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名人養生>

名人養生 六大養生觀教你學會養生

名人養生 閲讀(5.48K)

如今,大家越來越重視養生之道了,很多人都尋找名人養生的方法,想通過這些方法達到長壽的效果。本文將為大家介紹曾國藩養生祕訣,及劉備的養生名言,希望通過文章的閲讀,能幫助到大家哦!

名人養生 六大養生觀教你學會養生

曾國藩的6大養生觀

曾國藩,清末湘軍將領,湖南湘鄉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頗有影響、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曾國藩從小就很聰明,也很好學,成績非常優異,16歲就中了秀才,24歲中舉人,在他讀書期間充分的體會到“十載寒窗無人間”的艱辛,長期讀書也給他的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清苦的讀書使他常常感到“耳鳴不止,稍稍用心,便覺勞頓”。但那時由於心高氣旺,沒有注意到身體的文弱會對他的事業有什麼影響。後來由於他承擔的事情愈來愈繁重,此病竟成了困擾他一生的痼疾。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曾國藩曾大病一場,病癒後,他在詩中留有“艱苦新嘗試保身”之句,在以後的歲月裏,他認識到了身體保健的重要性,開始對養生之法進行探討和研究,逐漸形成了他的養生觀。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談到,他師法“曾文正公臨睡洗腳,食後千步之法,得益不少”。

君逸臣勞的道家養生觀

曾國藩曾説:“省思慮,除煩惱,君逸之謂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動,臣勞之謂也。”曾國藩特別崇尚道家養生思想,他在一封書信中寫道:“養生之道,以君逸臣勞四字為要。”他説的“君逸”就是養心,“治心當以‘廣大’二字為藥”。就是人要清心寡慾,胸懷寬廣,注重“靜”、“節慾”,通過精神修煉達到修養的目的,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追求心理的健康,並提出此為“靜”的養生之道。他説的“臣勞”就是人的身體四肢要經常鍛鍊,處於一定的勞累狀態,才能筋骨常健,身體才能保持健康。這是“動”的養生之道。

曾國藩認為,養生應“懲忿窒欲,少食多勤”。“懲忿”,即所謂少惱怒也;“窒慾”,即知節嗇也。他認為,體質強壯者就好像富人因戒奢侈而更加富有;體弱者如貧人,因節儉吝嗇而能使自己逐步富裕起來。“節嗇”並不是單指節制食、色二性,雖然他多次對家人強調“讀書養我浩然之氣”,但也認為讀書也應有約束,不可太過。他在自己的家中懸掛着“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的堂匾,時刻提醒自己,並在寄給屬下的信中説:“年來骨肉哀慼之事,層見迭出。以精力匱乏,亦遂強自排解,渙然若託於莊周劉伶之徒者。”

總會生氣,情緒波動太大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為了能儘量少生氣,他提出“以志帥氣”、“以靜制動”,希望能減少自己的情緒波動。他認為,大病在身之人可以支持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以志帥氣,二是以靜制動。人疲憊不振,是氣弱。意志堅強的人,能根據氣的變化採取相應措施聚神靜氣。如果早晨貪睡,則應勉強起牀使自己興奮起來;若百無聊賴,就應端坐以凝神。這就是“以志帥氣’,之説。一個人久病虛怯,就會產生怕死的念頭,魂夢皆不安靜。就必須將生前之名、身後之事、一切雜念剷除乾淨,自然有一種恬然意味。而平靜之餘,抗病能力就會增強,身體會逐漸好轉,這就是“以靜制動”之法。不管是“以志帥氣”,還是“以靜制動”,指的都是精神調養,讓人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這種調養的理論,即使以現代人醫療保健的眼光來看,也是科學的,值得後人重視。

重視自然調養的用藥觀

他認為,“治身當以‘不藥’二字為藥”。他所説的“不藥”,就是病了不要過於相信醫學。曾國藩自小受祖父“不信醫”訓誡的影響,認為“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反對動輒用丹藥治療。晚年,由於他在政治上崇尚無為,所以養生觀也祟尚無為。他在寄給兒子的信中説:“爾雖體弱多病,然只宜清靜調養,不可妄施攻治。”可見他非常注重自然調養,這或許是也與那個時代醫療條件差,庸醫較多,而使人們諱疾忌醫。

勤則壽,逸則亡的養生觀

曾國藩説“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曾國藩一生苦心勞力,做事踏實認真,自創“五到”之説。他以勤自勵,以苦為樂,説:“君子有三樂”,把“勤勞而後憩息”作為三樂之一。當時世局維艱,只有勤,才能強健筋骨、磨鍊意志,可以為國家盡忠盡力,亦可保持己身之康泰。他説:“古時聖君賢相,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為一身計,則必操習技藝,磨鍊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曾智慧而長才幹……勤則壽,逸則亡。”這是曾國藩在養生中注重養德的表現,他處於中國歷史的一個非常時期,一生苦心勞體,做事踏實認真,是晚清名重一時的大臣,在道德和功勞上都留下了不朽的美名。

重視飲食睡眠的攝生觀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曾國藩還非常重視飲食和睡眠,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降低飲食或睡眠的質量,他常説:“養生之道,當於‘食眠’二字悉心體驗。食即平日飯菜,但食之甘美,即勝於珍藥也。眠亦不在多寢,但實得神凝夢甜,即片刻亦是攝生矣。”他在給家人的信中説:“紀澤身體亦弱,事教以專從眠食二字上用功。眠所以養陰也,食所以養陽也。養眠貴有一定時刻,而戒其多思;養食亦貴有一定時刻,而戒其過飽。”他強調飲食起居,既要規律,又要定時,雖説吃飯睡覺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常事,從養生角度看,卻是大事、重要事,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很大。能從日常小事中總結出大道理,這也是曾國藩做事用功的體現。

強健筋骨的鍛鍊觀

堅持體育鍛煉也很重要,射箭是曾國藩特別強調的一個體育鍛鍊項目,他也經常射箭鍛鍊身體。他在家信中説:“看到家中後輩身體都很虛弱……曾以養生宜事勸諸兒輩:一日飯後千步,一日將睡洗腳,一日習射有常時(射足以習威儀,強筋骨,子弟宜多習),一日黎明吃白飯一碗,不沾點菜。”可見,他不但重視飲食起居,同時還很重視運動鍛鍊。

曾國藩和太平軍最初較量的幾年中,屢戰屢敗,由於治軍太苦,謗議太多,休息太少,憂慮太深,曾國藩的心理承受了極重的壓力,經常失眠。在這樣的境況下,他仍能咬牙蓄志、聚神靜氣地做事,每日反省自己的過失,包括反省不利於自己健康的行為,督促自己注重健身活動。他曾寫道:“眠食有恆及洗腳二事,星岡公行之四十餘年,餘亦學行七年矣。飯菜後三千步近日試行,自矢永不間斷。”前面我們已講了曾國藩重視眠食,同時他堅持睡前温水洗腳,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有利於睡眠;而飯後三千步與自古傳統的“飯後百步走,活過九十九”同一個理,都是非常科學的養生方法。

喜好詩書弈棋的怡養觀

曾國藩總結:“每日臨一百字,將浮躁處大加收斂。心以收斂而細,氣以收斂而靜。於字有宜,愈深,於家也有宜。”他對書法的興趣一直濃厚,成為晚清有名的書法家。他不為練字而練字,他把練字作為培養忍耐功夫、鍛鍊身體的一種方法。曾國藩還酷愛圍棋,圍棋幫他在繁忙的軍務政務之餘轉換腦筋,放鬆精神,還在危機緊張時刻鎮定情緒、收斂心身。

養生不妨想想劉備名言

劉備臨終給兒子劉禪的遺詔中,曾有一句話堪稱經典:“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不僅適用於進德修業,在人的健康養生上,也有着極為重要的借鑑意義。

劉備在臨死之時,給兒子劉禪的遺詔中,曾有一句話堪稱經典,後來屢屢為後人引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的意思是勸勉兒子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所以,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它。

儘管劉禪未能按照先皇的遺願去做,但這並未能妨礙劉備的名言發揚光大,“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早已成為許多仁人君子修心養性的行為標準。事實上,劉備的名言不僅僅適用於修心養性,進德修業,在人的健康養生方面,這句話也有着極為重要的借鑑意義,不過,在保健養生時,説“勿以害小而為之,勿以利小而不為”應該更為確切。

養生,其實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積少成多的過程,一副健康的體魄絕非是一朝一夕鍛鍊養護出來的,那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的鍛鍊方式、合理的作息時間等一系列綜合因素的結果。也正是這個緣故,我們保健養生,不在於一時的心血來潮,不在於昂貴的補品滋養,也不在於名醫教授的顧問指導,而主要取決於我們個人生活的細節,在於一點一滴。我們每做一件小事,能充分考慮“勿以害小而為之,勿以利小而不為”,並以之為指導,嚴格執行,這樣一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在飲食起居上,我們應該注意每一個細節,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做法對我們的身體危害不是很大就隨意去做它,也不能因為一些食物、一些事情對健康的益處短期內不明顯就忽視它,或棄之不顧。譬如説,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對人體有益,但不這樣做,似乎也沒有明顯的“大害”,一般來説,身體也不會因此出現大毛病;再比如説,大汗淋漓之時喝冰鎮飲料,這確實能給人帶來一時快感,但對健康也有些許危害,有些人體格健壯,喝後似乎沒有絲毫妨礙,但這並不意味着危害不存在。當諸多的小害積少成多之時,人的身體就會出現大的變故,到這個時候,才想起養生保健的重要,恐怕已經時不我待,悔之晚矣。

結語:上文為大家介紹的名人養生的方法,大家來了解了嗎?首先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吃飯和睡覺,其次就是要培養起堅持鍛鍊的好習慣,最後就是保持愉快的心情,並且堅持不懈,相信做到這些,大家就掌握了養生祕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