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學好中醫養生是健康長壽的祕訣

養生保健 閲讀(2.67W)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學好中醫養生是健康長壽的祕訣

中醫養生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醫養生有食養、藥養、鍼灸、按摩、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淵流長,千百年來在養生方面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裏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

我國曆史上有許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煉德行放在養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養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壽,有兩層意思:其一指人的實際壽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也就是説,有些人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但他們的業績和英明卻傳之很遠,其壽可以説超過常人。

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認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意即一個在物質上貪心不足的人,必然會得隴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自己也會終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負擔過重而損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把仁義看得高於生命,認為必要時應該“捨生取義”。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來成為仁人志士的美德名言。他還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愛幼社會風尚。他認為良好的修養有益於人體健康。

漢代董仲舒指出“養心靠義”,即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的心情常保愉悦,心理健康長存。“夫人有義者,雖貧能自樂;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故仁人之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在之美以養其身。”

唐代着名禪師石頭希遷世稱石頭和尚,91歲時無疾而終,諡號天際大師。希遷的養生精要便在於養德,養德“不勞主顧,不費藥金,不勞煎煮”,卻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壽。與希遷同時代的孫思邈也認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延壽。”

清代養生家石在基認為:“善養生者,當以德行為主,而以調養為佐。”提出了常存正常心、常存歡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樂心等,作為養德要訣。

歷代養生學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養生價值。醫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潤身”、“仁者壽”,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養德行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富貴名利不強求,財情意氣不強爭,堅持正道,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善心仁厚、重義輕利、樂善好施的德行,做一個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壽延年。

修德,志為首,培養自己具有遠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

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説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

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鍊,正確使用藥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修德,業為貴,要有言行一致的敬業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為本,不做壞事惡事。

德高壽自長的理論已經得到實踐證明。資料顯示,大凡長壽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衞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願意幫助他人的美德。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