,此時漠河多出現晴空天氣,是人們旅遊觀光的最佳季節。因此,自1989年以來,漠河縣把“夏至”定為旅遊節,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鎮及北極村進行。每當夏至到來便有數萬人到北極村歡度夏至節。

山東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麪條,俗稱過水麪,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裏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嶺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據説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説,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如今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

夏至養生

夏季陽氣盛於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説:“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勿過鹹、過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綠葉菜和瓜果類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如白菜、苦瓜、絲瓜、黃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而麪條,也是夏至後被推薦的美食之一。在中國北方流行一句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尤其是涼麪,既能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在這裏,還要向大家隆重推薦一種食材——生薑。有俗話説:“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蔔,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所具有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作用所做的精闢的概括。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另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的説法。夏季萬物生長,陽極陰生,心旺腎衰,因此,適量進補對男子性功能的保護和提升還是很有好處的。

夏至後,氣温逐漸升高,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因此人體需水量大。對此,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節,如喝些綠豆湯、淡鹽水等。需注意的是,綠豆湯不要多喝,更不能當水喝。屬於寒涼體質和體質虛弱之人也不適宜飲用綠豆湯。

以上講的是從飲食上注意養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調養。《周易》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可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俗話説:“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節,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結語:看了上面小編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時候是夏至了吧,夏至我們該吃什麼,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吃法,夏至該怎麼養生,好多注意的東西。那麼大家就學着過好夏至的每一天吧,希望小標的介紹能給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