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名人養生>

儒家弟子們是如何養生

名人養生 閲讀(5.05K)

儒家弟子是如何養生

儒家弟子們是如何養生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這是一句儒家典語。相者治世,醫者救人,治世救人,是儒者的人生追求。因此“儒醫”的雅號,就成了儒、醫相通的標誌了。

在養生長生術方面,縱覽儒家經典或文人筆記,各自所述之法雖多,但綜其大要,基本可從飲食、男女、心性、居處以及其他雜法等方面來加以歸納。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儒家亞聖孟子的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食色性也”的補充。孟子所説的“性”,指的是從孃胎裏帶來的先天之性,也就是本能,是單純的生理現象;孟子所説的“大欲”,則於生理現象外,還準確無誤地表達了後天心理上的強烈需求。這裏彼此互補,對於人生兩大欲念——飲食、男女的看法,就完全了。

從孟大儒的話看,儒家對於飲食問題和性問題非但十分重視,並且無所責難。這裏,我們不妨先從飲食方面,來考察一下儒家對之是如何看法,並是怎樣把它聯繫到養生中來的。

《論語·鄉黨第十》説:“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接着又説:“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是糧米不嫌精製,魚肉不嫌細嫩。糧米黴爛變質,魚肉腐敗發臭不吃。食物顏色不正常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烹調拙劣不吃,不該進食時不吃,不合禮儀規定宰割的不吃,沒有調味解穢的醬不吃。席桌上的肉即使很多,但進食的量不超過飯食,只有酒不限量,然而卻不能喝醉。市上買來的酒和肉脯不吃。齋食時雖不撤掉姜,卻也並不多吃。國家祭祀典禮的肉不放過夜。其他祭祀用的肉也不放過三天,如果放過了三天,就不要再去吃了。

孔子的這一席話,大概是我國古代有關飲食衞生最早的文獻記載了。孔子認為,非但人們飲食的選料要講究新鮮,並且在烹調上也要來一番斟酌取捨,這是因為飲食選料如果粗惡甚至變質,吃了不僅口感不佳,弄得不好還會引起腸胃疾患,危及身體健康;再之,烹調的食品如果美味可口,可以促進食慾,並不只是一種口福而已。與此同時,定時和好吃的東西不吃過量,也是孔子平時十分注意的。至於“沽酒市脯不食”,主要是因為市上買來的酒和肉脯不一定清潔衞生,所以不食。

“食不語,寢不言”,也是《論語·鄉黨第十》所載的一則孔子語錄。原因是吃飯時講話,一則不能細嚼慢嚥,影響消化,二則有時邊吃邊説,還會使食物不慎掉進氣管。

然而,在飲食養生上,孔子的脱凡之處還在於能精則精,不能精則安貧樂道,取心境之樂為上。他在《論語·述而篇》中説:“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此外,孔子還曾有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説法。“無求飽”是説不吃得太飽,太飽了腸胃負擔過重;“無求安”是怕太安逸了,四肢就會因過於安逸而處於懈怠狀態。

有關飲食方面的論述,後世儒家雖各有發揮,但基本以孔子所述為集其大成。

男女兩性問題,一般認為,我們祖先對此是諱莫如深的,其實不然。比如説提出“食色性也”和“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孟子,就把這看成是由先天帶來的本能,併成為後天需求的大欲。