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飲食文化>

餛飩的來歷 餛飩被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飲食文化 閲讀(1.69W)

關於餛飩的來歷,有點“混沌”。宋程大昌《演繁露》:“世言餛飩,是虜中渾沌氏為之。”渾沌氏生於何代?虜又是何方神聖?語焉不詳。又有人説,餛飩“像渾沌不正”的天象,那就更不靠譜啦。下面跟隨本站了解一下吧!

餛飩的來歷 餛飩被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歷史沿革

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內餡,經蒸煮後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

千百年來水餃並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漢朝匈奴之説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

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佈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餛飩的來歷 餛飩被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第2張

道教之説

另有一種説法: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

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吃餛飩我國許多地方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南宋時,當時臨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這一天吃餛飩的風俗。宋朝人周密説,臨安人在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國才開始盛行冬至食餛飩祭祖的風俗。

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佈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各地有不少特色的,深受食客好評的餛飩,著名的有成都市龍抄手飲食店的抄手,其品種多種,皮薄餡嫩,味美湯鮮;重慶市的過橋抄手,包捏講究,調料多種,蘸調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廟鬆運樓三鮮餛飩,餡料講究,薄皮包餡,味色鮮美;新疆烏魯木齊市的曲曲,羊肉為餡,皮薄餡嫩,湯清味鮮等等。

西施之説

相傳春秋戰國,吳王夫差打敗越國,生俘越王勾踐,得到許多金銀財寶,特別是得到了絕代美女西施後,更加得意忘形,終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不問國事。這年冬至節到了,吳王照例接受百官朝拜,宮廷內外歌舞昇平。不料飲宴之中,吃膩山珍海味的他竟心有不悦,擱箸不食。這一切西施全都看在眼裏,她趁機跑進御廚房,和麪又擀皮,欲做出一種新式點心來,以表自己的心意。皮子在她手中翻了幾個花樣後,終於包出一種畚箕式的點心。放入滾水裏一氽,點心便一隻只泛上水面。她盛進碗裏,加進鮮湯,撒上葱、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獻給吳王。吳王一嘗,鮮美至極,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這為何種點心?"西施暗中好笑:這個無道昏君,成天渾渾噩噩,真是混沌不開。聽到問話,她便隨口應道:"餛飩。"從此,這種點心便以"餛飩"為名流入民間。吳越人家不但平日愛吃餛飩,而且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還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餛飩的來歷 餛飩被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第3張

有個研究者説,1959年,在新疆吐魯番一座唐墓出土的木碗裏,保存着數只和今天餛飩形狀大致相同的餛飩。可在同一個研究者的另一篇文章中,變成,1959年,在新疆吐魯番一座唐墓出土的木碗裏,保存着數只和今天餃子形狀大致相同的餃子了。反正餛飩原本就讓人覺得“渾沌不正”,再“混沌”一回又何妨?

不過,比較確切的信息,是來自北齊顏之推:“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根據史料記載,唐代的餛飩已相當可觀,比如有“五般餛飩”和“二十四氣餛飩”,品種不讓當今。宋代更是出現“百味餛飩”,《武林舊事》中説“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如此鋪張,你我恐怕都無福消受。

餛飩的異名很多,以餛飩、雲吞、抄手三種,最為流行。

雲吞,通行於廣東,其來源,説是清代一位湖南人在廣州開面館,嫌餛飩兩字筆畫太多,遂改“雲吞”,於是流行。 還有一種説法是,“餛飩”和“雲吞”兩字的粵語發音相同,人們就將“餛飩”簡寫作“雲吞”。廣東餛飩皮薄透明,一口一隻,圓滾滾的呈雲團狀,是否有把“雲”給“吞”吃的意思呢?

抄手,則流傳於四川,這個讓人費解的名字,只怕連當地人都搞不清含義,多是望文生義。比如,有一説是因為餛飩的樣子就像人把兩隻手抄在懷中的形象。另,餛飩皮薄易熟,抄手之間,就已煮熟,也是一説。最滑稽的是對“龍抄手”的解讀:安史之亂,明皇“南狩”成都,思食餛飩。可當地廚師不知餛飩什麼形狀,手足無措,後見明皇負手踱步,急中生智,將餛飩製成這個形狀,美其名曰“龍抄手”。唐明皇聞之大喜。

餛飩、雲吞、抄手,究竟哪個好吃?那得看做工。《同治都門紀略》詠餛飩曰:“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物休嫌淡,咽來方知滋味長。”確實如此。好的餛飩,外形就像一頂護士的帽子,有稜有角,非常精神,軟而不爛,凝而不黏,有咬勁,富光鮮,不像雲吞、抄手那樣軟不拉沓,“衣衫不整”。

餛飩的來歷 餛飩被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第4張

上海小餛飩,也是妙饌。從前小餛飩皮只對店家供應,後來放開,許多人躍躍欲試,但多數不成功。不要小看這麼一拿一捏,五根手指軟硬勁不同,用力的角度也有別,弄不好,吃上去就是一團僵格格的麪粉。市場上熱賣的縐紗餛飩、燕皮餛飩、柴爿餛飩等等,基本上都是小餛飩之流亞。

台灣閩南語稱扁食。1949年前後,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把家鄉的叫法帶到台灣,因此在台灣餛飩、雲吞、扁食、或是抄手的説法都很常見。台灣餛飩有三大著名地區:台北市温州大餛飩、東部花蓮玉里餛飩(蔣經國常光顧),及南部屏東里港餛飩;內餡飽滿,清香可口,現已有真空包裝,行銷各地市場或是宅配送到家;煮湯、油炸、糖醋皆宜。里港餛飩據説由趙文富在里港最先販售,口碑載道。民國30年,趙文富由從同鄉人學到餛飩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