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傳統文化>

佤族文化 為何説佤族佤山是歌舞的海洋

傳統文化 閲讀(6.13K)

到過佤山的人們,卻並不一定知道:佤山,是歌舞之鄉,是歌舞海洋。在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阿佤人喜歌好舞,能歌善舞。流傳於佤族民間的歌舞,題材廣泛,色彩斑瀾,獨具風格,藴藏豐富,據不完全收集和統計,佤族舞蹈有21個種類,207個套路。按性質和內容劃分,有原始古老的祭祀舞蹈,有反映勞動、傳授生產技能的勞動舞蹈,有佳節喜慶、表現生活的自娛性舞蹈,有語彙豐富、舞姿優美的表演性舞蹈,有以摹擬仿實為主的各種動物舞蹈。

佤族文化 為何説佤族佤山是歌舞的海洋

佤族舞蹈真實、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再現了佤族的歷史風俗文化。同時,也折射出佤族的心理、性格和審美意識,並貫穿於民族演變、發展的全過程。這對於一個歷史上沒有文字的民族,可以説是民族歷史的“活化石”,在一定程度上透視、印證着佤族歷史,為佤族歷史的發展演變提供了生動的佐證。

以表演形式劃分,佤族民間舞蹈有鼓舞、杆舞、刀舞、羽舞、笙舞、手巾舞、絃琴舞、鑼舞、笛舞。如木鼓舞、大鼓舞、象腳鼓舞、銅鼓舞、竹鼓舞屬於鼓舞;舂米舞、搗耳朵舞、掃帚舞、竹杆舞、棺材舞屬於杆舞;砍頭刀舞、剽牛舞、狩獵舞屬於刀舞;白鷳舞、烏鴉舞、畫眉跳腳舞、斑鳩點頭舞屬於羽舞;對腳歌、對穿花屬於笙舞。

歌舞,在佤族的社會生活中佔據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佤族民間,談古論今有歌舞,生產勞動有歌舞,談情説愛有歌舞,婚喪嫁娶有歌舞,祭祀活動有歌舞,休閒酒後有歌舞。

歌舞,表現和反映着阿佤人的生產生活,歌舞,渲泄着阿佤人的喜、怒、哀、樂。生產勞動之餘,大家相互邀約喝酒,踏歌起舞,時常通宵達旦。因而,專業或業餘文藝工作者對其加工提煉後,一些民間歌舞如木鼓舞、甩髮舞等大放異彩,風靡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