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名人養生>

名人養生 船山先生的養生之道

名人養生 閲讀(2.02W)

現在的人生活壓力很大,不管是來自外界的還是自身的限定,都給了我們自己好大的壓力。為了自己好的生活。然而在自己忙的時間裏,又有多少人想過自己的身體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東西。關於名人養生的也不少,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船山先生的養生祕訣,看看船山先生養生是如何做的呢。

名人養生 船山先生的養生之道

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於石船山,着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在瞭解船山先生如何養生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船山先生的歷史事蹟吧。

主要功績

哲學成就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概括起來有七點

首先、反禁慾主義,提倡不能離開人慾空談天理,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傳》、《尚書引義》等書中對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提出了批評。其次、均天下、反專制、愛國理想。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與《宋論》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觀點。其三、氣一元論,王夫之認為氣是唯一實體,不是“心外無物”。

王夫之還指出,天地間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體的實物,一般原理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決不可説具體事物依存於一般原理。王夫之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雖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間有界限可以分割開來。從知識的來源上看,原理、規律是從對事物的抽象而得來的,因此,應該是先有具體形器,後有抽象觀念。

道家佛家都把“虛無”視為無限和絕對,而將“有”視為有限和相對。王夫之認為這把相對、絕對的關係弄反了,在他看來,“有”是無限的,絕對的,而“無”是有限的,相對的。王夫之是這樣論證的:人們通常講無,是相對於有而言。就象相對於犬有毛而説龜無毛,相對於鹿有角才説兔無角。所以,講“無”只是講“無其有”。王夫之認為,廢然無動、絕對的靜即熄滅,這是天地間所沒有的。

王夫之説,“動而成象則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動而趨行者動,動而赴止者靜”。王夫之的這些話表明,靜止裏包含着運動,靜止是運動在局部上的趨於穩定而成形象的暫時狀態,所以靜止的東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動靈活的。其四、心物(知行)之辯——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王夫之説,“耳有聰,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聲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

聰必歷於聲而始辨,明必擇於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則不得也。豈驀然有聞,瞥然有見,心不待思,洞洞輝輝,如螢乍曜之得為生知哉?果爾,則天下之生知,無若禽獸。”(《讀四書大全説·論語·季氏篇》)意思是説,憑藉感官心知,進入世界萬物聲色之中,去探尋知曉事物的規律,這才是認識世界的途徑。

也就是説,知識是後天獲得的,非生而知之也。其五、揭示“名”、“辭”、推的辯證性質。王夫之認為,真知識一定是名與實的統一“知實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實,皆不知也。”對於概念能否如實地模寫現實,邏輯思維能否把握宇宙發展法則,這是認識論上的大問題,老子講“無名”,莊子講“坐忘”,禪宗講“無念”,共同之處都在於認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達變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達到與本體合一。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説人能夠進行正確的思維。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個過程,既不可執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運動看作是剎那生滅,不留痕跡。其六、理勢合一的歷史觀。王夫之提出“理勢合一”,並在其着作《讀通鑑論》對前人所提出的“復古論歷史觀”、“循環論歷史觀”等歷史形式進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論。王夫之在其《四書訓義》一書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同時,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動的,人可以主動地權衡和取捨。他説:“生之初,人未有權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已生之後,人既有權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王夫之的文學成就

王夫之對於作文作詩,認為要帶有感情,不能無病呻吟。情感是王夫之於詩歌的基本要求。詩歌創作經由唐詩的巔峯狀態發展至宋明以來,多有偏頗之處。在王夫之看來,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以情感為其主要特徵,不能以學理來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體或學問來代替詩歌。“文章之道,自各有宜“(評高適《自酮北歸》)。

“陶冶性情,別有風旨,不可以典冊、簡牘、訓詁之學與焉也”。“詩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性中盡有天德、王道、事功、節義、禮樂、文章,卻分派與《易》、《書》、《禮》、《春秋》去,彼不能代《詩》而言性情,《詩》亦不能代彼也。

決破此疆界,自杜甫始。梏侄人情,以掩性之光輝;風雅罪魁,非杜其誰耶?”王夫之對於模糊詩歌與史書的“詩史”類作品不甚推崇,在《唐詩評選》中尤為可見。王夫之繼承和發展了古典詩學理論中言志緣情的優良傳統,提出要由“心之原聲”發言而為詩“。詩以道情,道之為言路也。悄之所至,詩無不至。詩之所至,情以之至。

情感與詩歌密不可分:“文生於情,情深者文自不淺’(評張巡《聞笛》);“情深文明”(評柳宗元《別舍弟宗一》),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詩。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作為一位傑出的愛國思想家,王夫之非常重視文學的社會作用,詩人感情注入作品後,應該具有“動人興觀羣怨”的作用,時這四者應該是緊密相聯、互相補充的整體,“攝興觀羣怨於一滬”(評杜甫《野望》)。促成詩歌起到“興觀羣怨”作用的情感在注入文字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兩重關係:一為情與景,二為情與聲。對於詩歌情景關係,王夫之認為“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語”。

情與景之間不能“彼疆此界“(評丁仙芝《渡揚子江》)般生硬相連,只有堅守“即景含情”(評柳宗元《楊白花》)。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評岑參《首春渭西郊行呈藍田張二主薄》),“意志而言隨”,方能達到妙合無垠、渾然一體的_上上之境。對於情與聲,王夫之強調音樂帶給詩歌的美感作用,希望感情與聲律呼應相生,詩歌聲律與詩人內心情感律動有機協調。《夕堂永日緒論內編》卷二有云:“《樂記》雲:‘凡音之起,從心生也’。

固當以穆耳協心為音律之準。”王夫之對李白《蘇武》一詩評價道:“於唱歎寫神理,聽聞者之生其哀樂。”對於那些脱離詩情而株守聲律、徒有聲腔空架的作品,則甚為排斥,“詩固不可以律度拘”,認為“聲律拘忌,擺脱殆盡,才是詩人舉止”。

史學成就

王夫之的史學觀首先、歸納法。王夫之論史善於分析眾多史實,並加以歸納,從而得出富有啟發性的結論。如他歸納唐朝滅亡的原因為“唐之亡,亡於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員人心渙散,各自為政,不能團結起來共同為中央效力。其次、比較法。王夫之運用這一方法,縱論古今歷史變遷、人物沉浮,由表及裏,去偽存真,得出了許多富有新意的結論。如前人對秦、隋滅亡進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較,而王夫之通過比較,指明秦、隋亡國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其三、歷史主義的方法。王夫之論史,氣勢恢弘,雖於上下千餘年中自由出入,但從不任意評説,王夫之論史充分考慮歷史背景,不執一慨而論。如論西域時,他認為漢和唐歷史背景不同,導致西域地位在這兩個朝代的差異。

船山先生的養生之道

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王夫之自稱船山先生,晚年隱居着述,提出了着名的“修身六然”養性格言,語言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是老年人修身養性的祕籍,值得我們借鑑。

自處超然

就是生活中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對生、老、病、死,要有超然達觀的思想境界,順應自然,以高層次、高時尚的人生境界來觀照自己,淨化自己。特別在當今物慾橫流的世界,要拋棄奢侈之想,割斷虛榮之念,超越世俗,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有“寧靜致遠”的境界。

處人藹然

與人相處,誠懇謙和,融洽和諧,多行善事,樂於助人,使人感到可親可近。唐代百歲醫學家、養生家孫思邈説:“性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內作,此養生之大經也。”現代研究證實,與人和善相處,樂於幫助他人,可以從中得到來自大腦的一種分泌物,這種分泌物是自然的鎮靜劑,可使人獲得內心温暖,緩緩地解除心中常有的煩惱,正所謂“授人玫瑰,手有餘香”。科學家還發現,與人為善的行為有利於神經系統溝通大腦和骨髓及脾臟,使人產生抵抗感染的細胞,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無事澄然

就是清澄、安寧的意思。有的老人雖然已經退休,而慾望不減,心胸狹窄,常為一點芝麻小事心存芥蒂,甚至大動干戈,惹出不必要的麻煩。戰國時期傑出的哲學家莊子認為,如果一個人內心終日不得安寧,思緒不能止息,定會百病叢生。因而他主張“忘我,無慾”,清靜養神。當代生理學家認為,人若能無事靜養,神經處於放鬆狀態,此時呼吸、心律、血壓、體温均相應降低,自然使壽命延長。

處事斷然

人們常説:“當斷不斷必有後患。”遇事猶豫不決,處於搖擺不定的矛盾心態中,往往給人帶來強大的心理壓力。研究證實,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和抑鬱,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低下,患病機率和死亡機率明顯增高。因此,遇事要當斷則斷,決不優柔寡斷,拖泥帶水。

得意淡然

人在志得意滿時,仍需心謙身平,淡化得失心理,不能得意而忘形,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因為得意是短暫的,人生不可能完美,一切都會過去。所以,要把得意看得淡一些,輕一些,頭腦要清醒,不然,讓得意衝昏了頭腦,就會發熱,就會驕傲,就會忘乎所以,就會得意忘形,就會樂極生悲。中醫認為“喜傷心”,大喜過望也會對身體健康帶來莫大損傷。

失意泰然

人在失意、身處逆境時,要做到不憂患、不煩惱,不自暴自棄,泰然處之。失意之時一定會心情沉重,但也同時會悟出人生的一些道理,失意時最能看清的是自己的不足,多想怨尤自消之事,心境坦蕩。能夠成功駕御失意的人便擁有了一份堅韌,一份向上的動力,對善於養生者來説,具有積極的意義。

這“六然”不就是一種人生的平和心態,一種豁達大度的人生觀嗎?!

還有四看。其實也很有意思的。

第一,大事難事看擔當。遇到大事難事,要看你能不能勇於面對它,是不是不迴避、不逃避,勇敢地擔當起來。

第二,逆境順境看襟懷。碰到逆境了,或者處於順境了,這時就要看你的襟懷,夠不夠豁達,能不能夠承受得起。

第三,臨喜臨怒看涵養。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惱怒的事,換句話説,也就是得失了,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養,能不能寵辱不驚。

第四,羣行羣止看識見。所謂行止,也就是去留的意思,碰到去留的問題,就要看你的識見了,看你能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該去就去,該留就留。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懷,臨喜臨怒看涵養,羣行羣止看識見。這四看,實際上也就是一種對人生、對社會很透徹的瞭解和把握。這些都是在更高的思想層面中來講的,因此叫做哲理養生。也就是我們古人講的要“順其自然,知足常樂!”

船山先生的“六然四看是從生理到心理到哲理的養生總結。我們現在很多的病都停留在生理層面的治療上。但全世界都開始認識到人們的亞健康的狀態是越來越嚴重了,而所謂的亞健康狀態,其實就是心理越來越不健康,甚至於還沒有意識到治病還要從哲理方面去治,其實哲理方面的治療就是培養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即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我覺得這對人的健康而言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所以仁者壽,這句話很有道理,問題是我們能否身體力行這“六然四看”。我們可以用這樣一種整體的辯證的方式來看待一個生命體,體現了一個相互關聯的,以本統末的修身養性的觀念。從飲食、起居、心理、哲理各方面進行總體調節,所以養生是講固本培元,要從根本上入手,治標必須治本,或者是標本兼治,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才能夠真正認識到中華養生文化的意義、價值之所在。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船山先生的養生之道已經完全瞭解了呢?人活一世,重在活的輕鬆自在,能夠將一切看淡,以上就是船山先生的六然四看從生理養生到心裏養生的養生總結,希望小編今天的介紹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